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顯示具有 貝聿銘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貝聿銘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5月17日

充滿希望的開始, 充滿失望的結束. 貝聿銘的北京香山飯店(3)


第一個惡夢: 貝聿銘完成設計後, 開始製造建築模型, 北京當時原沒有建築模型製作公司, 貝聿銘需要在紐約製作一個重220磅的模型, 並從紐約帶至北京但領導人們對這清優簡潔的方案沒有太大的反應, 但基於是貝聿銘的設計所以欣然接受.
當開始動工時, 貝聿銘希望選用帶有中國味道的灰色磚, 但北京市內的磚大都在文革中被毀, 儘管能找到磚窯但沒有人懂得燒這種磚. 最後幾經波折後, 才找到一位退休多年的老師傅為貝聿銘燒磚.
另外, 由於當時沒有任何建材供應商,飯店花園中的石頭不知如何購置, 最後, 貝聿銘從一本旅遊簡介看到南方某處有類似的石頭.最後, 政府能從1500里外把這230噸石頭運到北京. 至於工程管理簡直一塌糊塗, 鹹淡水喉接錯, 天花油漆還未完成, 地毯已做好, 混凝土車還進場時, 大堂地磚已做好. 施工過程錯漏百出, 儘管貝聿銘在哈佛大學時的學生親自到場監工,但施工水平還是強差人意, 原本是200人完成的工程但用上3000人還是一篇糊塗帳. 在開幕前的一刻, 貝聿銘和他從事建築設計的兩名孩子亦要如工人般親自到場清潔飯店各處, 最後,香山飯店在強差人意的情況下勉強完成, 最低限度表面上沒有大問題. 因此,貝聿銘中國大陸工程,今日的香山飯店已作次翻新, 情況應有所改善.
後記, 為何中國會變成如此不濟, 文革發生了甚麼事, 是天災是人禍? 給大家一些參考數值:
四川地震: 死亡人數10萬
唐山大地震: 死亡人數24.6萬
南京大屠殺: 死亡人數30萬
8年抗日戰爭: 中方死亡人數3000萬包括南京大屠殺
太平天國: 死亡人數2000萬, 但中國人口在十四年內戰4.1億降至3.5億.
國共內戰: 長達28年死亡人數無法估計
文化大革命: 因文革直接死亡人數700萬, 在文革中的三年大飢荒死亡人數4000萬
十年文革所有學校停課, 圖書館被毀, 藝術家、老師、智識份子被迫害, 人民財產被沒收.道路、古蹟、文物和房屋無限量被毀.
當我們狠評日本沒有面對歷史的同時我們應否在中國歷史書加入六四天安門、文化大革命、國共內戰等史實.天災永不及人禍

充滿希望的開始, 充滿失望的結束. 貝聿銘的北京香山飯店(2)


香山飯店的格局是四合院的現代化格局, 貝聿銘從新把天、地、人融合的理念放入香山飯店.何謂天、地、人融合, 天是時間亦即是四季, 地是建築物, 人是人倫.在四合院中的中庭可知四季景色的變化正所謂生有時, 覓有時; 聚有時,分有時, 每逢時節, 四合院中的各人便集合在一起. 四合院中的房間是依輩份來安排, 長幼有序, 主客有序, 主僕有序.
香山飯店的大堂是中庭式設計以表現天、地、人連合的空間讓陽光能充份填滿整個空間但為了滿足對室內溫度的控制所以亦加了玻璃天窗, 不過讓這中國色的建築看起來有點怪.另外,酒店所有房間都能夠與樹林相鄰, 並融合自然之中, 建築和園林互相融合,讓室內外的空間與自然互相呼應, 反應陰陽五行互相相和的特性 這亦是中國園林的一大特點這與歐洲的幾百畝大草園不同,內外空間分明, 建築物為視覺上的主體, 園林是用來加強建築物的透視度. 香山飯店的窗口和通道口都採用蘇州花園色的圓洞、花形洞來框景並造成更大的空間對比亦能特顯室內外盆景的重要性.
在設計上貝聿銘可算成功地把四合院和蘇州園林的個別特色融合並現代化, 但貝聿銘的惡夢現在才開始. 待續.

