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顯示具有 瑞士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瑞士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6月16日

砌積木的大廈—Tamedia new office building
















認起當初入行時,老師傅經常教導我們,我們在建屋,不是在砌積木,工作要認真一點。真是意想不到十多年後的今日,日本建築師Shigeru Ban(坂茂) 竟然可以研製出如研積木般的建築設計。

在瑞士蘇黎世的Tamedia電台總部便利用了砌積木的技術來興建,首先整座大廈都是木結構的,但是每一個部件都是獨立的部件,然後套在一起並形成大廈的結構。每條柱之上都有一個圓洞,圓洞之間可容許圓形的橫樑來穿過,但是這些圓樑並不是受力的樑,這些圓樑只是用作穩定柱與柱之間的位置。

圓樑更重要的功能便是讓受力的樑能套在柱之上,每個受力樑的形狀好像是中國古代的「月樑」,「月樑」是唐代斗拱建築中常見的部件。今次坂茂則把這種新型「月樑」改由側套,而非傳統斗拱建築中的上套,這種組合方式確實有如小孩砌積木一樣。
這種結構方式在理論層面確實非常簡單,簡單如小孩們都能明白,但是若在實際層面上來考慮,則有很多因素。第一:木結構本身就有自己最大的弱點,就是耐火度,木材相對混凝土是易燃的,就算使用上階的木材的耐火度可能會提高,而且可以滿足消防處的要求。(一般情況,耐火度最少要有2小時,但很多國家都要求有3小時耐火度的要求。)

不過,就算結構本身滿足到防火度的要求,但是接合點則是關鍵,因為整個建築物的結構部件是相互緊扣在一起,因此如果局部結構萬一因火災時脫下來,便可能做成大規模的倒塌。為避免這情況的出現,所以受力的柱不是全直的,柱身部份是有凹位,所以受力的橫樑可以局部套在柱身之上,以減少依靠圓樑來連接各部件。

至於建築設計,這樣的結構能否為這建築物帶來任何特別的效果呢? 根據它的外立面設計都只是普通的玻璃幕牆,所以在建築外型上是沒有很特別的效果,但是在環保的層面上則有不同的效果。這建築物徐了是全木結構之外,還可以說是木預制件的建築,因此可以避免在地盤施工時對四周環境所做成的污染,而木材本身是天然的材料,在生產時所制造出的二氧化炭確實會比鋼和混凝土的少很多。


從這個設計中,很難說是一個非常成功的設計,因為在建築型態的層面都是相當簡單,但是在結構設計上確實是一個很新穎的構想,這一點亦反映了坂茂的強項,他一直都很精於結構上的設計,特別是木與再造紙,所以他的設計往往是充份讓結構展現出來的。

2013年6月3日

光與影匯合的教堂—Cathedral of Evry








既然寫了《建築遊記》這麼多年,是時侯開始寫多一些別的建築師的作品,今日所介紹的建築師的建築師是來自瑞士的Mario Botta. 他曾經在建築大師—Le Corbusier Louis kahn處工作,而他的設計特色是很喜歡使用圓形,而且很善於處理陽光與空間的關系。另外,他設計的手法與其他的建築師有一點不同,他不會因應建築物的外形來作為一個設計的出發點,亦不會以人流動線作為首要考慮。

他主要是以主空間作為一個設計的核心,以今次介紹的例子為例,他設計的重點是由教堂的主禮堂作為設計的原點,主禮堂設在整座圓形建築的核心,四周的通道則設在圓形的外圍,在通道的外圍便是主入口和其它附助設施,所以可以說是整個建築物的空間是由部的核心空間,一層一層向外推展出去的。

為了使主禮堂進一步突顯其重要性,整個建築物是由兩層牆來組成的,內圍的牆自然是包圍主禮堂, 外圍的牆自然是建築物的外牆,雙層牆的做法除了讓主禮堂在視覺上與外界完全分開,亦為教堂提供理想的隔音效果,而室內的空心磚牆亦有助隔聲。

這建築物以圓形作為一個基礎的元素,是因為主禮堂之上有一個圓形的天窗,當陽光以不同的角度射進室內時,陽光的投影會在室內造成不同一投影,換句話說室內的效果是根據不同時侯的陽光倒影來造成。因此,圓形便自然是一個最理想的形狀來體驗這種效果,簡單來說圓形的主禮堂便是一個巨型的時鐘,亦自然是體驗「天人合一」的空間。這種設計在香港或新加坡等地方就自然不合適,因為如此巨型的天窗當然會在夏天時帶來太過猛烈的陽光,使主禮堂變成一個大火爐一樣,但是在法國的北部就完全不同,從南方陽光所帶來的溫暖是可遇不可求的恩物。


這一種與陽光結合的設計方法其實是源自歌德式教堂的設計基礎,歌德式教堂的本堂是容許陽光通過畫上聖經故事的玻璃照射在本堂之上,而陽光會因應不同的時侯而在室內空間做出不同的效果,今次所介紹的教堂其實可以說是歐式教堂的進化版。













































































































































































