網頁

顯示具有 法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法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6月3日

光與影匯合的教堂—Cathedral of Evry








既然寫了《建築遊記》這麼多年,是時侯開始寫多一些別的建築師的作品,今日所介紹的建築師的建築師是來自瑞士的Mario Botta. 他曾經在建築大師—Le Corbusier Louis kahn處工作,而他的設計特色是很喜歡使用圓形,而且很善於處理陽光與空間的關系。另外,他設計的手法與其他的建築師有一點不同,他不會因應建築物的外形來作為一個設計的出發點,亦不會以人流動線作為首要考慮。

他主要是以主空間作為一個設計的核心,以今次介紹的例子為例,他設計的重點是由教堂的主禮堂作為設計的原點,主禮堂設在整座圓形建築的核心,四周的通道則設在圓形的外圍,在通道的外圍便是主入口和其它附助設施,所以可以說是整個建築物的空間是由部的核心空間,一層一層向外推展出去的。

為了使主禮堂進一步突顯其重要性,整個建築物是由兩層牆來組成的,內圍的牆自然是包圍主禮堂, 外圍的牆自然是建築物的外牆,雙層牆的做法除了讓主禮堂在視覺上與外界完全分開,亦為教堂提供理想的隔音效果,而室內的空心磚牆亦有助隔聲。

這建築物以圓形作為一個基礎的元素,是因為主禮堂之上有一個圓形的天窗,當陽光以不同的角度射進室內時,陽光的投影會在室內造成不同一投影,換句話說室內的效果是根據不同時侯的陽光倒影來造成。因此,圓形便自然是一個最理想的形狀來體驗這種效果,簡單來說圓形的主禮堂便是一個巨型的時鐘,亦自然是體驗「天人合一」的空間。這種設計在香港或新加坡等地方就自然不合適,因為如此巨型的天窗當然會在夏天時帶來太過猛烈的陽光,使主禮堂變成一個大火爐一樣,但是在法國的北部就完全不同,從南方陽光所帶來的溫暖是可遇不可求的恩物。


這一種與陽光結合的設計方法其實是源自歌德式教堂的設計基礎,歌德式教堂的本堂是容許陽光通過畫上聖經故事的玻璃照射在本堂之上,而陽光會因應不同的時侯而在室內空間做出不同的效果,今次所介紹的教堂其實可以說是歐式教堂的進化版。













































































































































































2013年4月28日

貝聿銘的法國羅浮宮(3)


聿銘除了加蓋玻璃金字塔外, 還加了一個反轉玻璃金字塔,這個反轉玻璃金字塔亦是位於巴黎的中軸線之上,並位於新主入口與新建停車場之間,反轉玻璃金字塔的兩邊是新加的南、北次入口, 連接兩個次入口便是新加的商場,而商場的正中心便是這個反轉玻璃金字塔.
以我而言這個是中國四合院的一進院、二進院、三進院的格局,第一進院是商場加停車場;二進院是新主入口和東、南、北廂的入口;三進院是羅浮宮的內院.這亦是聿銘所慣用的中庭式的設計,如在美國的國立美術館,北京的香山飯店也是這格局.
最後聿銘的方案順利完成,亦大獲好評.亦一再証明聿銘的名言,一個建築師的成功75%來自爭取Project的能力.
以上是我在大學二年級的Presentation, 當時所有同學對聿銘是誰人也不大清楚, 皆因老師們都沒有引用聿銘的作品來講課,圖書館亦沒有很多聿銘的書,但當我完成Presentation後, 有部份同學十分同意聿銘的理念,但部份老師仍解不開金字塔是墳墓的情意結.
無論如何,希望大家喜歡. 
Facebook 相薄:

貝聿銘的法國羅浮宮(2)





金字塔的方案一出台便舉世嘩然聿銘的設計被傳媒猛烈炮轟” 為何巴黎要金字塔,這裡不是埃及.”
當然不乏一眾恨他入骨的法國建築師部份人這樣說” 我們一開始都不會對中國人有太大的期望但想不到他給予我們的設計是一座堎墓(因為金字塔是法老皇的堎墓).”
.” 當貝聿銘與一眾法國建築師會面時他們瘋狂地狠評貝聿銘的方案懷疑聿銘會否了解金字塔的象徵意義另外為何新主入口的位置不在巴黎的中軸線之上(巴黎的中軸線是羅浮宮 – Concorde-香格麗舍大道-凱旋門-新凱旋門然後整個巴黎以放射道路設計網規劃出來.)一眾法國建築師的批評令協助聿銘的翻譯員也嚇倒.

