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87
小弟出生於1977,是一個典型的平凡70後,平淡地在公共屋村中成長、學習和鬼混,渾渾頓頓地過了10年。 在1977 - 1987年在這10年內,我都沒有面對過太大的挑戰,唯一就是父母離異,但由於當時年紀很小,而且在外祖父母和一眾長輩的萬千竉愛之下,每天都總能消遙地過活。 就算連升小學的問題都不用煩惱,因為外祖父和教堂關係密切,一早已在教會學校內為我攪好關係,而且我的成績又不過不失,於是便順利地升讀心儀的小學。
87-97
到1987 -1997,便開始面對我人生第一次大考驗—升中考試,小弟當年還有學能測驗,在87-89的兩年內,每天都接受家慈地獄式的訓練,每天無間斷地做習作、填充等一些極度乏味的東西。 外祖父亦當然盡心盡力地為我升中學而鋪路,他當然為我找到入教會名校的門路,但無奈在入學試時我因作文時答錯題而被拒於門外,因此我便成為家族中唯一一個不是讀名校的成員。
跟著我便從政府的派位制度下安排到我的中學,同年發生了六四事件,香港開始出現移民潮,自中一開始每年都有同學移居英國、澳洲、加拿大、新加坡等地。 另外,在黃竹坑一帶的工業區亦小了上班的人,相信是香港的輕工業自80年代開始慢慢北移,昔日主導黃竹坑一帶的鐘錶和玩具業都陸陸續續搬回國內。
之後,我便見證了大興土木的年代,香港的第一大樓由合和中心,變為中銀大廈,兩年後便改為中環廣場,之後便到國金二期。 在這10年,香港因為玫瑰園計劃的帶動下而四處填海、打樁,翻天覆地建個不停。
雖然當時我和一眾同學都對中共政權感到很陌生,甚至害怕,但都是幻想出來的景象。 唯一比較震撼的是葉繼歡的出現和海外信託銀行的破產事件,但我總算安安樂樂地過我的青春期,每天上學、放學、參加田徑隊的練習,然後到類近女校處追女仔。
我雖不是生於大富之家,但總是衣食無憂,就算政局將會大變天,但都能安然地渡過了我中學生涯。
97-07
在回歸的一晚,我沒有太大的感覺,好奇地和女友到會展一帶感受一下氣氛,跟著便發瘋地由灣仔步行至西環,總之你有你回歸,我有我浪漫,各自各精彩。
記起在97年底出現了金融風暴,恆指在一天之內破了10,000,跟著出現亞洲金融風暴,日元被打至對美元120左右,全民都擔心港元和美元脫勾。 不幸地,98年初香港又發生禽流感,不幸中的大幸是疫症沒有做成大量的人命傷亡,只是幾個月沒有雞吃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