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顯示具有 設計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設計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9月11日

帶有中國味道的現代美術館—何香凝美術館




相信很多人都會經常到深圳消費,但相信極少人曾參觀過何香凝美術館,這一座位于華僑城的美術館,是全中國第一座以個人名義的美術館,全國第二個現代美術館,而館名更是由前國家主席江澤民來提名。
 到底何香凝女仕為何會在中央有如此地位呢?她曾經是全國人大政協、全國婦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員等要職,因此地位崇高。
 至於美術館本身,是在1995年由香港建築師—Sherman Kung設計的,Sherman Kung 便是中銀大廈的項目建築師。 他在這博物館採用了四合院的格局,中央的兩個展區以南北中軸線,當進入後便是第一個中央空間,再進入後便是一個大的玻璃中庭,在中庭四周便是不同的何香凝的展區和貴賓廳,在中央展區的左邊便是現代藝術的展區。
 這間博物館其中一個特點,就是主入口由一條橋連接附近街道,而且正門附近的綠化地帶和水池是下沉了數米,讓整個博物館與四周環境隔絕,當旅客過橋之後便有如忘卻四周的繁忙的道路,感受一個寧靜的藝術空間。
 另一個特點,就是這裡的通道。當旅客參觀完第一層的展廳之後,便經樓梯步行之上層時,便會發現路線上有一些地方突然有不少陽光經窗戶射進室內,旅客往往是由陽光引領旅客至上一層的空間。
 建築師是刻意在樓梯的空間內設置窗戶,盡量利用「陽光」來定義行人空間,
在現代藝術展覽的空間同樣有類似的做法,特別是在雙種的樓梯,而且在進入現代展覽區時,便會先經過在正面的玻璃盒,令旅客先經過一個不同陽光的空間,才進入另一個空間。當時老師教授這手法—「Light for the space(陽光來營造整個空間)
 在此唯有向大家說句對不起,因為小弟已有10年沒有參觀這博物館,當時拍下的照片實在太差,所以不能表達這建築物室內的空間,最可惜的是從網上根本找不到合適的照片,始終大家到深圳的目的不是去參觀美術館。因此煩請各位網友可以幫幫忙,到這裡拍一些室內的照片,好讓大家明白這博物館在陽光上的處理,無言感激。

但是,這博物館絕對值得大家一遊。


官方網頁: http://www.hxnart.com/

北有鳥巢,南有春繭 (2)


今日终於可以繼續和大家討論一下這個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主場館—春繭。深圳灣體育中心佔地面積30.74公頃,坐落在深圳灣 15公里海濱休閒帶中段、南山后海中心區東北角,毗鄰深圳灣和香港,主要建設內容有一場兩館,即體育場、體育館、游泳館及運動員接待服務中心、體育主題公園及商業運營設施等,總建築面積達25.6萬平方米,屆時將承擔足球預賽、乒乓球決賽、游泳等比賽和訓練功能。整個工程在2010年底竣工。

深圳灣體育中心通過白色的巨型網架結構將體育、商業等建築空間進行整合,外形酷似春繭,形成了形體完整的建築綜合體,有利於賽前賽后綜合利用。在完成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規定的比賽任務以後,該中心將成為南山區全民健身的核心場 ​​所,成為國內外大型體育賽事的重要賽場,深、港、澳博覽會展的靚麗平台,逐步發展為輻射珠三角的知名演藝中心。

這一個場館可與北京鳥巢齊名,就確實有它獨到之處,而雙方獨特之處都是在於它的屋頂。鳥巢最精妙之處是在於它的不規則而且縱橫交錯的屋頂,而春繭的屋頂雖然在結構上是比較有規律,但是在結構上的問題同樣是相當複雜。因為春整個屋頂就好像一個龐大彎曲的鐵絲網,而且最難度就是整個屋頂都沒有垂直的結構部件,情況與鳥巢類同。

鳥巢的結構雖然同樣是可以說是豪無規律,但在它縱橫交錯的鋼結構之中,都是包含了垂直的部件,所以這些部件就自然成為了鳥巢的柱,而這些橫向的部件便就是樑,只是這些樑不是水平地連接柱而已,因此如果鳥巢的橫向支架愈多,便有如橫樑更多,某程度來說是更加穩定。

相比之下,春繭結構部件之間的間距是相若的,所以某程度上來說是比較容易來建造,但這亦是最壞的一點,因為整個屋頂都沒有一個強而有力的垂直結構部件作為柱,因此繭在個別的大跨度的部份需要加上Y型的大鋼柱,雖然這會影響觀眾欣賞比賽,但這部件確實對結構實在是太重要的,所以便不能避免,所以春繭在這方面確實比鳥巢稍遜一籌
不過,春繭有一點確實是非常特別的,因為一般的場館是不會與其他的場館連接在一起,就算鳥巢和水立方在同一時期規劃的,但是它都不會連在一起。因為無論在建築外立面、體量關系、人流疏散、物流管理、消防疏散都有負面的影響,而且亦會令人感到擠迫,亦令整個項目欠缺了一個重點。若果是從人視角度來欣賞這建築的話,你就更會覺得春繭某程度上像是一個巨型鋼金屬的屏風。不過,春繭某程度就是因為這項創舉令大家都在眾多場館之中留下印象。
運動會已過了,春繭又理行了它的歷史任務,至於它會否成為另一個「大白象」工程的成員,就視乎當地政府的管理。

