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4日
2009年11月12日
日本平房的精髓 – Tatami(畳)篇
近日我和同事談起關於這個blog時, 他們都建議我多寫一些關於日本的建築,除中國、英國之外,我最熟悉的國家便是日本, 因為我老婆大人是日本人.所以到訪日本的目的和大家都不同, 目的不是遊山玩水、吃喝玩樂, 而是探親為主. 所以, 我很少到Shinjuku(新宿), Shibuya(渋谷)等地 , 主要都是停留的地方是日本的民居. 我曾到過日本5-6次, 每次都用了9成時間來和她的親朋戚友談天說地, 而我通常只是坐在一旁喝Sake(清酒), 吃魚生, 懶理一眾日本師奶環回立體聲般的交談
如果要了解日本平房的話, 便必須要了解Tatami(畳). 因為這可以說是日本民居的精髓, 而Tatami的創立是非常以人為本與我先前所講香港的建築截然不同.
Tatami是長 1.82m(6尺)、闊0.92m(3尺)、厚5.25cm(2寸), 這大約是一個古時日本成年男子的身高比例.古時的日本人比較矮, 但相比現代的日本人的話便不一定合乎比例. 在設計日本的平房時, 古代的建築師會預計一個 Tatami的空間是可以讓一個人睡覺或兩個人同時坐下. 這樣便可以從這個方程式來預計每個房間所容納的人數, 並判斷這個空間是否能達到預期的功能, 會否過大過少.
這一個設計精神除了用在房間的設計上還廣泛地使用在日本的文化和生活, 例如:空手道、合氣道、柔道、茶道、琴(Koto) 都是與Tatami有直接的關系.
在武術上, 由於Tatami的長度和闊度是根據人的高度來計算, 所以部份武術的步法是根據的Tatami長闊來向學員展示, 他們亦會根據多少塊Tatami來確定自己的步法和所行的步數, 情況有如中國人用地磚來計算步法一樣.另一層面是在禮儀方面, 日本的武術除了講求它的威力外還非常講求武學上的禮儀, 學員的坐位和排序都用兩人坐一塊Tatami的方法來安排、而且是長幼有序.
至於茶道和琴更是講求禮儀的表演, 我太太的舅母是茶道老師, 上年我拜訪她的家時, 她向我展示一本介紹茶道的書, 原來進行茶道的方式是數以十種, 每種情序和工架都非常嚴格, 由開門、關門、入房、每行一步的大少、以至燒水、備茶和主賓所坐的位置都有一個仔細而嚴格的系統,而且與Tatami都有直接的關系.
主人家會坐在点前畳(Temaedatami )又稱主畳(Shudatami), 賓客會坐在客畳(Kyakudatami), 而点前畳和客畳的織法是不同的, 這便可以讓主賓知道自己所坐的位置, 不會弄錯.
如大家看到上圖, 這是關於Tatami的排法.
而當中所提及的四畳半(Yojouhan) 排法便是常用的茶室(Chashitsu)排法. 茶室是日本平房內專為茶道而設計的房間, 而正中的半畳Tatami的空間是用來放炉(Ro),用來作燒水備茶之用. 但亦有例外, 所以炉(Ro) 的位置和Tatami的排法便反映了茶道師傅的風格和品味.
現在的日本人還是時常使用Tatami來講述房間的大少, 而整個平房便用坪(Tsubo)來計算, 很少像香港一樣只講尺數.
從此可見, 日本人這一套設計方程式是完全根據人的比例來設計, 而人的生活亦在一個合適的空間比例的基礎上發展, 這是非常以人為本, 絕對值得香港人學習.
明天還會繼讀Tatami 和開始講間(Ken)
2009年11月11日
心齋橋特別的一面(PA PA 和 MA MA篇)
突然2-3台的法拉利和林寶堅利駛入心齋橋附近的後街, 我於是便本著百無聊賴的心態跟隨名車的路線. 原來發現心齋橋的後街不只有2-3台名車停放著, 其實是有接近10多台的跑車停在這裡.
