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顯示具有 圖書館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圖書館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9月10日

上下合一的建築 – Delft University library

近日正忙著寫書的事情所以都未有更新blog, 最麻煩是家中的internet亦出現一些怪問題竟然上不到Yahoo, Hong Kong. 但上其他網頁就沒有問題於是唯有到街外的網吧上網。
講開又講我原來都寫了超過200blog, 不經不覺都寫了23萬字很多建築類型都向大家介紹過但發現原來我從來未曾介紹過圖書館今日不如講一下圖書館反正為答謝第350名訂閱者 – FCHAN,她希望我寫一些關於建築物和植物的blog, 今次就不如講一個和植物很有關系的圖書館.
這是Delft University 的一座圖書館它的設計理念很簡單就是將一邊的天台和首層的地板連接屋頂便成為地板的延續這個綠化的屋頂就直接變成一個大型的公共空間所有學生都可以坐在屋頂之上.
圖書館中央的一個圓椎體就是自修室而陽光可以從尖頂之處射進室內但圓椎體是繼續延伸至低層這樣便營造一個寧靜的自修空間至於室內設計就更精彩由於一邊的屋頂很低所以不能夠放置很多圖書於是就把圖書放最高的一端而整個室內空間就完全開放.
這樣的一個大空間的確令很多學生都願意在這裡上網和讀書不過這樣的設計就可能藏書量不多,但多年重看這些照片之後我都深深地記著這個空間.
我在大學2年級時參觀這大廈教授就馬上問大家覺得這圖書館怎麼樣很多亞洲同學都覺得這樣的設計很特別但很多空間的實用性不高就算這樣大的綠化空間都好像沒有什麼功能在這一刻一名來自蘇格蘭的同學就馬上反駁他的說法他說這屋頂很好玩於是他便馬上躺在屋頂之上並馬上從屋頂滾下去雖然很危險但大家都大笑一場跟著其他英國同學都一同滑下去雖然很骯髒但大家就好像活士托” 演唱會般地瘋狂玩耍.
這樣的設計理念就很明顯地分別出東方人和歐洲人對美學的觀念東方人很著重產品的實用性和需要性如果產品不實用已經大打折扣但歐洲人真的可以單純用一種感覺來享受空間儘管這樣大的屋頂未必有很特別的功能但只要看到大的綠化面積便給予人很舒服的感覺而且這樣斜頂設計的確在視覺上減少高密度和屏風效應反正這是政府地不用考慮高實用率和其他商業原素.
不過講到底設計都需要有一個設計理念無論你是實用主義還是浪漫主義又或者是後現代主義,你都有一個立場但反觀香港的中央圖書館大家又認為它是一個怎樣理念的設計?
以後會嘗試講多一點其他地方的設計不會再集中在香港、北京、日本和英國的設計.
明天講Yale rare book library.

2013年5月30日

黑鑽石的代價—皇家丹麥圖書館(The extension of the royal library of Denmark)








黑鑽石的代價—皇家丹麥圖書館(The extension of the royal library of Denmark)

每一個國家或者城市都有它的國立圖書館,圖書館的地點和位置則視乎當時國家的政策。不過在一般情況而言,大部份的政府都會願意花錢在歌劇院之上,而非圖書館。悉尼歌劇院、北京大劇院、廣州大劇院都是當地的一級建築、連香港的文化中心都比香港中央圖書館設在更重要的地段。

不過,皇家丹麥圖書館則有一點與別不同,這建築物是位于丹麥首府—歌本哈根的市中心並且鄰近市內最重要的河流,地位固然與別不同。這建築物的地位雖然超然,但是設計則相當簡單。整個建築物成一個黑色的長方盒,外形上為了追求鑽石的效果,所以外牆不是垂直的,這便有如一個鑽石切割面一樣。
不過,這個像鑽石一樣的建築物很難滿足200,000本藏書和一個600座位的演講廳的空間需求,因此便在旁邊加設了一些低層的收藏館以彌補藏書量的需求,而又不需提高建築物7層高的規模。