北有鳥巢,南有春繭(1)


 
深圳大運會已順利地完成,這亦是中國繼奧運、亞運之後,近年來第三件大型運動項目,這個運動會雖然未如奧運、亞運般齊名,叫座力又確實有所不同,但是中國一如以往一樣,為了一個大型運動會而大興土木,又或者可以說是借助大型項目來推動城市的發展,如北京奧運、上海世博和廣州亞運一樣。

2008年奧運時,小弟都曾經為大家討論過大型項目是否確實能推動當地的經濟,又或者會因為大型運動會而為當地帶來推動體育項目的動力。事隔3年現在回望京奧,京奧無論在管理和規劃上都是成功的,連一向尖酸刻薄的英國傳媒都曾經對京奧表示認同,當然個別細節上確實存有沙石,但是平心而論,北京確實打了一場漂亮的仗。

另外,在2006-2008年中國一直都冀望著京奧會為中國帶來大量的商機,無論國家投資的核心項目,還是連帶的旅遊、商業和銷售項目,都會因奧運這個催化劑而急速地。記起當年的中國確實如視奧運如「活靈丹」一樣,無論是大、是小的企業都會因而被活化起來,不過當參考過歷屆的奧運主辦國之後,歷史以來亦只有美國的阿特蘭大奧運會是取得收支平衡之外,其他的城市都是入不支,極多的場館在比賽後還是長期地被空置,成為「大白象工程」的一員。當年確實有很多人對京奧有類同的說法,但是大家都抱著「中國不同論」來解說,因為大家都認為中國自身的人口極多,自身已經是一個超龐大的客戶群,如果每一個中國人都要在鳥巢跑過一圈,相信鳥巢長年24小時開放都不成。

中國多一個半個場館都沒問題,總會有人會用的。事隔多年,鳥巢雖然不是有不同團體在表現和一些大型體育項目,而且亦成為北京的重要地標,但是要做到收支平衡的話,又確實有一些距離。某程度上「中國不同論」,又再一次變成「中國相同論」,大型場館在盛事過後,確實很難找到一個長期使用的新功能。

無疑大型體育活動未必如預期般神化,能為當地城市帶來無限的商機。不過,像奧運般的盛事確實令沉睡了多年的巨龍活化起來,坦白說若不是在京奧的推動之下,北京何以在4年之內興建一個新機場和新的地鐵線呢? 北京的舊區又如何地被活化呢? 市內的市容又怎會在短時間之內被整治呢?同樣情況一樣發生在上海、廣州和深圳一樣,大規模的基建往往都是因盛事的關系而誕生的。另外,大型運動會又確實是中國向外推銷的好時機,如果不是奧運的關系,世界的傳媒又怎會同一時間在報導中國的新聞。

若果單純「向錢看」,大型運動會未必是「生金蛋的雞」,但若「向前看」這些盛事又確實把當地時代的巨輪推快了很多,是福是禍就留在明日去分曉。

下會繼續。

香港人的家(1)


近日有內地的朋友問及關於香港房地產的問題,所以我便順手寫一下關於香港的住宅。
當大家遊綜香港時會否發現香港的住宅大廈多數會是首三層是停車場或商場平台,平台之上便是一座密密麻麻的住宅大廈。這類型的建築可以說是香港獨有的建築群,出現這樣的設計並不是因為香港建築師的偏好,而是與香港的建築物條例很有關系。
根據香港建築物條例123條表一,如果在首15m的空間內全是非住宅部份的話便可以享有100%覆蓋率,因此如果一座大廈的首15m全是商場或停車場的話,發展商便可以用盡整幅土地,而且低層的空間是適合作商業用途。假若在旺區的停車場和街鋪就更是會生金蛋的金雞所以發展商就自然寸土必爭地發展,因此香港的街道便如此擠迫。
同樣因為這個原因令到香港如此困難地找到合適的地方作私營的老人院,因為香港的老人院的牌照是只容許老人院設在建築物24m部份之內,但可惜的是香港大部份的平台都用作商業(非住宅)的用途,所以老人院這類屬住宅類別的功能便不能設在非住宅性質的平台,否則便違反了這項建築物條例因此若要在香港找到合適的老人院用地絕不容易。