看到車主的身份, 原來是男公關或看似經營色情場所的有背景人仕, 由於停車的地方都有人看管而嚴禁拍照所以不能為大家送上照片. 當時我一直在想為何一個20來歲的年青人會有如此明貴的跑車? 如果是社團大佬的話, 就一點下不奇怪, 但只是一個男公關就有如此的財力, 實屬懷疑.
之後, 我經過一些小路才回到心齋橋商業街, 發現原來小路兩旁盡是host club、Karaoke、和一些” 無料案內所”. ” 無料” - 免費; “案內所”- information. 這些” 無料案內所” 當然是色情資訊站.
我就從來沒有到過日本的host club, 但根據discovery channel的介紹, host club的男、女公關未必和人客有性關系, 他們可能只是和人客聊天、說笑等, 但有些成名的公關亦可能會和人客有更特殊的關系. 據我所知, 很多公關並不只是外表吸引而已, 部份更是畢業於一流大學, 因為來這裡消費的人客都是非富則貴, 如果沒有一定的學識很難和人客溝通. 所以很多公關都是口才了得、能言善辯, 特別是男公關. 這些男公關有時更可能會要求人客送禮物給他, 甚至照顧他的生活, 照顧他生活的女仕便稱為Ma Ma. 因此我相信心齋橋一帶的名車很可能是MaMa送給男公關的.
離開小街以後, 我便坐在街旁的欄杆等待我的太太(因為她當時沒有手電, 只能約好在指定時間重遇), 除了看見不少男、女公關上班之外, 便看到不少令人咋舌的事情.
我看見不少15-18歲的少女在等候情郎, 但她們的情郎至少45歲, 足可以成為她們的父親. 這些少女全是濃裝艷抹, 一身名牌, 他和這些情郎都是步向時鐘酒店的方向, 發生什麼事情當然是可想而知. 大家可能會問我為何知道這些少女和中年漢的關系? 又或者如何分辨出這些人是公關? 坦白說, 我有偷聽他們的說話, 其實不用偷聽, 只要用心聽便聽到.
這些少女稱呼這些中年漢為 “PA, PA”, PA PA的意思是父親, MA MA的意思為母親. 但都只是小孩子, 大約幼稚園的學生才會用 PA PA和 MA MA稱呼自己的父母.
到了小學便會改稱父親-お父さん、母親-お母さん. 只有是這些被照顧的人在長大後,才會稱照顧他們的人為PA PA 和MA MA, 這些少女便是進行舉世聞名的” 援助交際”.
記起當時在日本, 已故日本AV女星飯島愛突然暴斃. 根據她的自傳, 她都是出身”援交” 少女,之後便開始賣淫, 進而成為AV女郎, 紅了之後, 便出版寫真集, 賣至海外, 這便是典型援交少女的生路歷程. 其實飯島愛並不是如想象中的無腦, 相反她原是高材生只是誤交損友才被男友強迫以賣淫為生, 因此根據我太太的讀後感認為她的文筆不錯.
至於男、女公關, 你一眼便肯定看得出他們, 因為男公關是一個大男孩而會有一個金毛獅皇的頭髮便是這一類人, 女公關就更簡單, 只要你看到一些在平日穿上極名貴的晚裝/和服、set 好頭的話, 便很可能是女公關.
在日本, Host club 是一種有系統的工業, 你可以看到host club門外有列出本週公關的排名, 而每個便利店都會有相關的介紹, 情況真是有如足球雜志一樣, 詳細介紹各球隊和球員的本週表現,真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只是在街上亂逛一小時便有此奇遇, 實屬難得, 現在回想當日碰到的不乏俊男美女. 將來他們又會否成為將來的AV男、女優呢?
香港遊客不會到的地方 - 岸和田競輪賽車場 (2)
上兩日講到競輪車手比賽前的情況, 今日不如簡單介紹一下賽制. 競輪(Kerin) 多數是跑7個圈,首5.5個圈所有車手都必須要在領航車之後, 到了最後的1.5個圈領航車會離開賽道, 其餘各車手便可以全力衝線.