圖畫館的中央部份為7層樓高的入口大堂,為了營造一個與別不同的效果,大堂部份使用了清玻璃,而非外牆所用的黑玻璃。另外,在中央大堂部份的兩邊牆壁都是白色的,而且是彎彎曲曲的,這與黑鑽石的外牆形成強烈的對比。
不過,要建造這個中庭則需附出不少代價,因為這個大堂的樓高7層,並附有天窗讓陽光可以照射下來。另在向海的一邊為單層的清玻璃並附以點玻結構來支撐,這個細部可以讓讀者盡覽四周的河境,但是這個中庭由於沒有用雙層的中空玻璃,所以保溫或隔熱程度都一般,正所謂冬不暖、夏不涼。

在丹麥這種北方的國家其實是很不適宜使用單片玻璃來作大型中庭,因為這個設計消耗熱能很大,據我所知,如在德國就接近一定要使用雙層玻璃才能滿足節能規范的要求。除了不環保之外,而且都很容易使讀者感到寒冷,但是為了保留原創的效果,便唯有作出這樣的抉擇。

講至這裡,其實我想大家明白一件事情,做每一個設計決定時,便需要作出某程度的取捨。而建築物唯一部份的細節往往成為一個建築物成功的關鍵,若以這個設計為例,如果中庭為了要考慮保溫的因素,便需要放棄單層玻璃的中庭,取而代之是需要配置窗框的雙層中空玻璃,不過便犧牲了這個通透的中庭。


圖書館的網址:


2013年5月12日

多功能柱子的建築 - Sendai Mediatheque 圖書館



Sendai Mediatheque  2-1, Kasuga-machi, Aoba-ku
Sendai-shi 980-0821
Japan
上會講完伊東豊(Toyo Ito) 其中一個傑出之作,今日我想講一講他早期一點的作品,這亦是我最喜歡他的作品—Sendai Mediatheque,這圖書館的特別之處當然不是其四方盒的外型,而是伊東豊巧妙地令柱子空間的功能提升了。
柱和電梯聽起來好像是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但是伊東豊想了一個非常具創意、亦很實用的方法,就是把柱子和電梯結合在一起。即是在電梯糟的外圍空間之中還加入了不同大小的鋼柱。這些鋼柱便是整座大廈的結構柱,因此整座圖書館的柱和電梯空間都減少了,從而大大提高室內空間的靈活度。
除了電梯會放在這些鋼柱之中還包括消防樓梯,鋼柱與電梯/樓梯之間的空間亦同樣用作採光的空間。換句話說,這些柱的空間便是結構、交通、和採光的空間,伊東豊便精妙地把不同的建築部件融合在同一部件之中,這樣便令一個平凡四方盒的圖書館變得相當具創意,亦同樣令功能得到提升。
伊東豊的設計精妙之處,往往都是在於他如何簡化建築部件,或令不同的部件融為一體,因此令室內空間變得靈活。他未必如安藤忠雄般把建築物極量地簡化,令建築部件減少,從而達至清和靜的感覺。但是伊東豊的設計重點未必在於感覺,反而注重如何改善建築部件的組合從令功能得到提升。
因此,我覺得伊東豊的建築更能達至實用而美觀的境界,充份看出他精通各建築部件的特性,融會貫通地運用和簡化。
如果大家一直有閱讀我blog的話,我都會強調建築師除了要知道設計之外,還需要學習法規、工程、科技、環保、經濟、歷史、文化和管理,融會貫通各種知識才會創造出新的境界。
雖然生有涯,學海無涯,儘管窮一生之力去追求一種學問都只能得其皮毛,更何況要學貫中西、博古通今方能集各家之大成,這非一人之力可達。但是每種知識都會和其它的知識有一定程度上的關連,今日所學的一點東西,便可能和別的知識有所關連,假以時日知識便可以相輔相成,伊東豊便是一個好例子

