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顯示具有 世博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世博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4月28日

玩水的建築 —Blur building


今日原本會答應為大家再介紹Jean Nouvel 的建築,但是今日突然想起一起一座世博的展館建築,所以今日先寫一下。
這一座看似一堆「雲」的建築是2002年瑞士世博的其中一個展館,它是由紐約的建築師Diller & Scofidio所設計的,他們的設計理念是將當地的環境完全融入這座大廈,不單要令旅客可以看到當地的環境,還要親身感受到當地的環境。
由於這建築是類近當地著名的淡水湖— Lake Neuchatel,所以他們決定把整座建築物放在湖上,然後把湖水泵上,並從外牆上13,000個噴出,這些湖水經微小的噴口便會變成小水珠,而且這建築物是離開湖面大約65尺左右,因此從遠處來看這建築物就有如「一堆雲」。而且特別地當大風吹過這建築之後便會使建築變成在雲霧中若隱若現,成為「雲霧中的建築」,然後當風吹走雲霧之後才會再次看到建築物本身的模樣,之後再來一次循環,因此這建築物的模樣是視乎天氣的變化而不斷地改變。
這建築物最大的特點不是你可以看到「昇」起了的湖水,旅客甚至可以親身感到了這些湖水,因為當進入這大廈之後便會經過螺旋的通道到達頂層,讓自己完全被雲霧包圍,簡直像是升了仙一樣,又或者像孫悟空一樣。當經過屋頂的露台之後,便會到達室內的展館和酒吧,你可以從雲霧中看到外邊的世界,相信這樣的經歷只有降傘人員才有機會感受到。
大家可能會問如果在雲霧中會否迷路呢?又或者會否容易碰到別人呢?
首先,這建築物的路徑是單循環的,所以應該不會迷路。至於,視野的問題就是建築師他們刻意創造出的效果,他們希望創造出迷失了自己存在的空間感覺,因為參觀時大會安排了雨衣給旅客,除了不想雲霧弄濕了旅客的衣裳,並且大家都變得一式一樣,同時在雲霧中都看不見對方。
雖然最後大會可能因為成本的問題,而沒有為旅客安排雨衣,但是參觀這處確實把人帶進了迷失的空間。
不過無論如何,如此瘋狂地「玩水」的建築確實是小見的實驗性建築。

體驗到實與虛(Solid and Void)的建築—丹麥館









這兩個月因為要準備新書和考試,所以敞blog停頓了一段時間,今日終於可以從新分配時間來寫新文章。

今日這一篇文章其實是我一直都很希望寫的文章,因為這建築的設計確實超越了它原有的效果。表面上在上海世博的丹麥館好像只是一個平凡的螺旋型三層高的建築,建築師表面上是只利用一個螺旋的人流路線來為旅客帶來一個體驗並且引入了歌本哈根的地標美人魚作為賣點。但其實他的概念重點未必在於此,根據BIG建築師樓老闆Bjarke IngelsTED大會內的解釋,當他們比較丹麥和上海的不同,發現上海原來在30年前是以單車作為主要的交通工具,但近年上海的道路大幅增加了汽車的數目,令到部份道路已開始不容許汽車進入。
在丹麥則進行相反的改變,政府在歌本哈根等城市陸續開始重新引入單車作為交通工具,政府更免費為市民提供單車作代步之用,務求減少汽車對市內道路的壓力和空氣的染。

因此,他們便希望藉著這個機會重新為上海引入單車作為交通工具的概念,這個概念其實亦配合了上海2010年世博的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為了理行這個概念,他們為大會提供了1000部單車,這除了可以讓旅客利用單車參觀這展館之外,亦同時可以乘單車參觀世博園內其它展館。 不過根據我的記憶中好像展館內的單車是不能在展館外使用。

隨了單車之外,他們還希望把丹麥的海水帶來上海,因為歌本哈根的海水很清潔,居民都可以在海港處游泳,所以便在展館的中央設立水池。不過,大家可能懷疑為何丹麥建築師會如此浪費地把丹麥的水送到中國,但是這其實是環保的做法,因為很多從中國到丹麥的貨船都需要在回程前補入丹麥的海水,因為貨船下貨後的重量大為減輕,所以需要補入海水令船的重量維持一個水平因此他們便順水推舟,借水一用。

不過,這建築最重要的重點是螺旋式的單車軌道,由於整個路徑成雙螺旋的方式來組合因此令到人流路線和建築空間形成了「虛與實」的組合。如果引用建築理論的「Solid and Void(虛與實)」,這個展館的實體形成了建築物的外形,但是層與層之間的空間成為了單車使用者的空間或等侯空間,這建築物無論「實」與「虛」體的元素不單連成一體,並且成為建築物具重要意義的元素,這是與其它一般建築的實體與空間的疏離關系,大大不同。