充滿希望的開始, 充滿失望的結束. 貝聿銘的北京香山飯店(1)


時光一轉, 我們便轉到1979年的北京, 當年貝聿銘已離開中國多年並已入藉美國, 他亦已經在美國打出名堂, 已列入大師級的項列, 但貝聿銘在中國還未曾建過任何建築物.在1974年,貝聿銘以美國建築師學會成員的身份到訪北京並作文化交流. 這次是自中美乒乓外交後,首次有美國建築師到訪中國作文化交流, 亦是貝聿銘自1935年出國留學後首次回國.
今次回國後, 貝聿銘立即被邀請在北京演講關於建築和都市設計, 而在1978年貝聿銘再被邀請到訪北京, 今次由國家高層在人民大會堂接見他, 接見他的目的就是希望貝聿銘能在北京市中心建一所旗艦酒店, 因為在文化大革命時大部份的賓館和酒店都被破壞, 隨著改革開放的需要,北京希望兩年內建100,000間酒店房, 而希望貝聿銘能負責最重要的一間.
貝聿銘一口答應但地點不在北京市中心因為他認為以紫禁城為中心的北京城不可有摩天大廈,避免破壞北京城的格局, (如無記錯的話:現今北京市的規劃亦以紫禁城為中心的1公里範圍不可有超過20層高的摩天大廈)
最後,貝聿銘選擇在北京香山公園旁建一所具備300個房間的酒店, 並取其名香山飯店,貝聿銘選擇香山的原因是在其香山這個北京著名的風景旅遊區是沒有任何高級酒店. 另外, 貝聿銘是希望這酒店能夠融合自然之中, 正所謂天、地、人的融合.
不要忘記時代的背景,文革後的中國,中國除人多地多外就只剩下4000多年的文化歷史, 但若不懂得利用這文化寶藏便等同沒有, 所以,今次貝聿銘借這題目來研究中國建築的現代化,而他亦罕有地全力參與這項目的任何細節, 一般而言, 貝聿銘只定下一些大設計方向並交由他的合顆人和同事繼續設計, 他只會定期參與討論. 今次貝聿銘每隔數小時便與同事討論設計, 可見其熱情, 背後的推動力莫過於希望為中國人在衰權辱國多年後曾回一口氣. 待續.

