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5月12日

日本的帝皇學(希望中國不會變成這樣)


中川 昭一
在講Sears tower之前突然想講一講日本的另一面, 本週日本財相- 中川 昭一 (Shoichi Nakagawa)在7大工業國高峰會(G7) 的記者會上醉酒失言因而下台.
但這位醉酒財相是畢業於東京大學法學部
麻生太郎
講起日本政界的笑話就一定要講日本首相, 現任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同樣是出身政治世家, 他的外祖父是前日本首相, 父親和祖父都曾是議員, 而且與日本皇室有密切的關系. 但可惜的是他的日語能力很差, 經常在公開演說時讀錯字.
日語中的漢字有很多不同的讀法:
日本人  - Nihon jin, 人讀jin
3人 – san nin, 人讀nin
所以, 儘管同一漢字但在不同的組合情況下便有不同的讀音, 意思亦不同. 但麻生首相在照稿讀時還會經常讀錯字, 所以大家都認為他的日文程度是沒有高中的程度.
安倍 晋
另外一位好笑的首相安倍 晋, 同樣是世襲式政治家族, 父親和祖父都是衆議院議員外祖父是前內閣大臣安倍首相的洋相實在不少最經典是溫家寶總理在日本國會發言後與安倍首相會面時.
安倍首相對溫總說你今日的演說實在太好今日全體的議員都站立鼓掌在平常的情況下當我發言後只有我政黨的議員才會鼓掌你真是與別不同.
不久之後安倍首相就因不能承受壓力下辭職現在的日本年青人稱這種半途而廢的行徑為 Abe ru (安倍る/アベル)、就是用了安倍的名詞來表達有關的意思。
至於不能讀日文漢字的人就稱為ASO RU (麻生る/アソール), 同樣是借用日本首相的名詞來開玩笑.
森喜郎
不過日本首相的笑話就一定要講森喜郎,  他的英語很差但為了與外國元首見面時總需要學一些簡單的英語詳情如下:
自己: Hi, how are you?
 對方: I am fine.
自己: Me too, fine thank you.
這樣簡單的句白理論上是沒有難度但森喜郎首相竟然可以與前美國總統 – Bill Clinton 有以下的對話
森喜郎Hi, Who are you?
Bill Clinton: (呆了一呆) I am Hillary Clinton's husband
森喜郎Me too, fine thank you.
Bill Clinton: (笑了一笑)
這樣的洋相被日本傳媒都視為日本的恥辱這樣的人代表日本與別國交日本怎可以不被看下去.
大家可能會問為何這標題為帝皇學帝皇學其實是日文是形容一些世襲的子女只懂得如何處理貴族之間的關系而很多基本做人的事情是完全不懂甚至基本常識都有所不足因為祖蔭的關系這些人可以不用經過太多的競爭而到達某一位置所以便直接竉壞這些人.
大家可能會奇怪我會突然論政起來雖然我以往間中都會講一些政治題材但今次好像全篇都講政治其實戲玉現在才開始.
2月初太太看到以上的新聞原來西松建設在香港成立了一間空殼公司來逃避日本的稅款,大約總欠7千萬日元稅款另外亦發現西松建設曾對不同的政治家作行賄以換取工程合約當中包括民主党的小沢一郎代表(1400万円)、自民党的森喜朗前首相(400万円)、同黨尾身幸次元財務相(400万,12年來向各不同的議員的政治獻金總達4億8000萬.
另外在泰國的一個運河工程中西松建設為奪得近70億的工程合約便同意向泰國有關官員提供西松建利潤的50%回佣當然西松建設已經先把有關成本設算在內現在西松建的前社長和現任社長都被捕但需要泰國政府提供有關資料不過有關官員當然不會把資料公開送自己入牢所以仍是很難處理有關案件.
總之貪污和無能的政府只會把交易成本增加最終受苦是小市民,希望中國不會變成這樣.
又或者應驗了董特首的名言:離開很容易, 留下來才是困難.
後記西松建設曾負責南丫島的建設工程.

