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顯示具有 國家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國家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4月28日

像雕塑一樣的建築—Guggenheim Museum, Bilbao



上一會講完紐約的Guggenheim Museum,今會介紹西班牙的Guggenheim Museum
這一座博物館比紐約的一座更具爭議性,因為這建築物更加違反了很多建築學的基本原則。
如果設計一座公共的建築物多數都會要求:
1)      人流動線清晰、易明,因為很多用家都是第一次使用這大廈
2)      方向感清晰,當遊客進入主入口之後,便清楚知道第一個展館,然後便自動明白另一個展館。
3)      展館的空間具靈活性,因為展覽的內容經常會改變,展品的大小都會隨之而改變,所以展覽空間需要有整合和分隔的功能來配合不同的展覽。
但是這一座博物館就接近完全違反以上的原則,第一展覽空間是分開成各個不同的小區,當旅客進入博物館之後,便會看見5個不同的展區,旅客不清楚是進入那一個空間,而且各空間並不連接,所以會出現很多盡頭路,人流動線絕不暢順。
如果是這樣的話,為何這博物館會在建築界如此有名呢又為何這大廈的建築師—Frank Gehry會成為大師呢?
原因就是他算是第一代推行解構主義(Deconstruction) 的建築師,而這博物館更是這主義的代表作,這建築物的外型接近完全沒有直線,完全是由多種曲線組成,而外型不同的部份是由多個不規則的型狀組合,至於組合的邏輯和理由是找不到的。形狀更不是由基本的幾何形狀如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等,所有的形狀都只不規則的圖案,因為Frank Gehry認為大自然根本很少出現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等形狀,各種大自然的東西都是由多種幾何形狀組成的,人體都不會出現一個正圓形的空間,眼球都是由多個圓形組成的,所以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等都是數學上的形狀,而不是大自然的形狀,而他只是把自然的美學帶進建築而已。
Frank Gehry視建築如藝術品一樣,借建築來表達他如何看這個世界、如何對待設計,務求創造出視覺上新的效果,相反建築物的功能都放在次要,因為雕塑品是不一定有其特別的功能,可能只為美學而存在,而Frank Gehry就是把建築物視為雕塑品一樣,甚至可以算是他的玩具。整座建築物的設計是完全沒有邏輯和原則,純粹是建築師內心的反映,just do what he like.
很多人批評他為何這博物館會如此奇形怪狀,又或者為何一座臨海的建築會完全看不到海呢但是他漠視這一切的東西,做他自己喜歡的事情,但是當世界上每一個人一看到這建築物之後,便永遠都會深深記下這建築物帶來的視覺效果。
到底設計是否必定要完全以其功能為出發點,又或者是否必須要作為設計的最重要一點呢這便是由大家思考的問題。

Guggenheim Museum, Bilbao官方網頁: http://www.guggenheim-bilbao.es/?idioma=en

2009年12月2日

令貝聿銘翻身的項目—美國國家藝術館東翼




1968年可以說是貝聿銘事業高峰期,因為在1964擊敗了多名大師拿下了甘乃迪總統圖書館,1966年接了Hancock tower、達拉斯行政大樓,在1968年還接下了美國國家藝術館東翼,一時間很多美國的重點項目都給貝聿銘拿下了。
但在1973年當Hancock tower的玻璃幕牆脫落時,而甘乃迪總統圖書館的選址還未得到定案,再加上多名重要客戶因Hancock tower 事件而離他而去,甚至把他列作黑名單,不能競投各大公司的項目,幸好貝聿銘還有美國國家藝術館東翼這項目為他翻身的機會
美國國家藝術館是位於華盛頓,西翼是1941年興建的歐式建築,在1968年美術館決定增建東翼。由於西翼大樓是國家級的古建築亦是當地的地標,所以一般建築師的做法是保留舊大樓中軸線、左右對稱的做法,但貝聿銘驚人地做了一個與別不同的設計。
貝聿銘認為這地盤不是很大,大約只是舊大樓的一半面積,而且地盤不是四四方方的,根本不可能如舊大樓般做出有中軸線、左右對稱的效果。於是他便把大樓分為兩個三角形,再用一個三角形聯合起來,左邊一個主要為行政大樓、右一個三角形主要為展館,中間的三角形為中庭。雖然這大廈不是商業建築,但如此刻意制造這麼多的三尖八角的空間,在60年代可以說是完全遺反了常理。
但是貝聿銘的構想是當旅客進入了這個三角形的中庭後,再沿著三角形的路線進入不同的展廳,當通過右邊展廳之後,便會步進中庭上的橋並再次進入左邊的展廳。他刻意打破了把一個大展廳分成不同小展廳,讓旅客通過一間又一間的黑暗的房之後便完成了他們的旅程。他把展廳包圍在中庭的三邊,讓旅客是從陽光的空間進入室內的空間,再由室內步進陽光的空間。情況就有如四合院一樣,住客是通過中央庭園進入四周不同的私人室內空間,之後再通過中央庭園才進入另一邊的實室內空間。
最特別的一點,這美術館雖然是三角形,但其正門都成左右對稱的設計,而中央的庭園的中心都是對正舊大樓的中軸線,暗地裡與舊大樓配合了。
這設計最厲害一點是陽光上的處理,一個有陽光的大中庭並不是什麼特別,所有建築師都會懂得設計,但要把陽光控制得宜則是一個大學問。貝聿銘在天窗上的南邊加了一些阻擋陽光的百業,讓室內的陽光不會過高,並把天窗的框架設計成不同的三角形,這不單增加了阻擋額外陽光的效果,亦室內空間帶來與別不同的倒影,感受到一天之內時間的變化。
當太陽光在不同時候射進室內時,框架的倒影便在室內形成不同的效果。再加上當陽光照射在帶黃的雲石時,整個室內的氣氛變得和暖,令人舒懷。而且中庭中是種了數棵小樹,這除了是綠化了室內的空間之外,還可讓旅客通過植物上的改變來感受到四時之變化。
1978年美術館開幕後,貝聿銘大獲好評,走出因Hancock tower帶來的劣勢,再加上1979甘乃迪總統圖書館終於開幕,才能令貝聿銘從谷底反彈。
不過,我相信最令貝聿銘開心的並不是生意重回正軌,而是在他臨退休前的一段訪問中,他重臨這美術館,突然一名女遊客走上前對他說了一句:You made a very beautiful building for my country. (你為我的國家建造了一座很美麗的建築。)
相信這是全世界所有建築師最希望聽到的說話。
後記:
在美術館之中,大家會發現英國雕塑大師—Henry Moore的作品,但這作品原本的大小只是現在的3分之1。在開幕初期時,Henry Moore 的作品被安排在沒有陽光角落的一旁,Henry Moore 當然向貝聿銘大表不滿並發生激烈的辯論,跟著貝聿銘說了一句:你可否把這作品做大3?
Henry Moore: Why Not!
就是為了鬥這一口氣,這作品便做大了三倍,並放在有陽光的空間的位置。
下會將會是Guggenheim museum
美國國家藝術館官方網頁:http://www.nga.gov/collection/20th_intro.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