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顯示具有 荷蘭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荷蘭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9月10日

平凡中變出不平凡-Wozoco

寫了三十多篇blog, 都好像沒有談過住宅, 今次為大家介紹是位于阿母斯特丹的Wozoco, 今次先問大家一些問題:
1)      單你的感覺這是那級數的住宅, 高、中、低住宅?
2)      是私人、公屋,還是居屋?
3)      住戶多是年青夫婦、大家庭,還是單身貴族?
4)      建築成本屬還是高、中、低住宅?  
答案是:Wococo是荷蘭政府在為照顧阿母斯特丹的獨居長者1997年而建的低成本公共房屋, 位于阿母斯特丹市郊的草根楷層住宅區. 負責設計Wozoco是由一群年青人組成的新設計公司MVRDV,當時他們收到的要求是設計100個單位的高密度低成本公屋, 這是阿母斯特丹市小有的高密度建築, 因為政府希望保留市內的綠化地帶, 因此破格引入高密度式的建築, 但同時要考慮日照的要求. 何謂日照, 就是新建的建築物不能完全阻擋現有建築物的陽光, 因此,新建的建築物的長、闊、高都會因此而受到限制, 以確保現有建築物的採光程況.
MVRDV完成單位的基本設計時, 發現現有的方案超出高度限制的要求, 另外, 其影子影響西邊住宅的採光程況, 所以,Wozoco的西邊需要局部降低, 但是只能提供87個單位,因此, 另外13個單位需要懸掛在北面. 但以荷蘭的一般住屋要求來說, 向北的單位是不能接受, 因為向北的單位是長年沒有陽光直接射進屋中, 這與香港情況不同, 因為在西歐地區由於冬季較長並且寒冷, 所以陽光能溫暖屋中並減少暖氣的使用. 但由於規范所限, 所以Wozoco把上下兩層的共4個單位懸掛在北面, 亦因而使Wozoco有如此特別的外形.

至於南面的典型單位, 雖然每層的平面圖則一樣, MVRDV拒絕把Wozoco如香港式的住宅,每層的平面一層一層建上去, 令外形單一化.MVRDV巧妙地使用露台和窗口的位置, 令每層的外觀帶來不同的變化. 南面的露台和北面的懸掛單位令Wozoco從平凡中變出不平凡.

成也在水, 敗也在水- Minnaert building

Minnaert Building 是荷蘭 University of Utrecht的天文學和物理學系大樓, 具有實驗室、電腦房、大學講堂. 這大廈為何稱為 Minnaert, 因為是為紀念曾在大學任教的著名天文學家-Marcel Minnaert.
這大廈是由荷蘭著名則樓-Neutelings ridijk architect設計, 為了強調 Minnaert的重要性,Neutelings ridijk architect把柱子收藏在 MINNAERT等字之內.Minnaert builindg另一最大特色是在一樓的大堂設有一個很大的水池. 這水池是用來收集雨水, 讓雨水吸收大廈內的熱量. 因為, 當天氣熱時, 水池內的水份會被蒸發, 帶走大廈內的熱量, 當天氣泠時, 水池內的水份會釋放先前吸收的熱量, 以作平衡室內溫度之用.當水池內的水太多時, 便會排出室外另外外牆的紅磚不是全部實心部份是空心所以空氣可從磚之間的空隙進入大廈令大廈自然通風不用空調.
水是這大廈一大特色就是水, 不過敗也在水. 我在大學二年級時跟除教授一同參觀這大廈,不過當我們看見水池中的青苔,便對這廈非常失望. 一個很大的空間用作水池便沒有任何功能, 雖然水池旁有一些坐位讓同學使用, 不過由於向南的關系, 陽光太過強烈, 令使用者大減. 再加上大堂沒有天窗所以陽光不足, 再加上濕氣重,所以有頗重的發霉味道. 不過水池的確有減低室溫的效用, 但效果不是太過明顯.

優秀住宅系列—Schroder house


近日講起香港住宅新的規例,今日開始不如講一講外國的住宅建築。雖然不是外國的月光特別圓,亦不是外國的建築特別好,但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而且總會有優秀的案例作參考。
今日講的是位於荷蘭Utrecht市的一個小住宅,這座住宅是由荷蘭建築師— Gerrit Rietveld 於1924年建的,現在是世界文化遺產的建築。他的設計理念很簡單,就是在一個正方盒上加上不同的橫向或直向的部件來組成露台、欄杆和雨簷各部份,並且加上不同顏色的鋼柱來支持露台。外牆上亦塗上白和灰色的部份,令整個立面形成不同層次的對比。
Rietveld 很特別地沒有把窗口的高度劃一,反而是因應室內空間的需要而調整。例如:右邊是studio 的位置,所以窗台部份高一點。而左邊是連接露台的公共空間,所以是落地玻璃。


