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顯示具有 豆腐渣工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豆腐渣工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9年11月23日

豆腐渣工程?(2)



今次地震有數以萬計的房屋倒下來其中一個原因是房屋相信沒有進行抗震工程設計,我需沒有進過災場但從上圖中可以看到這房子是用紅磚造結構而結構磚牆是放在兩則樓板放在磚牆之上,這便形成雙向性結構(Bi directional spanning). 簡單一點就好像兩本書垂直站立一本書放在兩本書之上在靜止的狀態下當然沒有問題但當地震時房子會左右搖擺便很可能令房子失去平衡,只要一幅磚牆倒下來整個房屋都可倒下來就好像這房子的高層部份.
上圖中房子的高層在地震中完全倒下來是沒有使用四向性結構(Introverted spanning) 即四邊都是磚牆磚牆只在個別的位置開洞作門和窗如房子四邊都是磚牆的話搖擺的幅度可以減少特別在高層搖擺的幅度較大的位置.
不過奇怪的是為何用紅磚作結構我入行以來都未見過用紅磚作結構牆結構牆多數是由 混凝土磚組成,在我記憶中香港只有英皇書院是紅磚結構不過亦是四向性結構.
除磚建築外混凝土建築物亦有倒塌為何連混凝土建築物也不堪一擊首先,混凝土是什麼混凝土是水泥 + 石粉或河沙 +  + 組成, 整個過是一個化學反應(Chemical process). 所以,混凝土中的水份、酸鹼值(pH value) 都會影響混凝土的硬度混凝土的一般是pH~13.記起50,60年代的香港曾出現鹹水樓的結構問題就是混凝土的酸鹼 值出現問題導致硬度不足而水泥有分325級、425級、525級、625這是什麼意思? 325代表混凝土的受力度為325m2·kg-1所以級數愈高硬度愈強香港和英國是用525級的水泥日本和美國個別州份特別在地震帶是用625在內地是用425但我一些工程師朋友相信四川部份建築物是用325級甚至更低.



次災難中最令人痛心很多學生在學校上課時被活埋, 為何預製件建築物出現這麼大的問題預製件是各混凝土的建築部件會先在工廠製成, 然後在工地裝置,好像是Lego屋一樣好處是快而便宜, 因為不用在工地扎板、扎鐵部件可在工廠大量生產. 另外, 由於生產過程的溫度、酸鹼值和氣壓都得到控制所以,混凝土的硬度可以提高因此香港的天橋、Y形屋、學校都是用預製件的方式建造但四川的問題就出在部件與部件之間的接口因為新舊的混凝土很難完美地接合,當混凝土凝固後未必能與新的混凝土產生化學作用所以,香港公屋漏水的地方往往都在這接口位置現在雖然有新方法接合新舊的混凝土不過程況未完全改善.如果接口的強度不足, 在地震時儘管柱和樑夠強,上層的樓板一樣可以壓至導致大量師生傷亡如上圖示.

有一點我需然不肯定但一定要提出大家思考混凝土的受壓力強但拉力弱而鋼筋受壓力弱但拉力強而它們的熱漲泠縮情度一樣天衣無縫的配合所以工程界別都說鋼筋和混凝土是上帝給予人類的禮物至於,豆腐渣工程除水泥的問題外,極可能出在鋼筋上第一鋼筋數目可能不足或可能不夠粗不過現在不得而知因為沒有計算過但根據我在國內建房子的經驗儘管鋼筋數目、大少符合規格但鋼筋接合 都可能出現問題因為在柱中的鋼筋必需一枝鋼筋直上特別在柱中的四角如果要接合都必需經工程師批准偷工減料的情況極可能是他們沒有用完整一枝鋼筋而用一些碎料接合而成的鋼筋從上圖中的柱是從中間斷開這根柱需有9根鋼筋與我們常見的設計相同但會如此斷開有點奇怪,我需不能斷定柱是豆腐柱但我推斷這根柱的鋼筋很可能有問題.
我和一眾工程師們需沒有進過災場, 亦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但從圖中的情況可以令我們相信這些倒下來的建築物是沒有作抗震設計大家請提出自己專業的見解.
待續

2009年11月22日

豆腐渣工程?(1)



四川地震發生近年半, 什麼豆腐渣工程、短樁、偷工減料、預製件、抗震設計等字眼都在報章上看到而亦在這時開始搜集資料為這篇文章足足用了兩個月時間準備因為在香港和英國建房子,不如日本般要考慮抗震設計所以我在英國讀大學時老師沒有詳細說明不過,在日本的建築系是屬於工程學系的一部份抗震設計是考試必考的題目.

首先, 什麼是地震地是上下震,還是左右震大家都知道地殼是會移動, 當兩個不同板塊互相向對方移動便會形成壓力壓力不會立即釋放出來, 能量會貯起來直至超過地殼之間的磨擦力便一舜間爆出來, 所以地震只是60, 便可造成重大傷亡. 因此,地震不單只是上下震、 左右震、 前後都會震, XYZ都可能震如圖示.
地震能否預知? 我問過很多工程師都坦白對說現在只能計算那板塊之間的壓力有多大, 但何時爆出來真的不能如天氣報告般準確預測.
災難發生後, 有些人說地震不能抗, 是真還是假? 在兩個情況下地震是不能抗.
第一共振現象(Resonance)
共振現象這名詞我在介紹倫敦千禧橋時曾提及這名詞, 今次我再加解釋,當地震的震動頻率與建築震動頻率相同時, 便會發生共振現象這樣任何結構都會倒下來,因為正正得正, 負負得正結構除要承受地震的能量外, 還要承受自身震動的能量, 所以,結構荷重能量可以說是無限大. 如大家記起中學時物理課所說的Interference, 就是這現象, 建築物可能會是除地震的波幅3D方向扯爆整個結構.

擴展基礎(Footing)
第二地殼液化(Lique Faction)
當泥土中的水份在地震情況下, 沙便會和水混成泥令其荷重大幅減低. 體來說,你把沙和水放入杯中, 過一段時間後水便會停留在沙層的低部在大力搖晃下沙和水混成泥, 而沙層的表面的張力便大大減低. 如上圖中的建築物由於建築物沒有打樁的關系, 只用擴展基礎(Footing). 擴展基礎是低層建築常用的結構, 香港大部份村屋都是用這基礎結構.所以當地殼液化時儘管建築物的結構沒有破壞的情況下,整個建築物便如骨牌一樣倒下來,不過在屋內的居民都有機會在建築物後逃出來.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