2013年4月28日

死物比生物更重要 – Yale rare book library


Gutenburg bible

美國耶魯大學是舉世聞名的學院前美國總統 – Bill ClintonGeorge Bush父子名建築師Norman FosterRichard Rogers 都是畢業於這大學。在這個New York市郊的大學校園裡是有不少著名的建築。
最著名便是這座Rare book library, 它的設計理念很簡單就是把珍貴的藏書放在中間的玻璃盒之內, 當然就而只有準許的人仕才能夠進入。而且只可在這裡閱讀並抄寫筆記藏書閣之外便是一個很大三層高的空間讓學生休息地方。
整座圖書館最大的特點就是外牆是被薄薄的白雲石包圍著所以當陽光充足時陽光會從薄薄的白雲石中透出來十分華麗。這圖書館稱為Rare book library, 就當然是收藏極度珍貴的藏書,包括美國1601年之前的書籍和1851年之前的報紙其中最珍貴就是人類首本用活字印刷的聖經Gutenburg bible.
就是因為藏書是極為珍貴除了保安嚴密之外連消防系統都需要有特別的安排。普通大廈的消防系統, 就是當發生火警時便觸動警鐘自動噴淋系統便會開始噴水來滅火或至少降低火場的溫度.
另外大家都知道火災殺人最多的並不是火而是濃煙. 所以現代的大廈都會設有排煙系統來抽走濃煙但是當一個室內的空間不斷抽走空氣而火焰同時不斷燃燒室內空氣的話在火場內的人便可能因為得不到足夠的空氣而呼吸困難甚至發生悲劇.
因此一般的排煙系統除了會抽走濃煙之外還會補會空氣通常補風量是抽風量的1.5(這一點我不肯定). 由於補風量是多過抽風量這樣便可以為火場內的人提供足夠的空氣來逃生.
不過, Rare book library情況就不同因為這裡的藏書實在太珍貴.  因此這裡是不可以用自動噴淋系統來滅火因為水會破壞珍貴的藏書而且這些書籍多數都是用ink來寫的所以一遇水便會化開.
因此這裡的消防系統就是當火警發生時排煙系統會急速地抽走室內的空氣並補回氮氣(Nitrogen). 這樣便可以令室內的氧氣在短時間之內減少而氮氣由於是低活躍度和不會燃燒的氣體所以不會破壞書籍亦同時可滅火。
但問題在這裡閱讀和工作的人呢他們可能不能夠在短時間之內離開火場而氧氣亦可能在短時間之內被抽走他們便很可能因為缺氧而死亡.
正因為此這大廈在1969年興建時曾受到這裡的學生大力反對但最後都順利完工而最重要是這裡從來都沒有發生火災.
不過這大廈的安全設計理念是認為書比人還要珍貴.