全球獨有的建築元素超巨型的窗台和會所
除了平台建築之外,香港亦同樣出現了另類獨一無異的建築設計超巨型的窗台和會所,這些建築元素的出現絕不是偶然。香港 政府容許窗台從大廈多延伸500mm,而這部份是不計算入建築面積,但是這些面積可計算入銷售面積之內,因此發展商就自然用盡這些另類免費得來的額外銷售面積。再者在2000年左右,香港開始流行使用預制件來興建大廈,所謂預制件就是部份建築部件已在工廠生產好之後才送往地盤處安裝,由於一大部份的工序已在工廠完成,所以減省了不少時間和地盤附近的噪音問題,因此政府亦容許300mm厚的預制件部份納入豁免面積之列。正因這個因素,發展商便利用預制件的技術來建築住宅大廈的外牆和窗台部份,所以發展商便可以建築一個300mm +500mm 厚的窗台(預制件厚度+窗台容許的面積), 因此香港便出現了這些超巨型、甚至可以作睡床之用的窗台。
至於一直讓人詬病的超豪華而又沒人用的會所,這些巨型會所的出現亦因為香港政府希望私人發展商在其物業範圍內為居民興建一些康樂設施,務求減少對公營康樂設施的壓力。因此政府容許私人發展商的5%總建築面積作住客會所之用,而這些面積亦自然屬豁免面積之內。不過,一些室外遊泳池、網球場、藍球場則不屬於這5%總建築面積之內,因此發展商便可以建設一個超巨型的會所,室內會所部份佔5%建築面積,而室外部份則全屬發展商自由發揮。

不過,這些設施隨著曾特首在2010年的施政佈告之後,發展商只能建造100mm厚窗台、150mm厚預制件,而最重要是只能容許10%的總建築面積屬豁免面積所以這種失控的情況則可能改善但是在我們的都市裡則仍有為數不少的超巨型窗台住宅。

友情連結:
http://www.hongkongcard.com/columnist_article.php?id=121 

市場的力量



香港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香港的住宅是奇妙地不按常規。在其他國家熱賣的樓盤多數都是因為其地理位置、景觀、四周環境和交通配套等因素來得到大眾的垂青,而致勝之道往往在於其間格和建築設計。
這些因素當然是一個樓盤的成功關鍵,而且是市民置業考慮的條件。不過在香港就出現奇怪的現象,發展商往往以高實用率和高投資回報、高升值潛力來作為賣點。反而樓宇的舒適度、採光度、通風度往往是次要的資訊,甚至隻字不提。因為市場的重點不在這裡。
 坦白說,香港的住宅價格屬世界前列的地位,在中國內更是最貴的城市,但質素確實往往是與「人」為敵。
從常理來說,舒適的住宅是盡量通風,但為何香港的住宅永遠是中央有定窗,而左、右兩邊才有可開啟的窗戶,設計的目的是希望盡量減少窗框,以免影響對外的景觀,雖然這樣的設計已能滿足香港建築法例可開啟窗戶面積不少於實用面積的1/16或1/10的要求。但是法例只代表人類對通風度的最低要求,不等如這個標準已是一個舒適的居所。
更甚的是,香港現在流行在高級住宅處使用玻璃幕牆,這不單不會影響室內對外的景觀,而且更進一步提升格調,更重要是玻璃幕牆這300mm的空間是不計算入建築面積,但可以用作銷售面積之用。因此,這樣的做法愈來愈流行。雖然玻璃幕牆都可設可開啟的窗戶,但是一般發展商的想法都認為住在這些豪宅的人大都會用空設為主。不過,用了千萬元來買一個有海景的豪宅,但竟然在自己的睡房處享受不到海風,這確實是荒謬之極。房間是我的,我想用空調時便用空調,我想開窗便開窗,為何硬要我非用空調不可呢?
另外,現在環保露台、工作平台、的窗台都是不用計算入建築面積,但可以計算入銷售面積之中,所以有些發展商為了賺取更多的豁免面積而不惜一切地把睡房、廚房的面積壓細,務求盡量增加單位數目,從而賺取更多的免費的面積,因此把整個樓盤變成不合常理的豆腐樓。這些豆腐樓連負責的建築師都覺得是「生仔無xx」的圖則,就算他們多番反對,發展商都會深信這是會被市場接受。
雖然這些豆腐樓是合法的,但是建築法例只反映出一個最低的要求,並不等如這是一個合理的設計。我永遠都不明白香港人為何會如此注重實用率,到底是你的居所環境重要,還是你賺多一尺、半尺重要。
就算你賺多一些尺數,但如果樓宇的通風和採光有問題,你的睡眠質素、甚至你的健康就可能會被影響,賺了錢,但沒命享,又有何用呢?
其實,發展商不會只看錢,而完全漠視人的需要。從我自己的經驗來說,如果是商業大廈、酒店或者商場等長遠營運的建築,他們都會仔細考慮人流、車流等東西,而且空間的高度、闊度、光亮度、空調溫度還有嚴格的要求。
這些雖然都是商業樓、發展商都會把商業回報作為重要的考慮因素,但是總不失以人為本的精神。
因為如果設計未如人意的話,市場就不會接受,這就自然影響他們的商業回報,他們就自然會向現實低頭,做一些受市場歡迎的設計。舉一個現實的例子,香港曾經出現鑽石型的客廳,目的是希望避免樓宇之間對望的情況,但是由於客廳三尖八角,極不好用,因此被市場離棄,亦因此在歷史的舞台中消失了。市場的力量才是最大的力量,這亦是發展商的陰囊。
現今香港很多人都在反地產霸權,但其實只要發展商正正經經地做生意,市民不會無理地反對。正如apple一樣長期佔據市場領導的地位,只要是他們正常地做生意,產品是切合客人的需要,他們的產品每天都有客戶在爭相購買,apple賺大錢是合情合理,而沒有客戶會仇恨apple的成功。
 發展商的存在是為了賺錢,只要是正正經經地賺錢是沒有問題。要改變發展商最有效的方法其實不是靠政府的監管,而是從市場來調節。

