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顯示具有 概念城市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概念城市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5月18日

移動居所—Plug in city



在解釋這概念城市之前,大家煩請先閱讀以下文章:

未來建築-海上城市Freedom ship(1)


http://arch-traveler.blogspot.hk/2013/05/freedom-ship1.html


來建築-海上城市Freedom ship(2)


浮台城市—Lilypad


現代人大都為了一個安樂窩而拼命地工作,買一個房子有如負一大筆債項,萬一遇上金融風暴,就分分鐘鐘變成負資產,苦不堪言。

 

但是有沒有想過,人是否一定需要住在建築物之內呢?

 

1962-1964年,英國建築大師Peter Cook提出了一個相當新穎的構想。他建議人不一定是需要住在建築物之內,人的居所是可以簡化至一個可以小型的房間如一個小型的貨櫃(capsule),這一個小型的貨櫃是可以移動。

 

這個移動的居所是可以隨時加入或拆除一個大型結構之內,根據Peter cook的解說是可以隨時plug-in plug-out。這一個大型結構是以45度角互扣的巨型結構,每一個移動的居所是由起動機吊起並掛在巨型結構之上。

 

當一個人如果需要到較遠的地方參加活動之時,他便把整個房間拆下來,然後運至活動的地方並掛在該處的大型結構之內,在活動之後便在這居所處休息。情況就好像一部很大的汽車,這部汽車之內是設有睡房。當一個人需要到外地參加活動時,便由自己的停車場開車至目的地,並把汽車停泊在該處的停車場,他便在車內休息,明日再開車至另一個地方。

 

Plug-in city的概念中,人已經沒有任何固定的居所,他可以把這移動居所隨時移到不同的城市,甚至不同的國家。這樣城市和國家的疆土已變得不存在,人和城市與國家的關系都失去了,大家只是有自己的國藉,而大家只是共同生活在地球之內。

 

這樣一個城市/國家每天都在變動,都市的面貌每分鐘都在改變,因為人已經不是生活在一個固定的居所。而且大家都不會再爭論樓宇高度、密度和地區的問題,因為大家都是生活在類同的流動房間之內。而且由於大家都在流動,所以不會再有地區之別,不會再有豪宅區和貧民區的分別。因為大家隨時可以在下一分鐘就搬走,搬家就有如在停車場泊車般簡單。

 

而且一個城市已經可能不再需要什麼都市規劃,因為建築物的高度是隨時可以加或減,人口密度和建築密度都可以隨時因此而改變,一個城市可能已沒有什麼商業區、住宅區或郊區,因為每區的組合和角色可隨時因情況而改變。

 

講至這裡,大家會發覺Freedom ship/ Liypad就是可能創造了這樣的生活空間,他把一大堆的流動房間結集在一起並放在一艘巨大的船之上,這艘船便變成了一個新的國家,不停地在世界各地流動,今日在英國,明日在法國、下星期在中國。

 

它利用了科技上的進步而建立了一個可以完全自主的國家,特別的是當這艘船停泊在公開時,根本沒有一個國家的執法人員可以在此執法,後果可能很嚴重。最重要的一點,這艘船是自己選擇自己的國家,而不是在一國家之內發展自己的項目。

 

題外話:

 

Peter Cook在退休前曾經在倫敦的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UCL處任教,他一直是致力推動這種前衛的思考,而這兩所學院都保留這種風格,這是有別於其他英式學院。在倫敦生活的數年間,我不時會遇到在這兩學院的學生,有些人對這種無界限的思考模式感到興奮,但有些人則感到困惑,因為他們以為來到英國讀建築是學習如何興建一座大廈,但其實這些學院是銳意培育一些創作人材,能打破現有的常規,跳出思想上的框框。簡單來說,他們是鼓勵大家思考一座太空城,而不是教你如何興建一座太古城。

