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顯示具有 巴賽隆拿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巴賽隆拿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4月28日

優秀住宅系列—Casa Mila




講到住宅設計就必定需要講Antoni Gaudi的Casa Mila,這名西班牙的建築師所創造的建築除了精美之外,還帶給人無數的驚喜,而他的作品一直都是巴賽隆拿市的標記。很多行外人都很可能會因為參觀Gaudi的設計而到訪巴賽隆拿,現實地歷史沒有多少位建築師有如此吸引力。
Gaudi 雖然創造了很多出色的建築設計,但是他在大學沒有太多出色的表現,最特別的是他沒有跟隨當年的建築潮流,如歌德式、巴洛克式等,反而自成一格地把建築物視為藝術品一樣,務求做到多變化的外型。
今次講的住宅建築是Casa Mila,它的外牆接近沒有一條直線, 連結構柱都不是直線的(窗框除外)。在整條街道都是以直線為主的典型歐式建築群中,Casa Mila的確可是說是鶴立雞群,一個完全彎彎曲曲地站立在巴賽隆拿市的轉角街道上,奇突至極點。
這大廈是興建在1905-1910年,當時還未開始使用混凝土,機械上的使用還是相當有限。Casa Mila的外牆主要都是石材,打磨方面更應該主要是用人手來操作,Gaudi視這建築物如一座大型的雕塑,慢工出細貨。Gaudi 就是這樣的一個建築師,一生作品不多,但是每一個作品都是經典之作。因為現世間根本不可能找到這樣的機會容許一個建築師用數年時間慢慢把一座大廈的外牆打磨至圓滑,連屋頂的通風管道都設計成一個軍人面具般的模樣。
Casa Mila 雖然面積不大, 但在中央都是有一個小小的天井,所以通風度和採光度都不俗。整座大廈在天井中才找到直線的牆和柱。Casa Mila 可以說是Gaudi比較簡單而清晰的建築,其他的作品更是雜亂無章,不過亂中有序,這亦是Gaudi最令人佩服的地方,亦令其他人不能抄襲他設計風格的原因, 

歷史上施工時間最長的建築物—Sagrada Famila (結構篇)



利用沙包來研究整座教堂負重。
倒轉了的教堂結構

結構模型
今日終於看完20個關於Sagrada famila的檔案,終於開始明白多一點關於這教堂的結構組合。這座教堂除了是用最長時間來興建之外,結構更是異常複雜,我真是想不到Gaudi原來對結構和數學有如此深的認識,簡直遠超我的想象之外,而我亦需要用3天的時間來準備這一篇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我相信有無數人曾經介紹過Sagrada famila,但應該比較少人會這樣來剖析這教堂的結構,因此大家請有心理準備,今日這一篇會比較複雜。
首先,Gaudi收到教會的任命是設計一座典型歌德式大教堂,但Gaudi則希望這教堂的格局仍是歌德式,但結構則是新的設計。
歌德式大教堂的結構特色簡單來說是有一個中央的本堂,屋頂由拱門來支持,兩則由拱壁和半個拱門來支持,這樣便可以用石材來制造一個比較大的跨度空間,而陽光可以從兩則射進室內,而整個教堂成十字架型。
Gaudi設計的教堂則是比歌德式教堂有更進一步的發展,Sagrada familia不單可以用更輕的石材來制造一個較大的跨度,而且陽光不單可以從兩則射入室內,而且還可以從屋頂射進。
要制造一個新的結構系統絕不容易,但要像Gaudi般設計更是只有他才會這樣的,他首先要了解拱門的彎曲和受力情況,因此他用了一大堆小沙包來作為重量,然後把這些小沙包掛在鐵鏈之上,讓沙包重量令鐵鏈拉出不同的拱門的情況。他便反複地更改沙包的掛法來研究拱門的組合情況,換句話說,他是反轉了整座大廈來設計它的結構
黃金比例
由於這教堂都是根據歌德式教堂的模式,所以基本結構比例都是成一個黃金比例。
這教堂的比例是1:1.5 (黃金比例 =1:1 √2 = 1 : 1.414)
教堂全長 = 90m , 教堂闊度 = 60m ; 比例 = 1:1.5
教堂全長 = 90m , 本堂全長 = 60m ; 比例 = 1:1.5
教堂闊度= 60m, 本堂闊度= 45m; 比例 = 1:1.5
本堂全長 = 60m, 本堂高度= 45m; 比例 = 1:1.5
側堂全長 = 45m, 側堂高度 = 30m; 比例 = 1:1.5