2013年4月28日

建築師與建築師的火拼—Meyerson symphony hall


世間上有一句俗語:「一山不能藏二虎」,同樣地在一個工程內不可以有兩個主建築師。
在美國達拉斯的Meyerson symphony hall是由貝聿銘設計的,但大業主為了避免發生像紐約林肯中心的失敗例子(這音樂廳因音效其差的關系,而被迫把整個大樓拆毀重建。所以,在設計初期便同時招聘了音效建築師—Russell Johnson來參與設計,他是出身耶魯大學建築系的,之後再在音效設計方面處進修。今次他同樣是直接由大業主Meyerson招聘的,地位與貝聿銘同級,兩人都需要直接向大業主交代設計成果,這亦代表大業主不單只要求一座視覺上美麗的建築物,還要一座音效上出色的音樂廳。
Russell Johnson把演奏廳成又長又窄的長方盒,座位成典型的馬蹄型。為了做到出色的隔音效果,便用了雙層的混凝土作為屋頂的結構,這樣便可以防止飛機的噪音影響表演的效果。然後音樂廳的前廳則包圍了整個演奏廳,這樣便可以進一步提昇隔音的效果。
不過,貝聿銘又怎會滿足於一個四方盒的設計,他經常被人批評只會用三角形設計,今次他便會運用更多種不同的幾何圖案來設計,而且這個地盤亦未必適合用三角形,因此今次便用了圓形。另外,因為整個演奏廳和後台都設計成長方形,如果把兩部份垂直併起來便有如T字型,十分奇怪。因此貝聿銘刻意把演奏廳斜放在地盤之上,與後台成一個斜角,慶幸這只是演奏廳,不會有演員轉台、走位等工作,否則這樣斜放的安排必定為演員、工作人員帶來無限的不便。
貝聿銘特別地沒有只用一個圓形來設計,而是用了兩個圓形,大廳低層是一個大圓形、高處是一個小圓形,所以外立面上便形成一個好像圓椎體的形狀。在這項目不適合引用貝聿銘常用的中庭處理手法,但同樣保留了陽光的元素,讓圓椎體的部份全是玻璃,令陽光充滿了整個前廳的空間,更特別地由於前廳成一個雙層的圓形,所以當你不停地步進演奏廳時,人的視點亦同樣不斷地改變,再加上陽光在每天之內的變化,室內的空間亦隨之然地變化。
不過,問題就出現在演奏廳的室內設計之上,貝聿銘希望在舞台前安放兩枝大柱,用作加強視角上的效果,但Russell Johnson則認為這兩枝柱會制造不必要的回音反回舞台,因而反對,但最後貝聿銘勝。
另外,貝聿銘希望舞台上用地毯,讓人多一份溫暖的感覺,但由於地毯會吸走部份樂聲,所以Russell Johnson反對,這一次貝聿銘敗。
之後,Russell Johnson希望高座坐位的底部只是混凝土,天花完全沒有裝飾,盡量保留回音的效果,但是貝聿銘反對,最後便在混凝土上加了一層薄薄的膜來裝飾,但又不會破壞室內的音質,這一次貝聿銘勝。
最大的一爭論點,就是天花上的反音板,這塊反音板是幫助聲波傳至演奏廳的後端,所以相當重要,但是Russell Johnson的設計就有如一條從天花垂出來的舌頭一樣,貝聿銘更形容Russell Johnson為只有耳朵沒有眼睛,二人的紛爭不斷升溫。
無奈地由於Russell Johnson和貝聿銘的地位是相同的,二人的爭論不絕,本地的傳媒更形容為哈佛(貝聿銘)與耶魯(Russell Johnson)之爭,二人的爭吵更經常要大業主來平息,差一點兩人更幾乎同時被大業主開除。大業主Meyerson更坦言:  “I banged their heads together until I heard a sound I liked” (我把二人的頭都壓下來,直至我聽到滿意的答案
最後,這塊反音板修改為可移動的用木和鋼做的反音板,事情才平息。
更大的問題是,貝聿銘希望在前廳和外牆用更高一級的石材—石灰石(Limestone) ,原來的設計只是用磚的,但是貝聿銘暗地裡把相關的圖紙畫成石灰石一樣,並不斷地遊說業主接受,因為在陽光下limestone更能帶出溫暖的感覺。原本業主已下定決心對貝聿銘說「不」,但當他看見透視圖和模型之後,便欣然被貝聿銘打動並簽下支票。
不過最大的問題,在1980年代出現了石油危機,令美國的物價大幅地提升,而這項目當時受到影響,而且貝聿銘不斷地提升對材料的要求,工程估價由原來的49百萬美元,大幅增至81百萬美元。
如果增幅不是這麼多的話,Meyerson都願意一人負擔這些額外的開支,但是超支實在太大,所以需要另尋辦法。在一般情況下,建築師都會因應預算的要求而修改設計,所謂「看錢吃飯」。不過,貝聿銘選擇的是幫助業主找尋新的投資者,逐一拜訪城中的富豪,逐一找到足夠的資金來興建這音樂廳。
最後工程順利完成,在開幕夜,傳媒繼續追問關於Russell Johnson和貝聿銘二人紛爭的問題,但貝聿銘回答說:為何你們只追問我們在項目中20%分歧的地方,為何不追問我們有80%相同的地方呢?
這一個大體的答案,令業主和一眾設計人員都愉快地過了一晚。
這個故事證明建築師除了要懂得設計外,還需要學懂更多的事情。