亞運、亞運、亞運 ?



今日終於可以靜下來,寫新的文章。這個題目亦是我一直很想寫,但一直不知道如何去寫的。
去年11月廣州亞運完畢,香港亦有意舉辦2023年亞運,但確實受到立法會和多方人仕批評,認為該計劃只是形象工程,根本不能夠推動體育運動,所以大力反對,跟著香港政府在諮詢期最後一天邀請了金牌運動員到立法會發言,希望進一步爭取市民的支持。
如果要先討論香港是否需要申辦亞運,就必須要從過往的亞運會中學習,並了解是否達到當初原有的目的呢?
自1951年開始曾舉辦16屆亞運會,當中泰國曼谷曾經舉辦過4次、其次則是印度新德里的2次,而中國的北京和廣州都曾舉辦。
現在香港的爭論點是香港是否值得花60億元來舉辦亞運會呢? 現在香港政府一如以往一樣,認為香港申亞可以達到以下目的:
1)      製造就業
2)      帶動旅遊業
3)      推動體育發展
4)      提升運動員的發展
當大家看到這些賣點時,大家都可能會認同這些都是支持申辦亞運會的正面因素,但如果根據過往的經驗,實況又是否如此呢?
從北京亞運、廣州亞運和北京奧運來看,運動的體育發展其實未必和運動會有關,香港都曾有協辨奧運馬術項目,但是香港在馬術運動方面發展是否有所提升嗎? 市民對這項運動的認識可能無形中提升了一點,但是距離普及化的距離確實還有一段很遙遠的距離。最致命的一點,這些大型運動會只會歷時2個星期左右,10多天的大型運動推廣是否又能真的能對體育運動作出明顯的效果呢?
曼谷曾4度舉辦亞運會,市民對運動項目的支持是否又得到大幅改變呢? 最致命的一點,奧運、亞運這些大型項目需要多類型的大型場館,但是在盛事過後便沒有任何特別明顯的用途,鳥巢如是、巴賽隆拿奧運場館、悉尼奧運場館如是。它們大都長期空置,然後每年的大額維修費則成為市政府的長期負擔,一個原是城市之光的場館最後竟變成一個城市的長期負資產。
在歷史上,只有少數的大型運動會如阿特蘭大奧運會和曼切斯特的英聯邦運動會是成功的,因為他們不單在盛事期間取得收支平衡,而且大部份場館都可以找到新用途,又或者比賽場館只是借用原有大學/球會的場館,所以不用在城市內大興土木地興建新場館。
如根據曼切斯特的經驗,他們成功的原因是本身城市的運動氣氛良好,首先市內有世界著名的足球隊—曼聯和曼城。當英聯邦運動會結束之後,主場館便成為曼城的新主場館,而旁邊的自行車場亦在運動會後便變成國家隊的永久訓練場地,並且投入大量的資源來支持自行車的發展如心理學家、營養學、自行車廠等各方面的支持,所以英國的自行車隊可以在2008年奧運中獲得8年金牌。
從外國的經驗得知,如果政府要發展運動是只可以核心地發展,選幾個強項運動然後針對性地發展,但同時配合普及化和商業化的發展,才可以得到有效和持久的發展。
英國最出名的運動—足球,這項運動無論在普及市民、學校和校際運動都得到適當的發展,然後出現各種專業足球隊之間的比賽並附以商業化的包裝,所以英超聯成為英國最大型的產業之一。由於商業利益巨大,所以足球的身價亦自然不菲,明星級球員的身價可以達至週薪100,000磅以上,因此便吸引了大量的年青人願意投身這個行業、甚至有家長願意讓自己的子女自少接受正規的訓練。
從這樣的一個例子來說,試問一個運動會能否達至這樣的效果嗎? 無疑運動會可以制造短期的運動熱,但是只是一種催化劑,有如火上加油,但是壇花一現的瞬間燦爛,要令到運動之火可以細水長流,真正地發展就確實需要長久的計劃和支持。
現在香港的金牌運動員希望香港申亞,因為這確實可以為他們帶來更適合的場地來練習,甚至永久的訓練場所,如果亞運會的成績理想的話,這個項目更可能成為香港的主流運動。運動員希望得到更理想的場地來訓練和比賽是無可口非,但是要成為香港的主流運動就確實有很遙遠的道路。香港唯一的奧運金牌項目—滑流風帆,自1996年至今又得到怎樣的發展呢? 大家都心中有數。
至於旅遊、就業等因素都是同樣的道理,運動會對這些行業造成催化的作用,但是得到發展就確實需要一個全面和周詳的計劃不可。