雙曲面(HYPERBOLOIDS)
屋頂
在一般的歌德式教堂來說,屋頂全部都是採用雙拱門來支撐,所以屋頂都是彎曲的,而且多數是不可以開洞,否則結構便會變得不穩定。
不過,Gaudi 則創作了一個新的結構系統,我擔敢說這教堂是唯一一座教堂使用這種結構,亦相信未來的教堂都不會使用這種結構,因為現在的建築技術已輕易做到這樣45m跨度的空間,所以不會如此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來建造。因此這種像樹一樣結構,應該只有這一座教堂使用,可謂前無故人、後無來者。
Sagrada Familia 教堂的屋頂是成一個個同一大小的格,而每一個小格都有一個洞,可讓陽光通過。屋頂的結構簡單來說,可以當作為一個格仔板,每一個單元都是由雙曲面(HYPERBOLOIDS) 來支持,這樣便可以讓結構變得穩定,因為石材是不大適合橫向負重,但如果用HYPERBOLOIDS這樣結構的話,便可以用石材來穩定每一個單元。
而且每枝柱的頂部是如樹枝一樣分成4枝,令重力分散,這樣不單可以減少柱的數目,而且可以減輕屋頂所承受的壓力。再加上由於屋頂由不同的單元來組成,所以更可以減少教堂左右、上下的擺動,令結構變得更加穩定,最重要是建造了一個又輕又有陽光的屋頂。
雖然現在已可以輕鬆地建造這規模的屋頂,而且亦用了混凝土來興建這大廈,但都保留Gaudi原來的設計。
柱上有不同數目的角
由於引入了現代的建築技術,所這教堂柱的內部是混凝土,而外層再鋪上麻石/沙石的石材。但是大家會發覺這些柱是成不同的星型,而且不同的高度是不同的星型,所以整條柱看起來是彎曲的。
在沒有電腦的幫助下,如何只用人手來精確地制造如此大型的螺旋柱呢?
Gaudi設計柱的組合時是利用以下的組合:
原理:
n + n/2 + n/4 + n/8 + … = 2 • n
而每條柱的則分為部份:
第一部份:柱的高度  / 2
第二部份:柱的高度  / 4
第三部份:柱的高度  / 8
柱的圓周= (第一部份 + 第二部份 +第三部份) /10 
柱的底部高度 = 柱的高度  / 20
柱上的角 =柱的高度  / 2

柱的高度 = 24m
第一部份:n / 2 = 24/2 = 12m
第二部份:n / 4 = 24/4 = 6m
第三部份:n / 8= 24/8 = 3m
柱的圓周= (12 + 6 +3 ) /10 = 210cm
柱的底部高度 = 24m/20 = 120cm
柱上的角 = 24/ 2 = 12 (簡稱12角柱)


而每一部份都會旋轉一次至第二部份,根據這方法來制造便可以確保每一枝柱的螺旋程度都會相同,而且比例相同。再者,由於柱上的角會因高度和圓周而按比例加減,而每枝柱是以10分之1的比例向上縮細,所以每一枝的外觀都會相約。
所以,如果柱的高度不同,每部份的分段都會因這比例而修改,柱的圓周同樣會因而修正。
柱的高度 = 20 m
各部份的分段: 10m, 5m, 2.5m
柱的圓周 = (10 + 5 + 2.50)/10 = 175cm
柱的底部高度 = 20m/20 = 100cm
柱上的角 = 20 / 2 = 10 (簡稱10角柱)