貝聿銘的法國羅浮宮(3)


聿銘除了加蓋玻璃金字塔外, 還加了一個反轉玻璃金字塔,這個反轉玻璃金字塔亦是位於巴黎的中軸線之上,並位於新主入口與新建停車場之間,反轉玻璃金字塔的兩邊是新加的南、北次入口, 連接兩個次入口便是新加的商場,而商場的正中心便是這個反轉玻璃金字塔.
以我而言這個是中國四合院的一進院、二進院、三進院的格局,第一進院是商場加停車場;二進院是新主入口和東、南、北廂的入口;三進院是羅浮宮的內院.這亦是聿銘所慣用的中庭式的設計,如在美國的國立美術館,北京的香山飯店也是這格局.
最後聿銘的方案順利完成,亦大獲好評.亦一再証明聿銘的名言,一個建築師的成功75%來自爭取Project的能力.
以上是我在大學二年級的Presentation, 當時所有同學對聿銘是誰人也不大清楚, 皆因老師們都沒有引用聿銘的作品來講課,圖書館亦沒有很多聿銘的書,但當我完成Presentation後, 有部份同學十分同意聿銘的理念,但部份老師仍解不開金字塔是墳墓的情意結.
無論如何,希望大家喜歡. 
Facebook 相薄:

貝聿銘的法國羅浮宮(2)





金字塔的方案一出台便舉世嘩然聿銘的設計被傳媒猛烈炮轟” 為何巴黎要金字塔,這裡不是埃及.”
當然不乏一眾恨他入骨的法國建築師部份人這樣說” 我們一開始都不會對中國人有太大的期望但想不到他給予我們的設計是一座堎墓(因為金字塔是法老皇的堎墓).”
.” 當貝聿銘與一眾法國建築師會面時他們瘋狂地狠評貝聿銘的方案懷疑聿銘會否了解金字塔的象徵意義另外為何新主入口的位置不在巴黎的中軸線之上(巴黎的中軸線是羅浮宮 – Concorde-香格麗舍大道-凱旋門-新凱旋門然後整個巴黎以放射道路設計網規劃出來.)一眾法國建築師的批評令協助聿銘的翻譯員也嚇倒.

聿銘當然不會這麼容易被擊退首先的解釋是兩點成一線三點成一面三角形是最簡單的方法去構造一面這個新主入口就是用最簡單的結構來建造金字塔不只是堎墓而是三角形立體化幾何學的其礎完素唯有用最簡單的方法才何以減少對現有建築群的外觀的破壞另外聿銘亦建立1:1的臨金字塔框架用以解釋玻璃金字塔與建築群的外觀的關系藉此增取市民的支持.

聿銘的解釋不知是否令一眾法國建築師接受但一定令一個人接受他是密特郎幸好密特郎能在設計過程中,成功連任否則聿銘的方案很可能胎死腹中並協助貝聿銘取得財政部的支持撥款並同意暫時遷出羅浮宮東北翼以讓出足夠的空間來暫時安放展品.
Facebook 相薄:

貝聿銘的法國羅浮宮(1)