聿銘當然不會這麼容易被擊退首先的解釋是兩點成一線三點成一面三角形是最簡單的方法去構造一面這個新主入口就是用最簡單的結構來建造金字塔不只是堎墓而是三角形立體化幾何學的其礎完素唯有用最簡單的方法才何以減少對現有建築群的外觀的破壞另外聿銘亦建立1:1的臨金字塔框架用以解釋玻璃金字塔與建築群的外觀的關系藉此增取市民的支持.

聿銘的解釋不知是否令一眾法國建築師接受但一定令一個人接受他是密特郎幸好密特郎能在設計過程中,成功連任否則聿銘的方案很可能胎死腹中並協助貝聿銘取得財政部的支持撥款並同意暫時遷出羅浮宮東北翼以讓出足夠的空間來暫時安放展品.
Facebook 相薄:

貝聿銘的法國羅浮宮(1)







  
第一個為大家介紹的建築是貝聿銘的法國羅浮宮這是聿銘一生自豪的建築. 聿銘1983 - 1989年為羅浮宮進行翻新工程羅浮宮原是法國國皇的皇宮但在1793年羅浮宮改為博物館和財政部的辦公室.
不難以想象一個古代的建築不能付合現代建築功能上的要求在翻新之前的羅浮宮出現很多問題:
1)     嚴重欠缺展覽場地30%展品要存倉或外借其他館.
2)     展覽空間欠缺整理過份擠迫.
3)     沒有停車場
4)     最嚴重的問題,大部份訪客不知道主入口在那裡.
因此當時法國總統-密特郎親自走訪世界各地的博物館然後決定由聿銘負責這項工程,聿銘也奇怪為何一個藝術之都會要求一個美藉華人來設計這麼重要的建築在正常的情況一定會先進行國際性的設計比賽此舉讓很多法國建築師很不是味兒但密特郎一意孤行,聿銘亦先要在法國住下半年才決定接受這項工程.
聿銘的設計理念是要重新定立主入口讓主入口與東西,北廂之間的距離相若而新主入口的位置一定要在現有的建築群之前才可突顯其重要性而主入口一定要大才可容納每日數以萬計的人流.
但另一重點是新主入口不可嚴重破壞現有建築群的外觀那便是問題精結的所在要大而突出的主入口但又不能太過突出談何容易!
聿銘不愧貴為大師級的建築師他的處理方法是用玻璃作為主要的材料那麼現有建築群的外觀便不被嚴重破壞並又能把陽光帶進地庫聿銘中庭式的設計再者,  聿銘選用了金字塔的形狀那麼在30x30米的結構便不需要有柱和樑只需很幼的鋼纜便可支持玻璃這樣便可造出一個又大又清而突出的主入口.
Facebook 相薄:

改變人類歷史的建築師—Le Corbusier (人體公學篇)




在世界上沒有很多人可以稱得上「天才」這二字,而現實地很大天才都是有災難性的下場,莫朼特、梵高、李小龍、南海十三郎、唐滌等人都沒有好下場,不是瘋癲便是早死。因為天才是難和世俗融洽,更難於和世俗溝通,因此活得快樂的天才是少之有少。
至於Le Corbusier是否活得快樂? 我就不得而知,但就肯定他是一名天才中之天才。雖然大家可能未必認識他,而他亦未必認識你,但是他的貢獻絕對改變了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


Le Corbusier 其中一個最偉大的發明就莫過於Le Modulor, 這是他根據黃金比來分析人體各部份的高度,從而定出人體在空間上的需要,這個標準便成為「人體公學」的標準。
 Le Corbusier 認為人體的各部份是成一個黃金比例,例如:
全身高度: 下半身的高度 =下半身的高度 : 上半身的高度 = 0.618
下半身的高度 : 滕蓋高度 =上半身的高度 : 高頂至手頂的高度 = 0.618
上半身的高度 : 前手髀的長度 =  上半身的高度 : 高頂至手頂的高度 = 0.618
Le Corbusier 把人體的平均伸手高度大約定義為2.26m, 然後利用黃金比例把人體分為3等分,於是便得出人體標準身高為1.83m,人體標準腰高為1.83m。他重複利用黃金比來把分析人體各部份之間的比例,最後便得出以下的圖像,並利用這比例來制成第一代的「人體公學」的標準—Le Modulor。