建築與自然的結合 - Church on the water (水の教会)


今日要講安藤忠雄另一座教堂這亦是令他舉世聞名的作品今次他選用的元素是水. 這一座位于北海道的小教堂是北海道最有名的建築物之一.

 

這度小教堂的設計理念比起上會介紹茨木春日丘教会更為簡單建築物的外形是由兩個不同大小的長方盒連結而成入口是在地下但你需要先到達二樓的天台,然後需要從二樓天台再下達至一樓的教堂, 目的是讓你從不同角度欣賞四周的風景這教堂不是密封的教堂是背對外邊的一個水池水池的中心有一個十字架這個水池有80米長,分為五層並依山勢而下的,水池的底部與山邊的一條河連接.教堂在一般情況下不會關上背對水池的玻璃門盡量讓人們感受室外的樹林的景色.

 

就是這樣200字講完水の教会的設計唯一可以講多一句便是水の教会都是用清水混凝土作為主要材料. 當大家看完以上的Youtube 影片後,都會懷疑這小小的教堂為何會如此有名儘管是出自名師的手筆都要有理有才可以讓名天下.

 

當大家一看以下的連結便明白.

 

 

http://www.waterchapel.jp/ceremony2.html

教堂的功能除了是主日崇拜外還有結婚典禮這座小小的教堂由於背向北海道的著名風景區而北海道的天氣是四季分明夏天綠茵向榮冬天萬里飄雪所以很多新人都被這風景所吸引因而選擇這教堂進行婚禮因為可以在婚禮當中感受四時之變化教堂的背景會隨著天氣、氣候的變化而不斷地變更.

 

安藤忠雄今次更加大膽他把建築物所有的元素都變成次要最重要的硬件便是水中的十字架安藤忠雄讓室外的風景和水變成主要建築元素難度最高的是他讓一對新人變成這空間中最重要的一點當婚禮進行時所有的硬件都是陪襯品讓一對新人在十字架面前許下他們終身的承諾以天地為証.

我相信從來沒有建築師膽敢這樣處理一個自然的空間能夠如此簡單地把天、地、人、時四個元素結合在一起並能把巧妙地讓眾人的焦點放在主角的身上換句話說人的感受無形中變成這空間最重要的元素安藤忠雄能夠如此精妙地從建築中把人的感受表達出來的確是鬼斧神工.

Church of the light - 茨木春日丘教会(2)


 

日曜学校

 

今日繼續講茨木春日丘教会的建築茨木春日丘教会分為兩個部份, 一個便是這個教會崇拜的部份, 另一個是日曜学校(星期日道理課的地方). 茨木春日丘教会的規劃是很簡單, 兩個大長方盒包含兩個重要的空間, 並用一道牆以15度斜插入每個長方盒一道牆便簡單地分格了外界與室內的空間讓人一心進入教會, 完全忘記外邊的世界.

 

安藤忠雄就是這樣簡單地完成了設計兩個長方盒兩道牆便造了一間教堂出來了簡約到了極點.從安藤忠雄這做法便可以看出他不是出身大學建築系因為很多老師都不會鼓勵學生用這些Pure form來設計, Pure form即是只用正方形、正圓形、正三角形、金字塔形等幾何圖案因為這些形狀很難處理得好而且很容易令人有所聯想其他的事情所以一般的學生都會用多個幾何形狀來組合設計而他們亦不會如安藤忠雄這樣放棄設計外, 只是一個長方盒便完成因為他認為教堂室內的空間才是最重要的, 其他便不再重要不重要的便不做,簡要簡化至極點.

 

另外建築系的學生必須要解釋當人由進入這建築前的感受,進入第一個空間時的感受然後進入每一個空間時的感受, 最後是離開後的感受如果一個學生提交茨木春日丘教会這樣的功課給老師便肯定被人罵至反肚肯定會不合格. 因為安藤忠雄對其他部份沒有作太多的設計, 進出的空間沒有特別的處理, 這亦是很多人不喜歡安藤忠雄建築的原因

 

日曜学校的空間安藤忠雄同樣選擇了用光作為主要的原素, 這一次他選擇了讓陽光從左邊射進室內, 因為日曜学校的左邊是向南陽光是從南邊射向地球. 隨著陽光的轉向便把室內空間的效果慢慢地作出變化, 讓陽光主導室內空間. 安藤忠雄今次處理陽光的手法是從法國建築大師Le CorbusierRonchamp 教堂處學習.