  
第一個為大家介紹的建築是貝聿銘的法國羅浮宮這是聿銘一生自豪的建築. 聿銘1983 - 1989年為羅浮宮進行翻新工程羅浮宮原是法國國皇的皇宮但在1793年羅浮宮改為博物館和財政部的辦公室.
不難以想象一個古代的建築不能付合現代建築功能上的要求在翻新之前的羅浮宮出現很多問題:
1)     嚴重欠缺展覽場地30%展品要存倉或外借其他館.
2)     展覽空間欠缺整理過份擠迫.
3)     沒有停車場
4)     最嚴重的問題,大部份訪客不知道主入口在那裡.
因此當時法國總統-密特郎親自走訪世界各地的博物館然後決定由聿銘負責這項工程,聿銘也奇怪為何一個藝術之都會要求一個美藉華人來設計這麼重要的建築在正常的情況一定會先進行國際性的設計比賽此舉讓很多法國建築師很不是味兒但密特郎一意孤行,聿銘亦先要在法國住下半年才決定接受這項工程.
聿銘的設計理念是要重新定立主入口讓主入口與東西,北廂之間的距離相若而新主入口的位置一定要在現有的建築群之前才可突顯其重要性而主入口一定要大才可容納每日數以萬計的人流.
但另一重點是新主入口不可嚴重破壞現有建築群的外觀那便是問題精結的所在要大而突出的主入口但又不能太過突出談何容易!
聿銘不愧貴為大師級的建築師他的處理方法是用玻璃作為主要的材料那麼現有建築群的外觀便不被嚴重破壞並又能把陽光帶進地庫聿銘中庭式的設計再者,  聿銘選用了金字塔的形狀那麼在30x30米的結構便不需要有柱和樑只需很幼的鋼纜便可支持玻璃這樣便可造出一個又大又清而突出的主入口.
Facebook 相薄:

2009年12月2日

令貝聿銘翻身的項目—美國國家藝術館東翼




1968年可以說是貝聿銘事業高峰期,因為在1964擊敗了多名大師拿下了甘乃迪總統圖書館,1966年接了Hancock tower、達拉斯行政大樓,在1968年還接下了美國國家藝術館東翼,一時間很多美國的重點項目都給貝聿銘拿下了。
但在1973年當Hancock tower的玻璃幕牆脫落時,而甘乃迪總統圖書館的選址還未得到定案,再加上多名重要客戶因Hancock tower 事件而離他而去,甚至把他列作黑名單,不能競投各大公司的項目,幸好貝聿銘還有美國國家藝術館東翼這項目為他翻身的機會
美國國家藝術館是位於華盛頓,西翼是1941年興建的歐式建築,在1968年美術館決定增建東翼。由於西翼大樓是國家級的古建築亦是當地的地標,所以一般建築師的做法是保留舊大樓中軸線、左右對稱的做法,但貝聿銘驚人地做了一個與別不同的設計。
貝聿銘認為這地盤不是很大,大約只是舊大樓的一半面積,而且地盤不是四四方方的,根本不可能如舊大樓般做出有中軸線、左右對稱的效果。於是他便把大樓分為兩個三角形,再用一個三角形聯合起來,左邊一個主要為行政大樓、右一個三角形主要為展館,中間的三角形為中庭。雖然這大廈不是商業建築,但如此刻意制造這麼多的三尖八角的空間,在60年代可以說是完全遺反了常理。
但是貝聿銘的構想是當旅客進入了這個三角形的中庭後,再沿著三角形的路線進入不同的展廳,當通過右邊展廳之後,便會步進中庭上的橋並再次進入左邊的展廳。他刻意打破了把一個大展廳分成不同小展廳,讓旅客通過一間又一間的黑暗的房之後便完成了他們的旅程。他把展廳包圍在中庭的三邊,讓旅客是從陽光的空間進入室內的空間,再由室內步進陽光的空間。情況就有如四合院一樣,住客是通過中央庭園進入四周不同的私人室內空間,之後再通過中央庭園才進入另一邊的實室內空間。
最特別的一點,這美術館雖然是三角形,但其正門都成左右對稱的設計,而中央的庭園的中心都是對正舊大樓的中軸線,暗地裡與舊大樓配合了。
這設計最厲害一點是陽光上的處理,一個有陽光的大中庭並不是什麼特別,所有建築師都會懂得設計,但要把陽光控制得宜則是一個大學問。貝聿銘在天窗上的南邊加了一些阻擋陽光的百業,讓室內的陽光不會過高,並把天窗的框架設計成不同的三角形,這不單增加了阻擋額外陽光的效果,亦室內空間帶來與別不同的倒影,感受到一天之內時間的變化。
當太陽光在不同時候射進室內時,框架的倒影便在室內形成不同的效果。再加上當陽光照射在帶黃的雲石時,整個室內的氣氛變得和暖,令人舒懷。而且中庭中是種了數棵小樹,這除了是綠化了室內的空間之外,還可讓旅客通過植物上的改變來感受到四時之變化。
1978年美術館開幕後,貝聿銘大獲好評,走出因Hancock tower帶來的劣勢,再加上1979甘乃迪總統圖書館終於開幕,才能令貝聿銘從谷底反彈。
不過,我相信最令貝聿銘開心的並不是生意重回正軌,而是在他臨退休前的一段訪問中,他重臨這美術館,突然一名女遊客走上前對他說了一句:You made a very beautiful building for my country. (你為我的國家建造了一座很美麗的建築。)
相信這是全世界所有建築師最希望聽到的說話。
後記:
在美術館之中,大家會發現英國雕塑大師—Henry Moore的作品,但這作品原本的大小只是現在的3分之1。在開幕初期時,Henry Moore 的作品被安排在沒有陽光角落的一旁,Henry Moore 當然向貝聿銘大表不滿並發生激烈的辯論,跟著貝聿銘說了一句:你可否把這作品做大3?
Henry Moore: Why Not!
就是為了鬥這一口氣,這作品便做大了三倍,並放在有陽光的空間的位置。
下會將會是Guggenheim museum
美國國家藝術館官方網頁:http://www.nga.gov/collection/20th_intro.shtm