西九文化競賽方案(2)

今日原本想開始分析各入圍方案的好與壞,但是我認為應該先要定下一些準則,否則東有東說、西有西說,如果不是在同一個準則上來評論的話,就是一個永無休止的辯論,因此事前必須Apple to apple


今次的題目是香港的西九文化區規劃比賽,但是什麼是香港的文化呢?又或者什麼是西九的文化呢究竟香港需要什麼東西來延續自身的文化呢?


對我個人而言,文化就是人的生活,而香港人的生活就是香港的文化。至於西九的文化就是一種平凡的文化,亦可以說是「街道的文化」。在香港、甚至世界各地,很少地方可以如旺角一樣出現這麼多的特色街道,旺角包含了花墟、女人街、金魚街、波鞋街、模型街(廣華醫院一帶、氣槍街(廣華醫院一帶) 電器街(西洋菜南街) 、金魚街、雀仔街、汽車維修街(麥花臣球場一帶、建材街(砵蘭街) 、色情街(砵蘭街) ,特別地還有很多特色的商場如專賣相機、音響、男士西裝、電話、電腦、電玩、玩具、女裝、化妝品、精品的小型商場,另外還有無數的食街、小商店。


 在香港只有旺角一個地方是同時擁有如此多的特色景點和街道,無論富或貧,外地人還是本地人,你都會選擇到此處購物、消費,因為一切關於吃、喝、玩、樂、衣、食、住、行的事情都應有盡有。最特別地,旺角是把不同的階層的人都聚在一起,而且是放在同一層面之上。無論是你家財萬貫、還是家徒四壁,買花最方便、最多選擇的地方始終都是旺角。例如在花墟之內,這個空間把有錢人和平凡人的距離都拉近了,大家都是在同一個層面處購物,差別大幅地減少。


而旺角亦有另一個特別之處,它是會自我輸入(Self-input)、自我組織(Self-organize)、自我輸出(Self-output) 的一個空間,情況亦好像是麻雀的系統一樣。四方八面的人會來到這個地方,然後不同程度地分流,之後便到達不同的功能區,雖然各功能區是完全不同,但是可以共同在一起,亦自然地整合,互不影響。


講到這裡,究竟旺角和西九文化區有什麼關系呢? 西九文化區全長大約1000m,情況就如從油麻地至太子。換句話說,西九文化區接近足夠把整個旺角進去,所以我認為西九文化區如果是主打「文化」的話,就應該善用這塊土地來展現我們的文化—「街道文化」。現在波鞋街重建,很多舊有的商戶都無奈地需要離開旺角,他們雖然得到相關的賠償,但是離開後如何重建波鞋街呢? 如何重建香港的街頭文化的一部份呢?


如果政府一直說,要推動「本土文化」、建造「集體回憶」、「保育」,西九文化區是否有一個空間來重建我們珍惜的「本土文化」呢 ?


雖然把波鞋街搬至西九文化區,並不是一個完美的做法,把波鞋街設在豪宅區旁可能是錯誤的做法,但是如果不嘗試一些新的事情的話,我們便隨舊有的模式把土地分拆成各細小的地皮,然後拍賣,建豪宅、建商場、建酒店,可需辦一個如此大型的設計比賽呢?


講至這裡,我個人來評審三個入圍方案的準則:

 


1)      提供合適和合比例的設施

 

2)      切合香港「本土文化」的需要

 

3)      能反映香港「本土文化」

 

下會將會詳細剖析各方案的好與壞。

西九文化競賽方案(1)


今日終於理行了我對同事/香港電台的朋友的承諾,和大家討論一下三個西九文化競賽方案。

話說回頭,西九文化又再一次重新規劃,之前的三個財團方案花了至少數百萬元的方案都完全廢掉,浪費之極絕對可以寫入世界建築史之內,這又一再引證香港政府的失職,一幅如此高價值的土地為何會如此空置10多年來「曬太陽」呢?

