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顯示具有 阿母斯特丹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阿母斯特丹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9月10日

平凡中變出不平凡-Wozoco

寫了三十多篇blog, 都好像沒有談過住宅, 今次為大家介紹是位于阿母斯特丹的Wozoco, 今次先問大家一些問題:
1)      單你的感覺這是那級數的住宅, 高、中、低住宅?
2)      是私人、公屋,還是居屋?
3)      住戶多是年青夫婦、大家庭,還是單身貴族?
4)      建築成本屬還是高、中、低住宅?  
答案是:Wococo是荷蘭政府在為照顧阿母斯特丹的獨居長者1997年而建的低成本公共房屋, 位于阿母斯特丹市郊的草根楷層住宅區. 負責設計Wozoco是由一群年青人組成的新設計公司MVRDV,當時他們收到的要求是設計100個單位的高密度低成本公屋, 這是阿母斯特丹市小有的高密度建築, 因為政府希望保留市內的綠化地帶, 因此破格引入高密度式的建築, 但同時要考慮日照的要求. 何謂日照, 就是新建的建築物不能完全阻擋現有建築物的陽光, 因此,新建的建築物的長、闊、高都會因此而受到限制, 以確保現有建築物的採光程況.
MVRDV完成單位的基本設計時, 發現現有的方案超出高度限制的要求, 另外, 其影子影響西邊住宅的採光程況, 所以,Wozoco的西邊需要局部降低, 但是只能提供87個單位,因此, 另外13個單位需要懸掛在北面. 但以荷蘭的一般住屋要求來說, 向北的單位是不能接受, 因為向北的單位是長年沒有陽光直接射進屋中, 這與香港情況不同, 因為在西歐地區由於冬季較長並且寒冷, 所以陽光能溫暖屋中並減少暖氣的使用. 但由於規范所限, 所以Wozoco把上下兩層的共4個單位懸掛在北面, 亦因而使Wozoco有如此特別的外形.

至於南面的典型單位, 雖然每層的平面圖則一樣, MVRDV拒絕把Wozoco如香港式的住宅,每層的平面一層一層建上去, 令外形單一化.MVRDV巧妙地使用露台和窗口的位置, 令每層的外觀帶來不同的變化. 南面的露台和北面的懸掛單位令Wozoco從平凡中變出不平凡.

優秀住宅系列—The Whale



上兩回講完一些外國的獨立屋,對小市民而言這些都是Dream中的house,簡直遙不可及。在香港、台灣等地方如果要住這類型的屋實非易事,所以今回講一講亞洲常見的住宅大樓(apartment housing).
這住宅大約10多年樓齡,在荷蘭阿母斯特丹沿海邊包括90多個單位的住宅,由荷蘭建築師—de Architekten Cie所設計。
設計理念很簡單,就是把走廊通道放在內園,而把所有單位放在外環,盡量增加向海單位。為了盡量保障私隱,所以整座大廈分為東西兩翼,每翼都配有一組電梯。東西兩翼之間是利用兩個特大的單位把走廊分斷了,這便不單可以制造東西翼的同時可以增加銷售面積。為了不想太單調,每層分格的位置不在同一位置,所以可以盡量體驗實實虛虛的體量關係。
可能是荷蘭的走火法律的要求,因此在內園裡都提供了數條鋼樓梯來連接各層。由於分隔的位置不同,所以鋼梯的位置亦因而起了變化。
不過,最特別的是這大廈的首層並不是完全密封的,局部是升起了的,升起了的空間除了是出入口之外,還可以提供自然對流的作用(stacking effect),令整個空間的空氣都得到改善。
雖然這大廈的密度未必如香港般高,但是建築師的理念同樣都是希望盡量使用空間,但不會建造出屏風效應的建築物出來,相反是盡量提高通風和採光的效果。
講到底有什麼樣的市場便有什麼樣的產品,如果市場追求通風度高、採光度高的產品時,發展商便只有營合市場的需要。
The Whale的地址Baron G.A. Tindalplein 11019 TW Amsterdam Netherla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