2009年11月30日

令貝聿銘步入大師之路的建築—J.F.K. Presidential Library




1963年,美國發生了一件很重大的政治事件,總統甘乃迪被暗殺,跟著美國政界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到1964年,美國政府決定興建甘乃迪紀念圖書館,並邀請了14名來自世界各地建築師來競投這方案。
當中包括:
1)  Pietro Belluschi (MIT學院的院長)
2)  Louis Kahn (美國建築大師)
3)  貝聿銘
4)  Mies van der Rohe (發明了現代摩天大廈的建築大師)
5)  Hugh Stubbin
6)  Paul Thiry
7)  John C. Warnecke
8)  Benjamin C. Thompson
9)  Alvar Aalto (芬蘭建築教父)
10)Franco Albini (意大利建築大師)
11)Sven Markelius (瑞典建築大師)
12)Sir Basil Spence
13)Lucio Costa (巴西建築大師)
14)丹下建三(日本建築教父)
每個建築師都需要向評審簡介其公司的背景和作品集,當年的比賽不如現在的設計比賽一樣,建築師需要先做出初步方案來讓業主選拔,當年只需要向評審自我介紹便成。1964年的貝聿銘並不算是一名新秀,還薄有名氣,但在Mies van der Rohe、丹下建三、Alvar Aalto、Louis Kahn等大師面前都只是一名無名小卒。(Mies van der Rohe、丹下建三、Alvar Aalto、Louis Kahn等人的建築是每個建築系學生必讀的作品)
最後,甘乃迪的家人宣佈由貝聿銘負責這項目,當時世人都嘩然這個決定。絕不相信一個小將可以一次打敗6-7名建築界巨人而奪得這項目。他成功的關鍵可能是評審當中包括了甘乃迪的遺孀和家人,由於她不是建築界的關係,所以沒有考慮到各大師的身份和背景。反而只注重各參賽者的表現,貝聿銘成功的原因是令甘乃迪夫人明白他的設計是與四周環境配合的,設計理念清楚易明,所以突圍而出。
這圖書館原本是打算建在華盛頓,但由於希望在圖書館旁附建一座博物館和檔案室,所以需另覓新地。於是便決定把圖書館建於麻省,因為甘乃迪曾是麻省的州長,而甘乃迪和貝聿銘都是Harvard 大學的畢業生,所以便打算在Harvard校園附近的地方。不過,就需要向當地一間巴士公司購入地皮,但最後巴士公司拒絕遷出,此圖書館需另覓新地。
最後,圖書館決定選址在麻省大學校園之內,因為這地盤是臨近河邊而四周沒有什麼建築物,所以可以把圖書館的地位變得更為突出,而甘乃迪總統更是喜歡航海的,因此選址適合