柱的高度 =16 m
各部份的分段: 8m, 4m, 2m
柱的圓周 = ( 8 + 4 + 2)/10 =140m
柱的底部高度 = 16m/20 = 80cm
柱上的角 = 16 / 2 = 8 (簡稱8角柱)

柱的高度 =12 m
各部份的分段: 6m, 3m, 1.5m
柱的圓周 = (6 + 3 + 1.5)/10 =105cm
柱的底部高度 = 12m/20 = 60cm
柱上的角 = 12 / 2 = 6 (簡稱6角柱)
  
連接點:
在柱與柱之間的連接點是由不同大小的豆型來組合:
12角柱有6個豆型結。
10角柱,則有5個豆型結。
8角柱,則有4個豆型結。
6角柱,則有3個豆型結。

如果在12角柱:

第一粒豆的高度 = 6 x 0.9 = 5.4m
第二粒豆的高度 = 5.4 x 2/3 = 3.6m
第二粒豆的高度 = 5.4 x 1/2 = 2.7m
第三粒豆的高度 = 5.4 x 1/3 = 1.8m
第四粒豆的高度 = 5.4 x 1/6 = 0.9m

如果在10角柱:

第一粒豆的高度 = 5 x 0.9 = 4.5m
第二粒豆的高度 = 4.5 x 2/3 = 3m
第二粒豆的高度 = 4.5 x 1/2 = 2.25m
第三粒豆的高度 = 4.5 x 1/3 = 1.5m
第四粒豆的高度 = 4.5 x 1/6 = 0.75m

如此類推

很多人說,Gaudi是一名藝術家/雕塑家,但其實他是一名數學家/工程師,試問在100年前,沒有電腦的年代,如何計算大廈的負重呢?這一篇2000多字的文章,我用了3日的時間才看得明相關的50多頁的資料,但他只憑人手來計算便可以設計出一個新的結構系統,而且他是反轉整座大廈來設計和計算。
到底他的腦袋是怎樣構造呢始終是鬼

Sagrada Familia官方網站: http://www.sagradafamilia.cat/sf-eng/index.php

歷史上施工時間最長的建築物—Sagrada Famila (外牆篇)



東門

西門 
Sagrada Familia共有18座,最高的一座是耶穌塔、第二高是聖母塔、其餘四枝塔代表聖神、另外12枝代表耶穌12個門徒。
現在已完成了東、西門的各4枝門徒塔,南門的4枝塔在施工中,而耶穌塔、聖母塔和聖神塔還未開始。東門稱為Navity facade,這4枝塔和北門是Gaudi時代建造的,部份雕塑更是Gaudi親手所做的。而西門稱為Passion facade,則是Gaudi 死後由雕塑家Josep Maria Subirachs 1987年所建的。由於這立面的設計圖可能在1935年的戰爭中燒毀了,又或者Gaudi還未有完成。整個設計只根據Gaudi的幾張草圖來開始,並且由於引入現代技術,所以整個立面的石材都變得平滑而顏色亦與舊東翼有明顯的分別。
而且,Josep Maria Subirachs有刻意修改Gaudi原有的設計,西門原本的設計是有8枝斜柱,但改為只有6枝,再加上他刻意不跟從Gaudi的色調,而雕塑更採用了正線作為基本原素,這亦與Gaudi設計的雕塑有極大的分別。因此當建造這部份時,Josep Maria Subirachs受到很龐大的批評,所以Gaudi原本設計的東門看起來是整座教堂的附加部份,而新舊部份在顏色上就極度不協調。