浮台城市—Lilypad


本月在丹麥歌本哈根舉行了關注氣候暖化的高峰會議,一如意料之內,多個工業大國都未必願意為減排達到一至的意見,就算出現京都議定書般的協議,部份國家都未必遵守相關協定來達至減排的目標。
如此下去,兩極的冰塊遲早溶化,而人類又如何生活呢?
比利時的建築師—Vincent Callebaut,就創制了一個浮台城市,讓人類就算在水位大幅上升之後還可以繼續生存下去,這計劃大約在2100年實行。
這個浮台城市—Lilypad是一個可以容納50,000人生活的空間,這處不單只完全使用環保能源之外,浮台上的廢物都盡量循環再用,務來做到零炭和零廢物。浮台上配備農地、水塘、工作、娛樂和廢物處理的空間,即是將一個城市必須要的原素都包含在浮台之上,50,000的人口可以在此處獨立地生活,無論食物、食水、工作和教育都可以在浮台上充份滿足。
能源來源方面包括太陽能風能潮汐能,生化能和水力發電
浮台方面為了盡量減少製做垃圾,任何廢物都盡量循環再用,所有生化的廢物都會經過處理來用作肥田料使用,一些可燃燒的物料都會用作燃料來作發電之用。
至於廢氣回收方面,這裡除了有大量的植物來吸收二氧化炭之外,浮台的基本結構是用玻璃纖維來製造而外層是塗上氧化鈦(TiO2) 氧化鈦在柴外光的照射下可以吸引空氣中污染物。另外,浮台都會種植紅樹林(mangrove) ,紅樹林是生長在海水和淡水的交界,一般都可以在沙灘邊都有機會找到,而且它可以吸收水中的重金屬等物質,有助淨化水源。
這浮台與我之前介紹過的Freedom ship 有一點不同,因為這浮台基本上是不會自己移動,只會在內海上停留,而且這浮台的目的是盡量製造零廢氣的生活空間,但Freedom ship 則很明顯是製造一個高尚、別樹一格的生活空間,而且Freedom ship 如此巨大,自然耗油量自然驚人,再加上經常需要利用飛機和油輪來往返內陸,所製造的污染自然非比沉常。
兩者最大的分別是浮台城市都仍然是在一個國家的範圍之內,只是為人類提供一個另類的海上陸地而已,但是Freedom ship 則是在公海上建造了一個國家出來,又或者可以說是建造了一個新的國家出來,而且一年365日都環遊世界,因此國家的定義已變得虛無、疆土的界限已不存在。
其實,現在的科技已絕對可以滿足結構和安全上的要求,只是如何製造出一個自我循環的零炭生活空間,因為現在的環保能源科技還未達到高成本效益的情況,另外環保能源的穩定性仍是一個致命的因素,另外最大的問題將會是如何處理污水和廢物,雖然理論上可以循環再用部份東西,但有些有毒物質還未可以循環使用,如果這兩項問題都解決了的話,浮台城市將會很可能出現世上。

2013年4月28日

未來無炭城市—Masdar carbon Neutral city


  
上一會介紹了一個構想的浮台城市,但這個概念城市還在一個概念階段,但今日將會為大家介紹一個比較真實的概念城市。
這個無炭城市由英國著名建築師—Norman Foster設計的,是位於阿布達比(Abu Dhabi) 市郊的地方,連接阿布達比機場和多個大型的規劃項目如Yas islandRaha Beach等項目。整個項目佔地6平方公里,即大約半個香港島的面積或整個故宮連同北、中、南海公園的面積。整個城市的人口只有50,000人,但整個項目的做價到220億美元,做價與整個香港機場項目相近。若以每個單位來計算,這項目極可能是最高成本的住宅項目。
這項目當然包含商業、娛樂、教育、醫療、住宅、文化、教育等多種設施的衛星城市,但這項目的焦點自然不是它的做價和規模,而是它在能源和廢物上的處理。
這項目設立大型的風力發電、地熱能發電、太陽能發電的設施,這些設施的發電量足以滿足50,000人口的要求。為了盡量加強太陽能發電的效益,整個項目以東北至西南的中軸線,務求減少太陽黑影來降低太陽能的發電效能,而且每塊太陽能發電都可以調節因太陽角度上的不同而作出調整。
整個項目的建築都盡量採用自然通風和自然採光,盡量減少對能源的要求,盡量利用自然通風來令大廈降溫。整個項目內是完全沒有汽車的,只有火車、單軌火車和電動汽車(像高球車般的電動車,務求令整個項目變得無二氧化炭的空間。
為了進一步減少人類對能源上的需求,每個小區都設有各種基本設施,住客可以在200m的步行範圍內找到工作、娛樂、文化等設施,這完全打破了現代人的生活模式,一般人都需要乘車上班和上學,就算要購物都很可能需要到達另一區,所以對能源的需要不少。但Foster提出這個200m步行生活圈,就是要減少人類花在交通上所需要的時間和能源。就算住客萬一需要離開這小區,都是盡量依靠電動化火車和汽車來連接,完全不用汽油等不能循環的石化能源。
至於廢物方面,有機廢物自然會被循環再用作肥田料,無機廢料都會經過慮化處理來循環再用。至於污水處理就更加厲害,污水會經過納米的過慮器,令世上最細的細菌、污染物都隔絕了,所以就算從廁所排出的污水都可以一經過慮之後,便可以飲用,這樣便可以大幅減少80%的用水。
大家請不要忘記阿布達比是位于沙漠地帶,所有食水都是來自海水化淡廠,因此耗能量驚人,再加上很多沙漠地帶同時在白天需要降溫、晚上需要保溫的情況,如果能夠令建築物同時做出保溫和降溫的話,確實是一大突破。
現在世界上還未能出現完全零炭的小區,如果這個城市真的能做到完全零炭的城市的話,絕對是人類生活模式上的極大創舉。
這項目現在還在設計階段,而且是Foster & Partners 在經濟下滑時的主要收入來源,現在這項目好像還是如常進行,大家可能有機會見到這個完全不計成本的環保城市。

