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起讀建築可分為兩大派別, 一是英國古老派, 一是美國派, 英國古老派認為大學是職業訓練的地方,強調培訓出來的學生需懂得除設計外,還要整個懂得建造過程、 建築法律、 建築合約、建築史等知識. 這亦是港大建築系以往的模式, 學生除要求設計一些美觀的建築外,還需要符合建築法律和建造的方法, 所以這類型的學生能畢業馬上開始工作, 因為對建築上的問題已有基本訓練.
至於美國派認為大學是學術研究的地方, 學生的project要求探索未來, 研究新的思想模式,甚至不用設計一座建築物, 只是設計建築物的外牆或某一個空間,甚至只是研究某一種設計模式、建築理論. 這亦是現在港、中大建築系開始進行的模式, 而倫敦一些學院亦進行這教學方式. 畢業的學生需在畢業初期開始學習整個建造過程、 建築法律、 建築合約、建築結構等知識, 因為學校沒有強調這些訓練, 儘管有課堂包括這些課題, 都只是選收科.
因此大部份本地建築系的畢業生需二至三次才能pass建築師學會的考試, 五、六次也不奇怪, 八、九次也大有人在. 儘管考試合格的建築師若果工作上沒有實習過的話, 便不會知道如何處理一些問題, 因為大學沒有足夠的基本訓練. 但這些人往往是能幫公司賺大錢的人,因為他們思想模式完全打破框架, 非常創新, 能吸引客戶,嬴取新的合同, 但要順利完成project 就需要多種知識不可, 所以能保住客戶都是精於管理的人.
當然建築師最好是Design又好,Management又好, 樣樣皆能, 但世事可有如此完美嗎?
友情連結:
http://www.hongkongcard.com/columnist_article.php?id=241
友情連結:
http://www.hongkongcard.com/columnist_article.php?id=24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