「人體公學」是什麼呢? 人體公學是一個根據人體比例來設計出的標準,設計師會根據這標準來設定書桌、欄杆、扶手、門等的高度。因為設計師需要知道各種設備的標準大小,才可以確保這設備是適合人類來使用的,而這標準便成為設計界的聖經。雖然現在的部份設計師未必完全根據人體公學來設計,但是總會對這金科玉律帶一點尊重。
不過,大家可能會問,人體的高度有差異,東方人和西方人的體質都不同,如何達到同一標準呢? 因此,現在的人體公學在經過多年來的發展,亦會因應各地不同的需要而有所調整。香港和大部份亞洲地區主要是根據歐美的標準,但在個別情況而有所調整,例如: 歐美欄杆標準高度是1.13m ,但香港通常是把欄杆高度設定為1m或.95m, 因為東方人的平均身高比較矮。又例如日本,他們完全設定另一套標準,因為上一代的日本人平均身高相比中國人來說都還是矮一點,因此日本人有自己另一套的標準,所以一些日本旅館的浴室和睡房是如此細小,便是因為他們使用的設計標準不同。不過,由於近年的日本人的平均身高已經有明顯的不同,所以設計標準都有所更改。
因此,我們的生活無形中都受了Le Corbusier 的Le Modulor的影響。

改變人類歷史的建築師—Le Corbusier (Villa Savoye篇)


當大家看到這座白色小屋的時候就可能會問,為何這建築會在歷史上留名呢? 不是特別漂亮,亦不是特別有創意。為何這一座1928年的小屋會成為全球每一個建築系學生會必讀的建築案例呢?
這大廈是第一代的混凝土建築,而且是第一代打破原有的結構常規的建築物。在古時,由於建築物是以木、石頭和磚頭作為主要的材料,所以為了需要大一點的空間便需要利用拱門來擴大跨度,但是拱門的跨度都有其極限,而且靈活度是相當低。因此,在古時的建築物室內空間的靈活度就相當之小,因為空間完受制於柱與柱之間的間距。換句話說,古時的歐洲建築往往是先考慮結構上的限制之後,才考慮空間上的需要。
自至到鋼鐵和混凝土的出現才打破這個局面,因為鋼鐵和混凝土的熱漲泠縮程度是一樣,所以可以混合使用,因此鋼筋水泥仍是現在最常見的建築材料。雖然在建築材料上取得新的突破,但是第一代的混凝土建築都採取「實用主義」的方式來設計,即是先解決建築物功能上的需要,才解決外型上的需求(Form follow function)。當時「實用主義」流行於歐洲是因為世界剛剛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 全球經濟處於最壞的情況,根本不可能如以往一樣龍雕鳳般設計建築物,因此1920年代的建築物都相當沉悶。
不過,Le Corbusier 就有一個不同的想法,他希望利用混凝土靈活的特性來創造靈活的空間。因為整座大廈的結構都已經由混凝土的柱和樑來支撐,所以建築師便可以因空間上的需要來調整空間的大小。昔日的建築師都不能隨意安排門和窗的位置,但現在便可以根據需要來安排樓梯、窗和門的位置和大小,移左一點,移右一點都沒有問題,只要不影響柱和樑的結構便行。
昔日的建築接近不可能上大下細,但在Villa savoye 的首層是遠遠比1樓的面積小,因為柱和樑已完全支撐了上層的重量。Villa Savoye 房間的大小亦不用再受限於結構的跨度,而窗更是完全靈活地設置,甚至全層都是窗口都沒有問題。相比昔日的設計,因為要考慮拱門的位置,所以不可能有如此大的窗。
雖然Le Corbusier 曾經說過這大廈有5個設計重點,但我不想在此寫blog 如教建築史一樣,所以把部份內容簡化。不過講到底,Le Corbusier 的確是天才因為他為日後100年的建築發展作了一個重大的轉變。
如果想參觀這巴黎市郊的建築,請參觀以下網頁。

改變人類歷史的建築師—Le Corbusier (Ronchamp篇)