2013年4月28日

玩水的建築 —Blur building


今日原本會答應為大家再介紹Jean Nouvel 的建築,但是今日突然想起一起一座世博的展館建築,所以今日先寫一下。
這一座看似一堆「雲」的建築是2002年瑞士世博的其中一個展館,它是由紐約的建築師Diller & Scofidio所設計的,他們的設計理念是將當地的環境完全融入這座大廈,不單要令旅客可以看到當地的環境,還要親身感受到當地的環境。
由於這建築是類近當地著名的淡水湖— Lake Neuchatel,所以他們決定把整座建築物放在湖上,然後把湖水泵上,並從外牆上13,000個噴出,這些湖水經微小的噴口便會變成小水珠,而且這建築物是離開湖面大約65尺左右,因此從遠處來看這建築物就有如「一堆雲」。而且特別地當大風吹過這建築之後便會使建築變成在雲霧中若隱若現,成為「雲霧中的建築」,然後當風吹走雲霧之後才會再次看到建築物本身的模樣,之後再來一次循環,因此這建築物的模樣是視乎天氣的變化而不斷地改變。
這建築物最大的特點不是你可以看到「昇」起了的湖水,旅客甚至可以親身感到了這些湖水,因為當進入這大廈之後便會經過螺旋的通道到達頂層,讓自己完全被雲霧包圍,簡直像是升了仙一樣,又或者像孫悟空一樣。當經過屋頂的露台之後,便會到達室內的展館和酒吧,你可以從雲霧中看到外邊的世界,相信這樣的經歷只有降傘人員才有機會感受到。
大家可能會問如果在雲霧中會否迷路呢?又或者會否容易碰到別人呢?
首先,這建築物的路徑是單循環的,所以應該不會迷路。至於,視野的問題就是建築師他們刻意創造出的效果,他們希望創造出迷失了自己存在的空間感覺,因為參觀時大會安排了雨衣給旅客,除了不想雲霧弄濕了旅客的衣裳,並且大家都變得一式一樣,同時在雲霧中都看不見對方。
雖然最後大會可能因為成本的問題,而沒有為旅客安排雨衣,但是參觀這處確實把人帶進了迷失的空間。
不過無論如何,如此瘋狂地「玩水」的建築確實是小見的實驗性建築。

「公享」的建築—Rolex 學習中心



最近因為地盤出了一些問題,所以暫停了寫blog一段長時間,今日終於可以抽出時間來寫新的文章。
今日為大家介紹是日本建築師妹島和世西澤立衛在瑞士的設計,這一座建築物是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校園內的學習中心。這個學習中心的功能是為學生提供圖書館、多功能廳、辦公室和咖啡廳的設施。
整個設計概念是「公享」,因為現代的都市好像是通過建築物來劃分不同的領域,建築往往就好像都市中的一道圍牆把私人和公共空間分開,在建築物範圍內是特定人仕的活動空間,建築物就無形中好像是把人類階級化。豪宅、甲級商廈、五星級大酒店就好像把社會不同的階層分隔開來,但是這一所作為自修用途的教學大樓是否應該不同的處理呢?
妹島和世西澤立衛希望把拿走因建築物而產生的「領域」,反正這大廈都是大學校園內的其中一座大廈,所以可以選擇以開放式的設計。設計的重點是希望在首層盡量增加公用的公共空間,而不是以慣用的手法利用建築物來區分教學大樓和公共空間,所以部份空間是升起了好讓公眾可以進入大廈的範圍之內享受公共空間。這些空間雖然是規劃成公共空間,但是有一大部份空間是在建築物首層之下,所以長期沒有陽光,又或者空間的淨高不足,因此很多空間無形中都成為浪費了的空間。
這大廈的外型好像是芝士一樣,在同一個空間內有「實」有「虛」,陽光和空氣可以通過「虛」的空間穿透了不同的實心部份,這令不同的室內空間都被室外空間所包圍,因此在室內活動的人不會感覺被封閉,與世隔絕一樣。由於這大廈容許公共空間穿透了大廈的不同部份,令到公共空間和私人空間融合在一起,而室內空間和室外空間同樣都融合在一起。
除此之外,這大廈的室內佈局採用了開放式設計,室內差不多沒有牆,不同的功能區就好像沒有區分,情況有如薄餅上的配菜一樣,隨意地佈置。這種開放式的組合確實打破了傳統的大廈的佈局,取消了以牆來分隔各功能區,但是由於路線太過開放,所以確實異常混亂並且容易重複,而且為了要營造升起的效果,室內的走道便無形地多了很多室內坡道,而這些坡道亦未必適合作室內的活動,某程度上這些坡道確實浪費了很多實用空間,不過幸好這大廈的主要使用者大都是大學的學生,因此總能避免嚴重問題。
至於結構,這建築物雖然只是單層高的建築物,但是由於中間部份是升高了的,這部份的結構便有如拱橋一樣,而這拱橋還需支持屋頂的柱子,所以這部份的構造絕不便宜,但是為了讓一個理念得到實行就必須要付出一些代價,幸好這座大廈是得到大財團的贊助,否則這便會變成沒有拱橋的全平的單層建築。

友情連結:

http://www.hongkongcard.com/columnist_article.php?id=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