今次三個方案放棄了先前的巨型天幕設計,亦大規模地減少了表現場地和展覽館的數目,這確實是一件好事,因為香港不如北京、南京、西安一樣,有大量的歷史文物作展覽之用,而且這些一大堆的水墨館、藝術館等東西都只會是燒銀紙的項目,因為根本不會有足夠的展品來吸引足夠的觀眾來達至收支平衡。

小弟有幸曾經參觀過中國、日本、英國、德國、美國、西班牙、法國、意大利、俄羅斯、新加坡等地的博物館/藝術館,加起來至少有100個,所以今次口出狂言地對博物館/藝術館的成功列出以下的條件:

 

1) 地點/歷史背景:

作為一個遊客,如果你到訪埃及的話,無論你喜愛歷史、文化與否,你一定會參觀金字塔,因為這確實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建設,亦是當地的一個地標。金字塔已等如了開羅、甚至埃及整個國家。因此,無論金字塔的地點是遠、是近,全球的遊客都會慕名而來,到些一遊。

同樣的情況都發生在北京的故宮博物館一樣,香港雖然沒有如此珍貴的文物建築,但是總有一些文化遺產,例如: 李小龍故居改建成李小龍博物館便是一個好例子。

2)      展品質素

倫敦最出名的博物館/藝術館分別是大英博物館/國立藝術館,兩處雖然都在市中心,但是它們能成為世界一級的場館就是它們有出名的展品,大英博物館有Rosetta stone/木乃伊和中國的女史箴圖,國立藝術館有Da Vinci(達文西), Picasso(畢家索)和芃高的向日葵,每一幅名畫都是無價寶, 單是芃高的向日葵已價值US $53,900,000達文西的畫更是無法想像的價值。

有如此的珍品坐鎮,博物館就自然會成功。連帶附近較小型的博物館都可以因此而分一杯羹。相比德國柏林的Museum island(博物館島) ,雖然有5個博物館聚合在一起,同樣都有出色的展品如埃及妖后的頭象,但是相比之下就確實失色得多,因此遊客人數和博物館的知名度就確實有明顯的分別。

 

 

3) 建築設計


坦白說,絕少建築師的設計是具有普羅性的叫座力,當中只有西班牙的Anthonio Gaudi才有如此的魅力,世界各地的遊客會為欣賞他的建築設計而到訪巴塞隆拿,就算連Le CorbusierFrank Lloyd wrightNorman Foster、貝聿銘、丹下建三和安藤忠雄等大師都只有個別的建築設計是具強大的叫座力,而且亦多數只能吸引設計行業的從業員,對普羅市民就確實欠一點吸引力。

如果用以上三個條件來評審西九文化區原先的博物館規劃,以至最新M+博物館,都可注定是失敗的機會甚高


第一地點/歷史背景


 場館的地點雖然方便,但是新建的場館完全沒有任何的歷史背景和因素,該處的景觀亦未必是不能取代的景點。新場館只可以為旅客帶來短暫的新鮮感,但熱潮一過便會被人遺忘。而且M+博物館亦未必能成為香港的地標,西九文化區能否成為旅客必到的景點,就確實是一個很大的疑問?


第二展品


香港本身沒有任何具份量的展品,更沒有件何珍寶,否則香港現有的博物館又怎會如此冷清,旅客到香港就根本不會考慮參觀博物館,因為確實沒有什麼必看的東西。現在M+博物館的規模與大英博物館相若,但是展品的質素就肯定有嚴重的差距,就算國內的博物館願意送出部份珍品給香港作鎮館之寶,但這又是否代表足夠嗎?

一件珍品不單只是其本身的價值,而是包含了其叫座力,一個博物館有一件珍品的話,就代表有沿沿不絕的旅客收入,試問那一個國家/城市會借出/送出珍品給香港M+博物館作展覽呢就算有人會這樣做,都只會是暫時性。


第三: 建築設計


就算M+博物館邀請全球最好的名師來設計,但是又是否代表可以保證博物館有吸引力呢?普羅市民會為了一個大師的設計而到此一遊嗎?


最後,我想問一個問題,西九文化區管理局的成員會參觀博物館/藝術館嗎?