之後有機會一定講Ronchamp 教堂,因為這是所有建築系學生必定學習的建築.

 

安藤忠雄認為教堂最重要是室內的空間與陽光的接觸, 其他的便不重要就讓不重要的變成更不重要讓陽光的重要性變得更重要.

 

至於清水混凝土我剛剛記起香港並不是沒有清水混凝土的建築濕地公園的主建築也是用清水混凝土作為主要材料但效果和質素與日本相比是相距什遠一個優質的清水混凝土需要把水份控制得好才可以把混凝土上的水跡隱藏這樣才可以有一幅一樣顏色的牆不過公平一點對濕地公園日本在清水混凝土的技術是一枝獨秀領導群雄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在清水混凝土的技術與日本相比, 單是把填補混凝土上的洞的技術香港已經遠遠落後於日本日本是非常超班其實香港建築界由於缺乏新的師傅入行地盤中的師傅的技術已開始出現斷層有一些前輩說現在香港的砌磚技術可以說是失傳了能夠隨手便砌一幅完全垂直而不透光的磚牆的師傅相信是少之有少.如果香港要再要興建如英皇書院這樣的建築可以說是接近沒可能除非從外地引入其他砌磚師傅.

Church of the light - 茨木春日丘教会


昨日講了安藤忠雄的奮鬥史想不到會有如此大的回響於是今日便決定加長安藤忠雄建築的篇幅和深度.

 

安藤忠雄的建築是奉行簡約主意大家都可能聽過不同的設計主意什麼什麼的現代主意?什麼的的後現代主意簡約主意是什麼?

 

大家可能認為簡約主意便是簡單化煩為簡便是簡約主意這個觀點不是全錯, 但我認為有更深的意義.  簡約主意是把最重要的原素放在設計上次級重要的東西都不放在設計上這其實是非常因難情況有如將你家中最重要的東西留下來而次級重要的東西全部棄置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又或者用另一個例子來解釋現在要求你只帶三件東西出街這未必是一件容易的事,至少對很多女仕來說是很困難的很多女仕們的手袋有錢包、手帕、餅干、零食、雜誌、化妝品、Hand Cream還有一大堆我今生都不會明白的東西, 她們都會放在手袋中絕不簡約.

 

茨木春日丘教会是安藤忠雄的成名作之一它的建築簡約的程度是非常驚人第一建築物的外牆和室內空間都沒有做任何裝修或油漆清水混凝土是結構部份亦是建築物的內外牆的物料安藤忠雄堅持建築物需要反映建築物料的真實的顏色現在照片中的外牆的顏色便是結構混凝土的顏色,而牆上的洞並不是偶然加上去的這些洞都是混凝土拆板後留下來的洞, 這可見日本人的施工質素是如此的驚人.

 

清水混凝土簡單來說就是表面很光滑的混凝土明天我會詳細一點向大家介紹清水混凝土,在香港是完全不可能用清水混凝土, 因為可以說是肯定會失敗香港的混凝土技術是很落後亞州其他國家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香港機場曾經用過清水混凝土但由於效果太差,需要用油漆覆蓋混凝土部份.

 

安藤忠雄的建築往往都是與大自然有關這是安藤忠雄從日本古建築所感受下來的體驗這一所小小的教堂的主牆只有一個很大的十字架, 讓陽光從這洞口透進來就是這一點微少的設計便把人和光和神連在一起建築物的功能和外形便溶合在一起一個簡潔而平和的空間讓人和神有一個寧靜的接觸只是作了一個設計構想便把多種的精神連在一起並滿足功能上的要求這是絕對的簡單只有最重要的元素才會留在建築之中.

 

我原本不想先講這教堂,因為我將會在年底有機會參觀這教堂我希望參觀後才作介紹但如果要講安藤忠雄的建築而不講這教堂實在很不合理所以現在先作首論簡述如果參觀後有不同的感覺的話之後便再加補充.