2009年11月30日

令貝聿銘步入大師之路的建築—J.F.K. Presidential Library




1963年,美國發生了一件很重大的政治事件,總統甘乃迪被暗殺,跟著美國政界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到1964年,美國政府決定興建甘乃迪紀念圖書館,並邀請了14名來自世界各地建築師來競投這方案。
當中包括:
1)  Pietro Belluschi (MIT學院的院長)
2)  Louis Kahn (美國建築大師)
3)  貝聿銘
4)  Mies van der Rohe (發明了現代摩天大廈的建築大師)
5)  Hugh Stubbin
6)  Paul Thiry
7)  John C. Warnecke
8)  Benjamin C. Thompson
9)  Alvar Aalto (芬蘭建築教父)
10)Franco Albini (意大利建築大師)
11)Sven Markelius (瑞典建築大師)
12)Sir Basil Spence
13)Lucio Costa (巴西建築大師)
14)丹下建三(日本建築教父)
每個建築師都需要向評審簡介其公司的背景和作品集,當年的比賽不如現在的設計比賽一樣,建築師需要先做出初步方案來讓業主選拔,當年只需要向評審自我介紹便成。1964年的貝聿銘並不算是一名新秀,還薄有名氣,但在Mies van der Rohe、丹下建三、Alvar Aalto、Louis Kahn等大師面前都只是一名無名小卒。(Mies van der Rohe、丹下建三、Alvar Aalto、Louis Kahn等人的建築是每個建築系學生必讀的作品)
最後,甘乃迪的家人宣佈由貝聿銘負責這項目,當時世人都嘩然這個決定。絕不相信一個小將可以一次打敗6-7名建築界巨人而奪得這項目。他成功的關鍵可能是評審當中包括了甘乃迪的遺孀和家人,由於她不是建築界的關係,所以沒有考慮到各大師的身份和背景。反而只注重各參賽者的表現,貝聿銘成功的原因是令甘乃迪夫人明白他的設計是與四周環境配合的,設計理念清楚易明,所以突圍而出。
這圖書館原本是打算建在華盛頓,但由於希望在圖書館旁附建一座博物館和檔案室,所以需另覓新地。於是便決定把圖書館建於麻省,因為甘乃迪曾是麻省的州長,而甘乃迪和貝聿銘都是Harvard 大學的畢業生,所以便打算在Harvard校園附近的地方。不過,就需要向當地一間巴士公司購入地皮,但最後巴士公司拒絕遷出,此圖書館需另覓新地。
最後,圖書館決定選址在麻省大學校園之內,因為這地盤是臨近河邊而四周沒有什麼建築物,所以可以把圖書館的地位變得更為突出,而甘乃迪總統更是喜歡航海的,因此選址適合

就這樣一波三折,便把整個工程拖延了接近10年,但問題還未完結。經過了12年的爭論,雖然選址方面落得定案,但設計還是一個大問題。貝聿銘推出第一方案時,圖書館的平面是成一個正方形,並包圍了中個圓形的公園,主入口就如一座平了頭的金字塔。
此設計一出,當然劣評如潮,不少人批評為何要為甘乃迪總統建一座墓穴 ? (因為金字塔的功能是墳墓) ,金字塔與甘乃迪總統有什麼關係呢難道這是我們等了12年的設計嗎?
貝聿銘解釋的是這不是一個金字塔而是一個幾何圖案,整個玻璃入口讓陽光充滿了整個空間,在陽光之下便只有美國國旗,讓甘乃迪總統的精神永遠在陽光和國旗之下生存下去。雖然這方案得到甘乃迪夫人的支持,但是反對聲音實在太大,貝聿銘需要重新設計。
1年之間,貝聿銘曾推出另一中途方案,但同樣得不到大多數人的支持而放棄。最後在1976年,貝聿銘推出最終方案,雖然這是第三個方案,實情這已是第10多個方案之後的成果。
最終的方案,首先完全放棄了金字塔的設計,改由一個正方形、一個三角形、一個圓形組合而成的建築群。正方形為玻璃主入口、三角形為圖書館和博物館、圓形為劇院。每個元素負責一個功能。正方形用黑色玻璃,其他部份則用白色油漆、黑與白、實與虛作了一個明顯的分別。在主入口之上,自然就只有陽光和美國國旗,喻意美國人在陽光之下是可以自由地飄揚。
這方案雖然都得到一些批評,但最終都獲得通過。不過,這項目拖延了10多年,開始時所籌得的捐款已遠遠不及10多年通脹後的物價。於是貝聿銘需要四處說服各財團支持,但是貝聿銘在1973年因Hancock tower 的問題而聲譽受損,再加上人民對甘乃迪總統的熱情已有一點淡化,所以支持財團都離他而去。最後,得到甘乃迪各家族各成員和麻省政府的支持才籌得足夠的興建費。
此圖書館最後在1979年落成,而美國國家藝術館東翼亦在1978年開幕,令貝聿銘開始步入大師級的行例。
下會將會介紹美國國家藝術館東翼。
J.F.K. Presidential Library官方網頁:http://www.jfklibrary.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