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9月11日

衛星城市的實例—沙田

今日這篇文章是為答謝第700位訂閱者—甘正光而寫的,他希望介紹一下香港的新市鎮,而且另一網友—Sunny一直都希望我介紹一下香港本地建築師的設計,今次就一箭雙雕,而確實香港最有名的建築未必是HSBC、中銀,而是香港高密度的建築發展模式,特別是香港的公共房屋政策。
記時在英國讀大學時,老師很多時都引用香港的例子來教學,特別是香港的衛星城市,因為香港可以說是第一代引用Le Corbusier 「Modern city」(現代都市) 的發展模式,甚至可以說是最成功的一個例子。因為在英國都曾在不同城市發展一個像Le Corbusier 構想的獨立運作的大規模衛星城市,在市內提供足夠的設施,市民每天不用往返CBD(中央金融區) 來上班、上學,這不單減少市民生活的壓力亦同時減輕對公共交通網絡的需求。
不過,在很多城市如倫敦、曼切斯特市、東京都有類似的安排,但是大部份市民還需每天都市中心上班,每天花在交通的時間就確實不同少,但有一個城市就確實可以說是成功的,就是香港。
1953年,香港的石峽尾發生了大火,一夜間產生了50,000名無家的難民,因此香港便第一次利用了Le Corbusier的模式來興建香港第一代的公共房屋—石峽尾村。但隨著香港人口不斷急升,到1970年代,香港人口已突破4,000,000,但還有20%人口是生活在臨時房屋、天台屋或木屋之中,因此香港政府便定下了影響深遠的房屋政策—「10年建屋計劃」。
當年的香港政府更大規模地利用Le Corbusier的「現代城市」來開發新的地區來建造新的公共屋村。計劃的目的是在離香港市中心約30km左右的沙田設立第一個500,000人居住的公共屋村,但是由於當時的交通配套還未發達,公共交通系統根本不能夠容納每日100,000人以上的人流。
因此港府便決定把沙田設定為「衛星城市」,「衛星城市」的定義是接近完全獨立的城市,在該區除房屋之外,還設有工作、娛樂、教育、醫療等設施,這樣便可以令大部份的居民都留在沙田區之內生活,而不用每天往返市中心處上班、上學。這不單可以減輕道路網絡上的壓力,還大幅改善了居民的生活,因為在當年從沙田開車至中環可能要達至3小時,如果居民每天要花上4-5小時在交通之上的話,就确實做成很多生活上的不便。
另外,在小區規劃上根据每5000個人口便安排一間學校、最多在10,000人口的小區便只有2間學校,這樣便無形中把每個小區網絡控制在10,000人口之內,令小孩可以在步行的距離之內上學,從而減少區內對汽車的需求。而且港府在之後的10年內,興建了「香港中文大學」,這樣便可以令該區的學童都可以在同一區域內完成基礎區大專程度的教育,而大學亦會提供大量的工作機會給予該區的勞動人口,之後興建的教育學院就更進一步加強這個效能。
為了提供足夠的工作机會,港府以低廉的价錢吸引私人開發商到該區投資,陸陸續續地在該區興建大型商場、商廈、酒店、私人屋宛等設施,并和賽馬會合作在該區興建賽馬場,為該區帶來大量的商机。至於房屋方面,港府則完全采用Le Corbusier所建議的低成本、工業化生產的房屋,每層的公共房屋都是以高密度的模式來發展,每層大約有20-25個單位,單位分為一房和兩房的模式,面積大約為40sqm–50sqm左右,整個屋村內的所有戶型都大致一樣,可謂倒模的城市。但是正由於大部份房屋都是同一個戶型的關系,所以政府都把首2-3層的空間定為商場或停車場,然後在用平台來連接不同區分的住宅。這不單大幅地提供了居民生活的公共空間,亦同時可讓居民只在平台之上便能到達別的小區,從而再進一步減少了對地面交通的壓力。
隨著人口再不斷增長,港府開發了沙田區附近的區域,作為二線的衛星城市如大埔、大圍、馬鞍山、上水等,這些城市都是以高密度、工業化的房屋理念來規划,但都是以沙田作為核心。各二線城市則可能提供不同的工作机會,使城市之間在功能上互補不足。
雖然經過時代改變,沙田都未必維持一個完全獨立的衛星城市的發展模式,但是總算在世界建築史作了一個重要的試驗,亦成為香港一個重要的發展模式,亦無形中令香港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公共屋村之中。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