衛星城市的實例—沙田

今日這篇文章是為答謝第700位訂閱者—甘正光而寫的,他希望介紹一下香港的新市鎮,而且另一網友—Sunny一直都希望我介紹一下香港本地建築師的設計,今次就一箭雙雕,而確實香港最有名的建築未必是HSBC、中銀,而是香港高密度的建築發展模式,特別是香港的公共房屋政策。
記時在英國讀大學時,老師很多時都引用香港的例子來教學,特別是香港的衛星城市,因為香港可以說是第一代引用Le Corbusier 「Modern city」(現代都市) 的發展模式,甚至可以說是最成功的一個例子。因為在英國都曾在不同城市發展一個像Le Corbusier 構想的獨立運作的大規模衛星城市,在市內提供足夠的設施,市民每天不用往返CBD(中央金融區) 來上班、上學,這不單減少市民生活的壓力亦同時減輕對公共交通網絡的需求。
不過,在很多城市如倫敦、曼切斯特市、東京都有類似的安排,但是大部份市民還需每天都市中心上班,每天花在交通的時間就確實不同少,但有一個城市就確實可以說是成功的,就是香港。
1953年,香港的石峽尾發生了大火,一夜間產生了50,000名無家的難民,因此香港便第一次利用了Le Corbusier的模式來興建香港第一代的公共房屋—石峽尾村。但隨著香港人口不斷急升,到1970年代,香港人口已突破4,000,000,但還有20%人口是生活在臨時房屋、天台屋或木屋之中,因此香港政府便定下了影響深遠的房屋政策—「10年建屋計劃」。
當年的香港政府更大規模地利用Le Corbusier的「現代城市」來開發新的地區來建造新的公共屋村。計劃的目的是在離香港市中心約30km左右的沙田設立第一個500,000人居住的公共屋村,但是由於當時的交通配套還未發達,公共交通系統根本不能夠容納每日100,000人以上的人流。
因此港府便決定把沙田設定為「衛星城市」,「衛星城市」的定義是接近完全獨立的城市,在該區除房屋之外,還設有工作、娛樂、教育、醫療等設施,這樣便可以令大部份的居民都留在沙田區之內生活,而不用每天往返市中心處上班、上學。這不單可以減輕道路網絡上的壓力,還大幅改善了居民的生活,因為在當年從沙田開車至中環可能要達至3小時,如果居民每天要花上4-5小時在交通之上的話,就确實做成很多生活上的不便。
另外,在小區規劃上根据每5000個人口便安排一間學校、最多在10,000人口的小區便只有2間學校,這樣便無形中把每個小區網絡控制在10,000人口之內,令小孩可以在步行的距離之內上學,從而減少區內對汽車的需求。而且港府在之後的10年內,興建了「香港中文大學」,這樣便可以令該區的學童都可以在同一區域內完成基礎區大專程度的教育,而大學亦會提供大量的工作機會給予該區的勞動人口,之後興建的教育學院就更進一步加強這個效能。
為了提供足夠的工作机會,港府以低廉的价錢吸引私人開發商到該區投資,陸陸續續地在該區興建大型商場、商廈、酒店、私人屋宛等設施,并和賽馬會合作在該區興建賽馬場,為該區帶來大量的商机。至於房屋方面,港府則完全采用Le Corbusier所建議的低成本、工業化生產的房屋,每層的公共房屋都是以高密度的模式來發展,每層大約有20-25個單位,單位分為一房和兩房的模式,面積大約為40sqm–50sqm左右,整個屋村內的所有戶型都大致一樣,可謂倒模的城市。但是正由於大部份房屋都是同一個戶型的關系,所以政府都把首2-3層的空間定為商場或停車場,然後在用平台來連接不同區分的住宅。這不單大幅地提供了居民生活的公共空間,亦同時可讓居民只在平台之上便能到達別的小區,從而再進一步減少了對地面交通的壓力。
隨著人口再不斷增長,港府開發了沙田區附近的區域,作為二線的衛星城市如大埔、大圍、馬鞍山、上水等,這些城市都是以高密度、工業化的房屋理念來規划,但都是以沙田作為核心。各二線城市則可能提供不同的工作机會,使城市之間在功能上互補不足。
雖然經過時代改變,沙田都未必維持一個完全獨立的衛星城市的發展模式,但是總算在世界建築史作了一個重要的試驗,亦成為香港一個重要的發展模式,亦無形中令香港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公共屋村之中。

從77到87,從87到97,從97到07







77-87


小弟出生於1977,是一個典型的平凡70後,平淡地在公共屋村中成長、學習和鬼混,渾渾頓頓地過了10年。 1977 - 1987年在這10年內,我都沒有面對過太大的挑戰,唯一就是父母離異,但由於當時年紀很小,而且在外祖父母和一眾長輩的萬千竉愛之下,每天都總能消遙地過活。 就算連升小學的問題都不用煩惱,因為外祖父和教堂關係密切,一早已在教會學校內為我攪好關係,而且我的成績又不過不失,於是便順利地升讀心儀的小學。


87-97


1987 -1997,便開始面對我人生第一次大考驗—升中考試,小弟當年還有學能測驗,在87-89的兩年內,每天都接受家慈地獄式的訓練,每天無間斷地做習作、填充等一些極度乏味的東西。 外祖父亦當然盡心盡力地為我升中學而鋪路,他當然為我找到入教會名校的門路,但無奈在入學試時我因作文時答錯題而被拒於門外,因此我便成為家族中唯一一個不是讀名校的成員。


跟著我便從政府的派位制度下安排到我的中學,同年發生了六四事件,香港開始出現移民潮,自中一開始每年都有同學移居英國、澳洲、加拿大、新加坡等地。 另外,在黃竹坑一帶的工業區亦小了上班的人,相信是香港的輕工業自80年代開始慢慢北移,昔日主導黃竹坑一帶的鐘錶和玩具業都陸陸續續搬回國內。


之後,我便見證了大興土木的年代,香港的第一大樓由合和中心,變為中銀大廈,兩年後便改為中環廣場,之後便到國金二期。 在這10年,香港因為玫瑰園計劃的帶動下而四處填海、打樁,翻天覆地建個不停。


雖然當時我和一眾同學都對中共政權感到很陌生,甚至害怕,但都是幻想出來的景象。 唯一比較震撼的是葉繼歡的出現和海外信託銀行的破產事件,但我總算安安樂樂地過我的青春期,每天上學、放學、參加田徑隊的練習,然後到類近女校處追女仔。