 

我和我的同事曾經參觀過不少安藤忠雄的建築大家講起安藤忠雄的建築時都會同意到一個論點靜絕對是安藤忠雄的建築中的精神但我和我的同事對安藤忠雄的一些建築有時很喜愛有時很失望.

因為安藤忠雄的建築很多時只在他某一個角度才會有這樣的效果只是換另一個角度便有所差別這可能與他不是建築系出身有關他可能經常是從建築雜誌學習建築所以只會對某一個角度的觀感中研究建築而且當他遊歷世界各地建築時都是從自己的所看到的觀感來了解建築所以他的建築往往能反映出人的感受.

但出身建築系的人是必定會很重視人的流動方向或從總體規劃觀點來出發思考的模式是圖紙上開始規劃的安藤忠雄是從人的觀感來出發的所以很多建築師認為安藤忠雄的建築是一張一張的畫連接在一起但對空間與空間之間組合和人流的動線就未必很有規律空間與空間之間的連接未必一氣呵成, 即是以上的照片與照片之間的位置未必處理得很得當.

好像很複雜簡單一點來說, 安藤忠雄的建築的重點是某個空間的觀感, 一般建築師是從總體開始的.

振奮人心的故事 - Tadao Ando(安藤忠雄)


如果要講安藤忠雄的建築之前便一定需要安藤忠雄的故事這名建築師的故事根本可以被拍成電影絕對振奮人心.

 

安藤忠雄於1941年生於日本在大阪出生, 家境貧窮他由祖母養大安藤是他祖母的姓氏而不是他父親的姓氏, 他原姓應該是北山.

年青時的他曾在本地的木匠工作7年因此學得基本造木技術他的學業成績不大好所以不能升讀大學所以他是世界上少有從來沒有在大學修讀過建築,亦沒有大學學歷的建築師.

 

安藤忠雄在成為建築師之前, 曾任貨車司機及職業拳手(成績:23戰13勝3敗7平手), 而他對建築的認識全部是靠他自己自修的他學習建築始於15歲的那一年他偶然在書局找到法國建築大師Le Corbusier的畫集, 於是便在從他的畫集學習建築空間的序列和與陽光的關系安藤忠雄18歲時大部份的日本學生都忙意準備高考之時他便開始遊訪京都和奈良等日本古建築, 然後再在圖書館找尋有關資料從而學習建築的演進和理念.

當安藤忠雄長大後成為拳手, 當他在拳賽贏得的獎金便用作參觀世界各地的建築,他曾到訪歐美、亞州、非洲等多個國家, 當中以巴黎次數最多每次旅行前他都會預先準備要參觀的建築並記下參觀時的感受和寫下筆記然後回家後再找尋有關資料再作研究他經常臨摹別人的設計為的是了解空間的組成.

安藤忠雄唯一參加過的設計訓練是Semi Mode研究班(Semi Mode SeminarSeminar是一種由大學教授創立的研究班,屬於大學教育的一種),Semi Mode研究班是由已故的長澤節所創立,被稱作是「傳說中的美術學校」.

 

經過多年的努力安藤忠雄在1969年成立自己的建築事務所, 之後設計出多個出色的建築,憑著簡約而寧靜的建築迅速到揚名天下並相繼成為耶魯大學、哈佛大學、歌倫比亞大學的客教授之後亦成為東京大學建築系的教授相信他可能是唯一個沒有大學學歷而能同時在這些著名學院任教的老師.

 

最令人驚訝的是一個從沒有接受正規建築學訓練的人可以在1995年奪得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建築界的諾貝爾獎), 另外亦曾經奪得美國建築師學會、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日本建築師學會等多個設計大獎如果我的資料沒錯的話安藤忠雄是沒有考取建築師牌照的所以相信他亦是世界上唯一個沒有建築師牌照而能贏取這麼多設計大獎的人.另外,曾經贏取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的華人就只有貝聿銘一人.

 

中國人有句名言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但他是行完萬里路之後再讀萬卷書的人.

他書中有一句名言旅行, 造就了人旅行, 造就了建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