這個賽制的目的是不希望車手因為線位的問題而有所差別, 另外單車的比賽並不如賽車和賽跑般比賽, 因為人的速度慢所以受的風阻比較低, 而賽車由於車輛的馬力大所有風阻對汽車的影響是有限度的. 但單車就不同, 當一部單車受風阻和不受風阻時便有30%速度上的差別, 因此在比賽時單車手會盡量避免帶頭, 因為不希望為對手擋風盡量保留體力. 所以比賽時, 主車群的車手會用一個高的均速先拉開其他車手, 讓有更多空間給自己走位, 到最後一刻在發力衝線. 由於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所以有些車手可能提早發力突圍讓自己有最好的線位入線亦不會為別人擋風.
競輪(Kerin) 的賽制就是希望借用領航車的幫助讓各車手可以借他來擋風, 而且將所有的力量集中在最後的1.5個圈讓比賽變得更加刺激, 而車手多數為求減低風阻會在首5.5個圈成一直線行車, 所以緊貼領航車的車手便可以把握先機第一時間發力進攻, 但這樣同樣可能會變成為別人擋風亦有可能被人從外圍趕上封阻自己的行車線, 因此車手便需要知道自己的發力點來選擇進攻的時間.
俗語有云: 行船跑馬三分險. 如果是單車比賽的話, 便至少有二分險.
因為這一種單車是沒有brake, 而且車手的腳是鎖在單車腳踏之上, 所以如果發生意外的話, 便連人帶車一同倒地.
這一種單車是沒有轉波, 只有一個齒輪, 如果要煞停的話便需要倒後踏. 大家會問為何沒有brake? 因為如果要用brake 煞停這麼高速的單車的話, 便很可能反車亦可能會爆車胎.
另外為何要把車手的腳是鎖在單車腳踏之上? 因為當腳是鎖在單車之上, 便可以令車手360度發力, 即是除了向下踏可以發力之外, 向上拉都可以發力. 因此競輪車手可以時速60公里來衝線,如果用一些好一點的單車的話, 更可以高達時速80-90公里.
而且這些車手是極高的轉數來行車, 大約是1分鐘踏120次, 所以如果萬一腳踏鬆脫的話, 便很可能會失去平衡而反車, 所以腳鎖在單車腳踏之上是比較安全.
另外, 亦千萬不要少看這些單車, 競輪(Kerin) 比賽用的是很普通的, 但在世界賽用的便分分鐘鐘要8-9萬元一部, 有些更是15-16萬一部, 因為這部單車是單車廠專為車手設計而且生產的, 所以造價驚人.
另外, 不知各位會否留意昨日介紹競輪(Kerin)的影片, 你會發現車手會在出賽前會向單車放一些白粉並且會拍一下自己的大腿, 這其實是沿用相樸選手的做法, 務求祝願車手的安全並且能夠獲勝.
講回當日的情況, 實在太好笑, 由於當日是12月21日(星期一), 星期天已進行了第一天的賽事, 當天是第二日的賽事而且每逢除夕左右, 競輪車會舉辦至尊級的比賽, 因此當日的車手並不是最強的車手, 而且入場的觀眾都是年紀很大的退休人仕, 我和太太都可以說是最年青的一對, 而且是為看單車比賽而入場的人.
由於是有賭博成份的關系, 入場費只是50日元(大約3港元 ), 場內的飲食和洗手間都很殘舊. 不過最有趣的是開賽前的一刻, 不少投注了的公公、伯伯會到起步點為自己的車手說一些鼓勵的說話: お願いします。(拜托你呀)
如果發現自己的車手跟不上主車群的話便說: 何そね?(這是什麼意思?)
到衝線前: 早く(快一點)
到衝線後發現自己輸了之後, 便衝到跑道旁大罵他的車手:
你! 你! 你! 你! 你! 我每次都買你, 你每次都令我輸錢.( 由於有太多粗話在內, 所以不可以打日文)
只是幾分鐘的時間, 這些公公、伯伯便由支持變成痛罵, 看來無論是那一個國家, 賭仔都只有一個姓氏.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