2013年4月27日

改變人類歷史的建築師—Le Corbusier (概念城市/公共房屋篇)





今日開始講概念城市,但是大家又有沒有想過世界第一代的現代的城市是從那裡來呢? 人類從何時由小屋轉而居住在多層的公共房屋呢?
世界第一代的現代城市的概念是來自法國建築大師—Le Corbusier,他在1922年提出了驚人的構想現代城市(Contemporary city):
1)       這城市可容納300萬人口。
2)       這個市區將會由汽車道路來連接各部份。
3)      城市中所有的建築都採用工業化的生產,房屋採用相同的模式來興建(reputation module),務求大量減少設計和施工時間和成本。
4)       採用高層高密度建築,放棄低密度的歐陸小屋模式,務求減少樓與樓之間的距離。
5)      大幅降低市中心的密度
6)      樓與樓之間大幅增加綠化和公共空間的用地
7)      自我提供足夠的就業和康設施的獨立城市
2009年的今天聽來好像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1922年巴黎的人口大約只有600萬,但當時巴黎全城汽車大約只有1000部,所以設計一個可以容納半個巴黎的人口,而以汽車為主要交通公具的城市簡直是天荒夜談。
1922年,當時的法國人完全是Le Corbusier 是一個瘋子,根本不明白自己在說什麼,而他的建議自然被否決而且批評得體完無膚。但是在20多年後,特別是二次大戰之後,人口出現急增的情況,即所謂「戰後嬰兒」,當時世界各國都急需要提供足夠房屋來解決人口,而且由於Ford的出現,他令汽車的制作成本大幅降至一般人都可以負擔的水平,汽車數量因此而急增。
最重要的是,由於人口不斷增多,如果以歐陸小屋的模式發展,都市需要不斷橫向性地發展,人類需要更多的時間由自己的家到達他們的目的地,而且因為汽車大幅增加的關係,現有的道路變得超出負荷。
所以,歐洲的很多城市都借用Le Corbusier1922年設計的現代都市來規劃自己的城市,特別是利用高密度的多層建築來減少房屋的佔地面積,這樣可以令更多的綠化空間和運動場得以興建。
他的建議令世界出現了衛星城市,務求人類可以在一個獨立的小區之內工作、學習和生活,不用再每天往返市中心工作。
Le Corbusier 雖然未必在歐洲大陸上十分受歡迎,但在亞洲就完全成功,特別是在香港。香港的沙田、大埔、大圍、馬鞍山、上水都是以用他建議的高密度、工業化的房屋理念來規劃,製造出一個接近300萬人口的衛星城市。同樣的理念在新加坡、日本、韓國都有大幅採用,直至今天他設計的概念城市仍是現今社會發展的主流模式。
試問在1922年,一個建築師竟然可以有如此的遠見來規劃出未來人類的生活模式,簡直是天材中之天
下會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