我雖不是生於大富之家,但總是衣食無憂,就算政局將會大變天,但都能安然地渡過了我中學生涯。

  

97-07

回歸的一晚,我沒有太大的感覺,好奇地和女友到會展一帶感受一下氣氛,跟著便發瘋地由灣仔步行至西環,總之你有你回歸,我有我浪漫,各自各精彩。


記起在97年底出現了金融風暴,恆指在一天之內破了10,000,跟著出現亞洲金融風暴,日元被打至對美元120左右,全民都擔心港元和美元脫勾。 不幸地,98年初香港又發生禽流感,不幸中的大幸是疫症沒有做成大量的人命傷亡,只是幾個月沒有雞吃而言。

之後,董特首上場陸續推行他的鮮花港、中藥港和數碼港等政策,而他的85政策更在短時間之內製造出大量的負資產,再加上2001年的科網爆破,一時間香港人不是燒炭便是跳樓。


這種情況亦發生在教育界身上,我的中學同學和師兄陸續大學畢業,他們起初都以為教師是一份比較穩定的職業,而且他們亦不是好權、好財之人,所以都執起教鞭來。 但是政府推行一大堆的教育改革、資訊科技教育、母語教學、語言微調等政策,這些都令他們喘不過氣來。


我深深地記得我師兄的一句話,他說: 「我只是離開了母校3年,但當我回到母校任教時,則完全兩回事。連我們F.7的班主任都說,學校在這3年變了很多。」跟著新聞一方面出現不少教師輕生的消息,同時又出現政府殺校的新聞,超初以為教師是職場的避難所,但其實反而成為旋渦中的核心。


在失業率持續高企的情況下,香港更遇上沙士疫症,在短短的3個月之內香港有接近300人死亡,死亡的速度比伊拉克的戰爭還要高。 接著香港強行推進23條,市民對政府的不滿達至頂點,50萬人上街,可謂禍不單行。


2004-2008年,香港受惠於自由行和京奧的關係,經濟大幅反彈,而我亦在這個時候亦回港工作,充份享受建築界的一個蜜月期。 不過,在2008年底香港又再因為美國的次按危機而出現另一次金融風暴,跟著雷曼爆煲,市民的不滿情緒又再度升溫。


現在很多人在談80後的青年行為,批評他們的過激行為會做成族群撕裂、不和諧。 但是如果你在80後年青人的角度來想,他們是在總樣的時代中長大呢?


70後的年青人(我的青春年期):


87-97年內,除了87年股災和六四事件之外,沒有重大直接影響我們生活的危機,所以相對地對政府的滿意程度為高,至少生活穩定、三餐無憂。


80後的年青人:


97-0710年內,經歷了970108三次的金融風暴和一連串的負資產風暴,再加兩次疫症、23條立法,另外再加上殺校、翻天覆地的教改、母語教學和語言微調等直接影響他們生活和前途的政策,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試問在這樣環境下長大的中學生會信任政府,還是討厭政府呢?


在這10年內,每隔幾年便出現重大的危機,而且香港的核心價值亦陸續被動搖,無論司法獨立、新聞自由、言論自由等香港成功的基石都出現了變化,有人會用「事事旦旦」、「自我審查」來形容香港的傳媒,明顯地香港已經改變了。


80後衝擊政府是「果」,對政府的不信任是「因」,如果政府想處理這些「深層次矛盾」,就必須從「因」著手。 如果只要求市民「冷靜」、「和諧」、「理性」,而不處理不滿「成因」的話,就只可以說是本末倒置的做法。


雖然有人說香港現在的分化是由於一群「政棍」在攪局,動搖年青人的情緒,但是年青人不是如此容易大規模地被煽動,就算年青人被「火」了,都不能堅持一段長時間。 一大群年青人出來遊行、苦行、絕食,不會是偶然發生的,行動背後的動機不會只是一時衝動,一時三刻的激情又怎可以令年青人在大風大雨之下苦行呢?

當我們批評年青人衝擊政府、辱罵長輩的同時,我們又有沒有想過他們過了一個怎樣的10年,是什麼事情讓他們被「激化」呢?


如果繼續「漠視」、「輕視」、「打壓」、「扶黑」,甚至利用行政和司法制度來打壓反對聲音的話,就有如用「火水」來救火,完全動搖了香港的核心價值。 如果想降低社會上的分化,就絕對不能再「親疏有別」、「視而不見」、「避而不談」。


雖然曾特首嘗試落區、嘗試打民意戰,但是在政治公關手腕上又確實欠一點火候,「起錨」變「超錯」,「余曾辯」又慘敗而回,堂堂一個特首連處理反對派的挑戰和危機處理的能力都沒有的話,就只由淒慘的命運。

我不是經常喜歡批評政府的不是,我只是列出大家經歷過的一段「歷史」,現在大家鼓勵「溝通」,相信是時候和年青人溝通」多一點

希望香港明天會更好。


以拙文送給「吾知訂」和「東山客」兩位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