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賽隆拿市之內,除了Gaudi 的建築之外,還有一座相當經典的建築物—Barcelona Pavilion。它是在1928-1929年由德國建築大師—Mies Van der Rohe為1929年巴賽隆拿世博而設計的德國館,它的理念是要表達出德國的新一面,但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無論財力和國力都有限,所以Mies 需要在一年之內以低成本完成德國館。
他的理念其實很簡單,就是把整座建築物簡化至極點, 首先,整座展館是沒有任何商業的原素,其實就只有結構而已。 大廈只有極少的柱和樑, 主要的支持點是室內的間格牆來承受。最特別的一點, 整座建築物是接近沒有內、外的區分,旅客可以自然地進出室內和室外的空間。內與外的分別則只由5道結構牆來分格,把一切簡約至極點。這些間格牆都是用不同的材料如室外是用麻石、外牆是用綠色的雲石、室內是啡色的雲石和玻璃,他只利用了材料上的差異來突顯室內、外空間的區分,並表達出不同的層次。
大家可能會懷疑這一座小小的展館,為何在建築史上會留下如此重要的地位?為何無一個建築系的學生都必須研究這座建築物呢?
因為這建築物是第一代完全打破了內、外觀念的建築,以往的建築模式多數是利用實牆來區分內與外、私人與公眾的空間,參觀的路線都會是特定的。但這建築物則是完全自由流動,當我進入之後,便會到達一個大廳,然後便會越過一道牆到達小屋盡頭的小水池,之後便可經過一至兩道牆到後花園再到達室外的大泳池。不過,其實在室內的大廳同樣是可以看到室外的大泳池,進入這大廈就感覺有如進入一個涼亭一樣,沒有內、外和主次的分別,在當年則絕對是破舊立新之作。
這展館在1930年已經拆毀了,但在1986年則在原址復建,現在所使用的材料都是盡量和當年近似的。由於這建築是小規模的,而且相當簡單,因此一般旅客未必會發現它,儘管它是位于巴賽主要遊客區—Montjuic水池旁。不過,如果不是特別希望到室內參觀的話,其實可以在外牆遠觀一下便成,因為在大水池旁的空間差不多都是全開放式的,所以遠觀是可以的,但若果要進入的話就要付5歐羅。
不過,大家都可能見過這建築物的一樣東西—Barcelona chair,這椅子都是專為這展覽而設計的,但這椅子在各地的傢俱店都有出售,大家請留意一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