另類「以人為本」的建築





之前曾經介紹過丹麥建築師—BIG在台灣的設計,今回為大家介紹另一座打算在上海世博原址興建的建築。這座建築物稱為「人民建築」,因此設計師便利用「人」字作為藍本,所以整座大廈外—成「人」形,並且加入了「陰陽五行」的各元素。建築師則以圓形代表「金」即大廈外立面上的圓形結構、長方形代表「木」即大廈的則立面、波浪則代表「水」即大廈的群樓部份、三角形代表「火」即大廈的底部的空間、正方代表「土」即大廈的頂部。
當大家看完這個解釋之後,大家都會懷疑這設計的理據是否過於牽強,這大廈雖然加入陰陽五行的元素,但是又是否又能反映出陰陽五行的相生相剋的關系呢? 而且陰陽五行在建築學的重點是平衡、調和,坦白說在建築中確實未能反映出陰陽五行的精髓。

至於「人民」方面,除了是「人」字的外型和底部的人民廣場之外,確實又沒有特別的感覺反映出「以人為本」的精神。最壞的是事情是這大廈在功能上很難滿足基本的要求,因為由於這大廈的沒有一層的樓板是對齊,所以根本不能讓一部電梯是可從首層直至到頂層。雖然部份大廈是需要在高層處轉電梯,但是這只是在超高層的摩天大廈才發生,但若是在30多層的大廈裡需要轉三次電梯才能直達頂層,某程度上來說是不能接受的設計。另外,由於這大廈完全沒有核心筒,而且長闊比(Slander ratio)很大,因此令到這大廈的穩定性相當低,因而令到外牆上需要加上不同大小的圓形支架來穩定結構,所以從室內望向室外的景觀便會被這些圓形框架所阻擋。總結來說,由於這建築物的形態令到結構系統相當之不穩定,令業主需要花不少的金錢來加固結構,另外垂直的人流交通亦無謂地變得複雜,而且室內的景觀亦因此而犧牲,最可惜的是建築的效果不能表現出建築物的設計理念,所以某程度上可以說這設計是不合格的。

講至這裡,大家可能會懷疑遊人為何會花時間來批評一個他不喜歡的設計呢? 其實我是想帶出一個思考的問題,這位丹麥的建築師肯定在設計時沒有把以上的批評作為重要的考慮因素,他們寧願犧牲建築物的功能來保存建築物的外形,這個做法確實是非常勇敢。雖然我認為他們的設計是不合格,但是他們忠於他們自己的設計,熱愛他們的創作。

小筆兩年前再一次回港,坦白說香港的建築師的能力一點也不低,在香港的制度底下,一名初級的建築師已經需要開始負責規劃、設計、管理、送審、驗收、合約和工程等問題,有時甚至需要顧及發展商銷售策略的問題,這樣的訓練在外國確實不常見,現在愈來愈多的英國建築師回來香港發展,不少有經驗的建築師都感到非常吃力,因為他們需顧及比英國更多的事情,而且項目的進度比英國的工程快很多,但可惜的是很多香港本地的一級工程都由外國建築師贏出,不過都是由本地建築師包底負責。

小弟曾在英資公司工作了6年,見證了無數英國建築師只追求的效果而完全漠視功能上的要求,情況與「人民大廈」的例子類同,往往都需要華藉員工或本地建築師來修正相關設計。這情況確實是令人憤怒,可謂別人在拉糞,我們在吃糞,但功勞和榮耀則需要與別人分享,甚至被別人奪去。

作為華藉員工或本地的建築師的我們又如何可以自處呢? 根據我過往的經驗,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就是「手起刀落」,根本不需要留下情義,如果他們的創作是根本不能滿足功能/規范上的要求的話,便大刀闊斧地改,甚至把舊有的設計完全刪掉,「合則留、不合則去」,一切的事情「公事公辦」,除非他們提出補救方法,又或者可能研究出另類的補救方案,否則沒理由讓他們「倒米」。在適當的時候確實是需要適當程度的「反面」,但同樣是學懂如何適當地妥協。

坦白說,外國建築師確實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至少他們確實比我們忠於自己的設計,而且確實比我們「開放」, 但絕不能「妄自菲薄」,亦不能作無謂「自我澎漲」,否則只會令阻礙自己學習,總之互相學習,互補不足便是。

假若再次引用「人民大廈」的例子,如果是華藉的建築師就多數會使用一座核心筒為基本的塔樓結構,並且會盡量用盡可佔地面積來建設群樓部份,所以首層的人民廣場則可能會變少,甚至完全刪除,一切的創作只能在外立面上作出一些調整務求使建築物變得特別。這樣的處理手法是沒錯,在功能上是能滿足要求,在規范上是完全合理,但在創意上確實可以提升一點,設計最大的難題就是如何做出實用與創意兼備的建築。

這條問題便是我們一眾同業需要努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