至於外牆上的雕塑,全部都是與耶穌一生有關,東門是關於耶穌的出生、南門是關於耶穌的傳教、西門是耶穌受審至升天堂的過程。
東門雕塑的安排是沒有特定邏輯,中央是耶穌誕生在馬糟的一刻,大門的左邊是耶穌逃難至埃及,右邊是耶律王為了要殺害耶穌、把耶路撒冷城內的2歲以下的小童。
西門的雕塑就經過精心安排,這些雕塑是從左至右、下而上來講述耶穌受審至升天堂的經過。

雕塑上所講述的聖誕故事是從左至右,下而上來引述的
基督與門徒的最後晚餐
耶穌預言猶太將會出賣他
耶穌被鞭打
耶穌被捕
耶穌被帶上荊棘做冠冕,被取笑為猶太人的君王

耶穌初埋藏

上:耶穌被釘十字架, 下:耶穌在比拉多面前受審並被判要釘十字架
數字
數字牌的組合方式
在西門上,還有一個數字牌,這個數字牌是由Josep Maria Subirachs所設計,從多個組合來計都是33,因為耶穌死時是33歲。
下會將是最複雜的一篇—結構篇
Sagrada Familia官方網站: http://www.sagradafamilia.cat/sf-eng/index.php

歷史上施工時間最長的建築物—Sagrada Famila (時間篇)


Sagrada familia 無疑是巴塞隆拿、甚至是西班牙的標記,因為它是人類歷史以來用最長時間興建的建築物,它始建於1882年,預計完工的日期是2026年,即是整個施工年期達144年。不過在內地有不少人質疑這個說法,因為長城興建的時間就肯定超過144年,長城始建於戰國時代(BC 476),到明朝(AD1644)還不斷擴建,即是有接近2000年的施工期。
不過,有人反駁長城只是一道城牆,不算是一座建築物。而且長城只是不斷擴建、復建,因此不算是一個單一工程。之後,有人認為現在的紫禁城應該是最長時間興建的建築物,因為始建於元朝,到清初才完成現有的規模。但是又有人質疑,元代和明代的紫禁城在明末已被李自成所焚毀,現在的紫禁城是在康熙至乾隆年間興建的,所以如果假設地計算紫禁城興建/擴建的時間都只是大約133年。
不過,紫禁城亦只是在不斷擴建和重建的一個大型建築群,若論單一建築物而言,Sagrada familia的確是施工時間最長的單一工程。
其實,Sagrada Familia規模絕對不大,相比世界20大的教堂還要小,不論佔地面積和容量都絕不能入20大, 但為何Sagrada Familia會需時如此般長呢?
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是人為刻意做成的。雖然這工程曾在1936-1939年因西班牙內戰而停止,而且部份設施和設計圖都在這場戰爭中受到破壞,再加上原有的建築師—Anthoni Gaudi亦在1926年因車禍而喪生,但是對工程的影響都有限,根本不會做成這樣漫長的工程。
首先,Gaudi的設計絕不簡單,而且在細部上的施工時間絕對驚人,再加上外牆上有非常多的雕塑,而且Gaudi連簡單的一條柱都刻意要做成螺旋型,所以施工成本和時間是無限大。但是他的答案是:我的客戶不急於完成這工程。
雖然客戶容許這教堂緩慢地進行工程,但是財政上不能支持這樣巨大、豪花的工程。這教堂曾多次因財政問題而停工,而且亦因現金流的問題而不能大量招聘工人同時施工。再加上,西班牙政府根本沒有決心要短時間完成工程,務求制造一個永遠都沒人能夠打破的世界紀錄,所以這工程一直緩慢地進行下去。
就算現在的今天,教堂都只有數十名工人同時施工,以這樣規模的教堂最少要有200人同時施工才算合理,而且亦不斷地尋找新的捐款來繼續工程,現在工程主要是靠門券的收入來支持。
所以,這工程將會緩慢地繼續下去,不過這教堂預計將會在2010年完成室內工程,並開始啟用。
下會將會是外牆篇

Sagrada Familia官方網站: http://www.sagradafamilia.cat/sf-eng/index.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