就這樣一波三折,便把整個工程拖延了接近10年,但問題還未完結。經過了12年的爭論,雖然選址方面落得定案,但設計還是一個大問題。貝聿銘推出第一方案時,圖書館的平面是成一個正方形,並包圍了中個圓形的公園,主入口就如一座平了頭的金字塔。
此設計一出,當然劣評如潮,不少人批評為何要為甘乃迪總統建一座墓穴 ? (因為金字塔的功能是墳墓) ,金字塔與甘乃迪總統有什麼關係呢難道這是我們等了12年的設計嗎?
貝聿銘解釋的是這不是一個金字塔而是一個幾何圖案,整個玻璃入口讓陽光充滿了整個空間,在陽光之下便只有美國國旗,讓甘乃迪總統的精神永遠在陽光和國旗之下生存下去。雖然這方案得到甘乃迪夫人的支持,但是反對聲音實在太大,貝聿銘需要重新設計。
1年之間,貝聿銘曾推出另一中途方案,但同樣得不到大多數人的支持而放棄。最後在1976年,貝聿銘推出最終方案,雖然這是第三個方案,實情這已是第10多個方案之後的成果。
最終的方案,首先完全放棄了金字塔的設計,改由一個正方形、一個三角形、一個圓形組合而成的建築群。正方形為玻璃主入口、三角形為圖書館和博物館、圓形為劇院。每個元素負責一個功能。正方形用黑色玻璃,其他部份則用白色油漆、黑與白、實與虛作了一個明顯的分別。在主入口之上,自然就只有陽光和美國國旗,喻意美國人在陽光之下是可以自由地飄揚。
這方案雖然都得到一些批評,但最終都獲得通過。不過,這項目拖延了10多年,開始時所籌得的捐款已遠遠不及10多年通脹後的物價。於是貝聿銘需要四處說服各財團支持,但是貝聿銘在1973年因Hancock tower 的問題而聲譽受損,再加上人民對甘乃迪總統的熱情已有一點淡化,所以支持財團都離他而去。最後,得到甘乃迪各家族各成員和麻省政府的支持才籌得足夠的興建費。
此圖書館最後在1979年落成,而美國國家藝術館東翼亦在1978年開幕,令貝聿銘開始步入大師級的行例。
下會將會介紹美國國家藝術館東翼。
J.F.K. Presidential Library官方網頁:http://www.jfklibrary.org/

2009年11月29日

一座令貝聿銘幾乎身敗名裂的大廈—Hancock Tower




如果當大家單看照片,這大廈就好像平常的摩天大廈一樣,沒有什麼特別,為何這大廈可以令一個大師幾乎要身敗名裂?
這大廈是在1966年由John Hancock mutual life insurance company 邀請貝聿銘設計一座60層高的新總部大樓,而這大廈在當年亦希望成為美國波士頓市內最高的大樓。表面上是一件很正常的工程,只是一座四四方方的辦公樓,亦應該沒有特別複雜和奇怪的要求,所以貝聿銘只參與前期的規劃,之後的詳細設計便交由他的合顆人—Henry Cobb負責,但災難才慢慢開始。
首先,當這大廈進行地基工程(retaining wall)時,曾撞破了數條地底水管引致四周路陷,連帶在旁的古建築—聖三一教堂(St. Trinity Church) 都因為泥土水份過多,而導致結構出現裂痕,於是Hancock 集團需要賠償數以百萬元的維修費。
另外當工程繼續進行中,地盤旁的一座酒店向Hancock 集團投訴地盤的噪音問題,跟著集團便收購了整間酒店,事件便不了了之。
因為這大樓的設計理念是用深色的雙層反光玻璃,讓整座大樓看起來是一塊巨型的玻璃一樣,所以需要把每塊玻璃都盡量加大以減少接口。因此每塊玻璃是4.5尺x11.5尺,重500磅,而樓板之間沒有玻璃(No spandrel glass) ,所以玻璃特大。而玻璃框架(Mullion)亦盡量變得細小,外層的玻璃更是只靠玻璃膠來穩固,盡量把外牆變得簡潔。