首層空間

完全打開的空間


關閉了的空間,紅色線部份是活動牆部份

不過,最特別是它的室內設計,樓上是有3個房間,但是都是用活動牆分隔,所以當白天時便把活動牆收起,然後3個房間便組合成一個大型的空間。而這建築物是沒有窗簾布,家中是掛上不同顏色的木板,木板的大少是根據窗口來修正的。在白天時便是家中裝飾的一部份,而晚上睡覺時便用來封閉窗口。
坦白說,這建築物很難用文字來描述它的空間和設計,因為活動牆是需要親身感受過才會知道,我2001年到訪過這裡之後,至今仍深深記得Rietveld所構造的空間。可能Rietveld同樣是有設計家具,所以他是從一個3D的空間來設計整座大廈,而整座大廈亦沒有跟隨當年流行的中軸線設計,銳意利用正方盒和平面的組合來打破當時的傳統。
如希望參觀這座大廈請在以下網誌預約:

優秀住宅系列—The Whale



上兩回講完一些外國的獨立屋,對小市民而言這些都是Dream中的house,簡直遙不可及。在香港、台灣等地方如果要住這類型的屋實非易事,所以今回講一講亞洲常見的住宅大樓(apartment housing).
這住宅大約10多年樓齡,在荷蘭阿母斯特丹沿海邊包括90多個單位的住宅,由荷蘭建築師—de Architekten Cie所設計。
設計理念很簡單,就是把走廊通道放在內園,而把所有單位放在外環,盡量增加向海單位。為了盡量保障私隱,所以整座大廈分為東西兩翼,每翼都配有一組電梯。東西兩翼之間是利用兩個特大的單位把走廊分斷了,這便不單可以制造東西翼的同時可以增加銷售面積。為了不想太單調,每層分格的位置不在同一位置,所以可以盡量體驗實實虛虛的體量關係。
可能是荷蘭的走火法律的要求,因此在內園裡都提供了數條鋼樓梯來連接各層。由於分隔的位置不同,所以鋼梯的位置亦因而起了變化。
不過,最特別的是這大廈的首層並不是完全密封的,局部是升起了的,升起了的空間除了是出入口之外,還可以提供自然對流的作用(stacking effect),令整個空間的空氣都得到改善。
雖然這大廈的密度未必如香港般高,但是建築師的理念同樣都是希望盡量使用空間,但不會建造出屏風效應的建築物出來,相反是盡量提高通風和採光的效果。
講到底有什麼樣的市場便有什麼樣的產品,如果市場追求通風度高、採光度高的產品時,發展商便只有營合市場的需要。
The Whale的地址Baron G.A. Tindalplein 11019 TW Amsterdam Netherlands

陰陽合一的建築—凡高博物館






舊翼

建築設計有兩個最難的情況,第一情況:地盤是位於一個完全空曠的地方如公園、沙灘、海邊,因為在這樣地方是適合任何形狀的設計,而發展的可能性太大,即是無論任何設計都未必能說服別人。如果建築物是四方的,別人會問為何不可以是圓的呢? 又或者為何不可以大一點,或小一點呢? 因為現場的情況是可以容許多個可能性。
第二情況:地盤是在歷史建築或標記性建築旁作設計,因為在四周的環境都以現有的建築物作為地標,如果你的設計在它旁邊的話,就很容易被看下去,又或者是需要做出奇形怪狀的外形來特出自己,情況就有如多倫多的ROM一樣。
今日介紹的凡高博物館就同樣出現了以上兩個困難的情況,這博物館是位於阿姆斯特丹的公園之內,第一期的設計是由荷蘭大師—Gerrit Rietveld在1973年設計的,他都是沿用他常用的盒狀的手法,整個博物館都是由數個正方盒組合而成的,而室內空間都是一個個橫向和直向的空間來組成的。之後這博物館曾作多次改建,而最重要的擴建是在1999年由黑川紀章設計的新翼。
Gerrit Rietveld設計博物館時沒有對四周環境作重大的考慮,儘管博物館是位于一個相當空曠的公園,但是出入口的路線,室內對外的景觀就沒有作太多的考慮,他單純是希望創作出一個特別的空間,更何況美術館不適宜有太多陽光進入,否則會破壞油畫的顏色,所以只需把入口部份和中庭部份做成玻璃盒,這兩部份有陽光便成。