上一會講到Le Corbusier善用了混凝土的特性來創做出一個新的建築模式,今會講他晚期的大成之作 – Ronchamp 教堂。
當大家看到Vila Savoye的時候,可能會覺得Le Corbusier好像一個建築界的工業革命家一樣,善用科技來改善建築物的生產和設計方式。Le Corbusier不單只創造出影響深遠的Le Modulor和靈活空間之外,還提出第一代公共房屋的主張。雖然他部份作品有如工業產品一樣,但是他晚期的作品就不單只超越了建築材料的限制,並且在功能和陽光的配合都達至完全的境界。雖然我一直未有機會參觀這座教堂,但是我從來未曾見過一個人會對這建築給予劣評。
這座位於法國東部Ronchamp城中的Notre Dome du haut教堂(不過多數都簡稱Ronchamp),包含了室內和室外的神壇。當大型儀式進行時,便在東面的外牆部份舉行儀式,而屋頂伸出的部份剛好有如簷蓬一樣,當小型儀式時便當然在室內舉行。
最奇妙的是當轉一個角度來看這建築物,建築物的外型便有另一個完全不同的面貌,再轉一個角度更是另一種的感覺。這教堂東南西北四個面都有不同的感覺,而且室內室外都能提供到需要的功能,但同時又破壞建築物外觀的美感。
最令人感動的部份就當然是室內陽光的部份,Le Corbusier善用了混凝土的特性,借助牆身的厚度來調節陽光射進室內的角度,令室內的空間因陽光而帶出多一層的變化,室內的顏色會因時間和月份而不斷地調整,從而建造出多層的空間。特別的一點就是在十字架上有一個大的洞讓陽光直射進信徒的面上,讓人感到神的光芒。
簡單一句, Le Corbusier 建造了一個與外間隔絕的空間,用陽光來連結了神與人。
至於結構就更奇,因為Le Corbusier 是善用柱和樑的大師但今次就完全沒有柱和樑,只用了結構牆,但是結構牆就彎彎曲曲,屋頂更是順勢而下。完全打破了昔日歌德式、巴洛克式的教堂設計風格,把教堂設計成一個不規則的形狀,Le Corbusier 今次視建築物如一個雕塑品一樣,與他早年的作品多數以直線為主的風格有很大的分別。
今次Le Corbusier 雖然是視建築物如藝術品一樣,但是在功能、美學、光線、氣氛都達至大成的境界,絕對是一名天才用了一生的精力才研究出來的傑作。

2013年4月27日

改變人類歷史的建築師—Le Corbusier (概念城市/公共房屋篇)





今日開始講概念城市,但是大家又有沒有想過世界第一代的現代的城市是從那裡來呢? 人類從何時由小屋轉而居住在多層的公共房屋呢?
世界第一代的現代城市的概念是來自法國建築大師—Le Corbusier,他在1922年提出了驚人的構想現代城市(Contemporary city):
1)       這城市可容納300萬人口。
2)       這個市區將會由汽車道路來連接各部份。
3)      城市中所有的建築都採用工業化的生產,房屋採用相同的模式來興建(reputation module),務求大量減少設計和施工時間和成本。
4)       採用高層高密度建築,放棄低密度的歐陸小屋模式,務求減少樓與樓之間的距離。
5)      大幅降低市中心的密度
6)      樓與樓之間大幅增加綠化和公共空間的用地
7)      自我提供足夠的就業和康設施的獨立城市
2009年的今天聽來好像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1922年巴黎的人口大約只有600萬,但當時巴黎全城汽車大約只有1000部,所以設計一個可以容納半個巴黎的人口,而以汽車為主要交通公具的城市簡直是天荒夜談。
1922年,當時的法國人完全是Le Corbusier 是一個瘋子,根本不明白自己在說什麼,而他的建議自然被否決而且批評得體完無膚。但是在20多年後,特別是二次大戰之後,人口出現急增的情況,即所謂「戰後嬰兒」,當時世界各國都急需要提供足夠房屋來解決人口,而且由於Ford的出現,他令汽車的制作成本大幅降至一般人都可以負擔的水平,汽車數量因此而急增。
最重要的是,由於人口不斷增多,如果以歐陸小屋的模式發展,都市需要不斷橫向性地發展,人類需要更多的時間由自己的家到達他們的目的地,而且因為汽車大幅增加的關係,現有的道路變得超出負荷。
所以,歐洲的很多城市都借用Le Corbusier1922年設計的現代都市來規劃自己的城市,特別是利用高密度的多層建築來減少房屋的佔地面積,這樣可以令更多的綠化空間和運動場得以興建。
他的建議令世界出現了衛星城市,務求人類可以在一個獨立的小區之內工作、學習和生活,不用再每天往返市中心工作。
Le Corbusier 雖然未必在歐洲大陸上十分受歡迎,但在亞洲就完全成功,特別是在香港。香港的沙田、大埔、大圍、馬鞍山、上水都是以用他建議的高密度、工業化的房屋理念來規劃,製造出一個接近300萬人口的衛星城市。同樣的理念在新加坡、日本、韓國都有大幅採用,直至今天他設計的概念城市仍是現今社會發展的主流模式。
試問在1922年,一個建築師竟然可以有如此的遠見來規劃出未來人類的生活模式,簡直是天材中之天
下會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