這樣的設計在施工初期還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在1973年1月便開始貝聿銘近5年的惡夢,這個月不時有一強風吹襲波士頓,當風速超過70km/hr時,這大廈的玻璃幕牆紛紛脫下,幸好當時還在施工當中,所以沒有做成人命傷亡。當超過30%玻璃脫下時,大家都知道這樣設計的確出現了問題,業主當然要求全部更換所有玻璃,當時曾有人認為這大廈的玻璃太大了,所以才會脫落,因此建議使用比現時小3分之2的玻璃來重建。
不過,Henry Cobb當時極力反對,認為如果使用細小的玻璃會破壞整座大廈的簡潔和整體性。雖然最後業主保留原有的方案,但是業主控告負責這項目的大部份顧問公司,包括:
建築師: I.M.Pei and Partners
玻璃生產商: Libbey – owens – ford  company
總承建商:Gilbane building company
玻璃幕牆承建商: H.H. Roertson company
業主要求各公司賠償更換玻璃幕牆的工資和物料費用(約5-7百萬美元)、延遲入伙的損失,而建築師更需要額外面對業主控告沒有提供合適設計和沒有作出適當決定來停止施工。
之後,玻璃生產商控告業主損毀了它們的聲譽,並指出這次事故完全是建築師的設計錯誤(error on specification) ,而貝聿銘反控玻璃生產商隱瞞了玻璃膠在陽光下會脫落的可能性,總之各方爭持不下,直至1981年各方終於達成和解協議,而各方都需要把官司內容保密。
但惡夢還未停止,一名工程師發現這大廈在強風吹襲下是可能出現倒塌的危機,因為先前的計算亦過於理想化,最後這大廈需要加入1650噸的鋼鐵才能穩定有關結構,但這不是導致玻璃脫落的原因。玻璃脫落的原因是因為外層玻璃與內層玻璃之間的空氣在熱脈冷縮的情況下,令外、內層之間的玻璃膠失去了力,因此外層玻璃出現脫落。

在1976年大廈正式啟用時,工程已延誤了4年,建築費用亦由原來的8000千萬美元大幅增至1.6億美元以上。但問題還未停止,在入伙後,高層租戶曾投訴大廈的擺動過大,令他們感到頭暈,於是業主便在58樓上加了兩個300噸重的鋼阻尼,令大廈變得穩定,這便額外增加 300萬美元建築費。
經過這樣的一場官司,貝聿銘自然聲譽大損,而Hancock Tower 亦被人取笑為全世界最高的木建築 —Plywood Ranch (因為玻璃脫落時玻璃窗需用木板來封密) 。儘管這不是貝聿銘自己親身負責的項目,但各大的客戶都離他而去,甚至禁止他們競投新的項目,於是貝聿銘便唯有向科威特、伊朗等地方尋找新生意,最終要等至1978年美國國家藝術館東翼開幕後,貝聿銘才再次吐氣揚眉,生意重回正軌。
在這次事件中,貝聿銘從沒有考慮和Henry Cobb拆伙,反而繼續和他緊密合作,他自己主理一切外交的工作,而Henry Cobb則負責內部,合作無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