新翼
但當黑川紀章開始設計新翼時便遇到很大的問題,因為現有建築已是一個標記,而四周是一個公園,再加上這是政府的項目,因此發展規模是可以輕易調節,亦即是發展的可能性很多。黑川紀章採用的手法是繼續使用日本建築的「清」和「靜」來處理這問題,首先他用圓形來作為基本的形狀,這便可以有別於Rietveld正方形的設計,但又不用製作出一個怪物出來突出自己的設計。
另外,為了提出不同的感覺,他並不是在地面與舊翼連接,反而是在地底,讓旅客明顯地覺得新舊翼的分別。當大家看到圖片中的一個半圓形水池時,可能會懷疑這是什麼東西呢?這其實是連接新舊翼的天井,當旅客參觀完舊翼之後,便經過地底隧道之後便會看見充滿陽光的天井,令旅客在視覺上有一個驚喜。
不過,旅客不能進入這水池,只能遠觀。奇怪的是,這水池的水很淺,基本上只是能夠讓石面上有一些濕滑的感覺。奇怪的是新翼的展覽廳是位於多層大廈之內,所以旅客便需要步行100多米才能進入新翼的展廳。
雖然這樣的安排看似很不方便,但是這個水池旁通道上所營造出來的氣氛是很特別的,當陽光照射在水池之上,然後再反射至四周灰黑色的石磚上,一種奇妙的「清」和「靜」感覺緩緩地走進心中。儘管參觀這博物館已是7年前的事情,但我還深深地記起這個空間,這種感覺永遠都忘不了,這亦是從遊歷中學習的最大得著。
黑川紀章就簡單地一陰一陽地規劃出新翼的空間,陰是水池、陽是展廳。由於展廳不能有太多陽光進入室內,於是便把展廳盡量做成實心,水池部份便盡量做得開陽。他盡量製造出不同的感覺來突出新翼和舊翼的分別,外形只作了輕微的調整,這樣便不單可以突出了自己的設計,但同時不用破壞原有建築的感覺。
若回應開首的一段,兩位大師Gerrit Rietveld和黑川紀章都好像沒有把四周的環境(site context)作太多的考慮,這好像與我們在大學時所學的理論有所不同,因為如果學生的功課沒有考慮現場環境的話,便必定會被教授責罵。但是在一個空曠的公園中設計一座地標性的博物館是一件很難的工作,所以他們選擇漠視現場環境的處理手法並不失為一個折衷的做法,而且現場的情況就真是沒有什麼特點需要考慮。
不過,他們是大師可以漠視四周情況,但學生不是,所以都是面對現實會好一點。

上下不分的建築—University of Utrecht, auditorium

真是萬分的對不起,由於到現在我家裡還未能上網,所以很多事情都不能順利地完成,在公司亦不可能花太多的時間來處理私人的事情,所以近日確實寫少了很多文章。在正常情況下,我應該可以每星期寫至少兩篇文章,但現在要寫一篇都感到吃力。再加上確實不是安心讀書的好地方,因為各人的生活都多資多彩,心靈總是不能夠靜下來,能安心地靜下來讀書、看書、寫稿的機會確實不多,因此出文的密度確實比英國時慢了一點,希望大家體諒。
今日原想寫關於香港西九的規劃方案,但是在開筆前先想介紹一下Rem Koolhas 的早期設計,Rem Koolhas Zaha Hadid的老師,他和Zaha hadid 一向都致力推行解構主意,近年比較有名的建築便是北京的CCTV新大樓,同樣是貫切了東歪西倒的建築風格。
今次我為大家帶來的是他早年在荷蘭的作品,這亦可以說是Rem Koolhas 在荷蘭的成名作 University of Utrecht 中的演講廳。他的設計理念很簡單,就是把上下兩層的空間用一個斜坡來連接,這樣便把上層的空間與地下一層的空間連結成同一個平面。用另一個方式來解說,因為演講廳的室內高度是前高、後低的,目的是讓高層的學生可以看到講者的解說。因此,Rem Koolhas便利用了這個高度上的特性來制造出一個斜面的空間,讓學生可以直接地從地面走至演講廳的高層,從而從高點進入演講廳,而演講廳之下的高樓底空間便是飯堂,低樓底的空間便是單車(自行車的停車場。
當學生進入此大廈的一刻便可看到左、右兩邊各一條的斜坡,讓學生選擇進入演講廳,還是進入飯堂。在演講廳附近的空間便是不同的課室和連接其他大樓的通道,表面上看來這樣的概念是沒有問題,但是當你親身參觀過之後,便會覺得這是一座極有問題的建築。
首先,連接主入口和演講廳入口的斜坡太斜,不單輪椅不能安全地進入高層,而且斜坡異常光滑,平常人都需要萬分小心來步行,穿高根鞋的女仕更是高危。而且在演講廳的主入口旁的部份外牆是突然地彎了起來,雖然這部份成為不少建築雜志的封面,但是這確實又是無中生有的設計的一部份。另外,由於飯堂的高度不平衡,所以燈光設計和效果確實有一點不理想,而且陽光不足。
至於建築細部亦是令人失望,很多牆和柱都沒有塗上油漆或任何裝飾,但亦不是像日本安藤忠雄般有系統地使用清水混凝土,所以感覺就好像一座未完成的大廈。這亦是當地大學教授的評語,荷蘭的建築好像只是80%完成,細部設計和處理都未盡完善,所以設計都永遠帶著遺憾。
不過,這還未是最大的問題,在連Utrecht不遠的另一座美術館,同樣是Rem Koolhas設計,同樣亦是使用這個上下合一的概念,但是規劃就嚴重失敗。8年前,我花了30分鐘都不能找到入口的位置,連當地的學生都不清楚,直至我看到有人離開才找到入口,總之是超級混亂,不過這亦是Rem Koolhas早期作品的特色。
Rem Koolhas雖然未如他學生Zaha Hadid 一樣,只是一名紙上建築師,但是他的設計在理論和概念層面上是可行的,但到實際執行的話,就往往敗在細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