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顯示具有 美術館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美術館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9月11日

帶有中國味道的現代美術館—何香凝美術館




相信很多人都會經常到深圳消費,但相信極少人曾參觀過何香凝美術館,這一座位于華僑城的美術館,是全中國第一座以個人名義的美術館,全國第二個現代美術館,而館名更是由前國家主席江澤民來提名。
 到底何香凝女仕為何會在中央有如此地位呢?她曾經是全國人大政協、全國婦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員等要職,因此地位崇高。
 至於美術館本身,是在1995年由香港建築師—Sherman Kung設計的,Sherman Kung 便是中銀大廈的項目建築師。 他在這博物館採用了四合院的格局,中央的兩個展區以南北中軸線,當進入後便是第一個中央空間,再進入後便是一個大的玻璃中庭,在中庭四周便是不同的何香凝的展區和貴賓廳,在中央展區的左邊便是現代藝術的展區。
 這間博物館其中一個特點,就是主入口由一條橋連接附近街道,而且正門附近的綠化地帶和水池是下沉了數米,讓整個博物館與四周環境隔絕,當旅客過橋之後便有如忘卻四周的繁忙的道路,感受一個寧靜的藝術空間。
 另一個特點,就是這裡的通道。當旅客參觀完第一層的展廳之後,便經樓梯步行之上層時,便會發現路線上有一些地方突然有不少陽光經窗戶射進室內,旅客往往是由陽光引領旅客至上一層的空間。
 建築師是刻意在樓梯的空間內設置窗戶,盡量利用「陽光」來定義行人空間,
在現代藝術展覽的空間同樣有類似的做法,特別是在雙種的樓梯,而且在進入現代展覽區時,便會先經過在正面的玻璃盒,令旅客先經過一個不同陽光的空間,才進入另一個空間。當時老師教授這手法—「Light for the space(陽光來營造整個空間)
 在此唯有向大家說句對不起,因為小弟已有10年沒有參觀這博物館,當時拍下的照片實在太差,所以不能表達這建築物室內的空間,最可惜的是從網上根本找不到合適的照片,始終大家到深圳的目的不是去參觀美術館。因此煩請各位網友可以幫幫忙,到這裡拍一些室內的照片,好讓大家明白這博物館在陽光上的處理,無言感激。

但是,這博物館絕對值得大家一遊。


官方網頁: http://www.hxnart.com/

2013年9月10日

上下不分的建築—University of Utrecht, auditorium

真是萬分的對不起,由於到現在我家裡還未能上網,所以很多事情都不能順利地完成,在公司亦不可能花太多的時間來處理私人的事情,所以近日確實寫少了很多文章。在正常情況下,我應該可以每星期寫至少兩篇文章,但現在要寫一篇都感到吃力。再加上確實不是安心讀書的好地方,因為各人的生活都多資多彩,心靈總是不能夠靜下來,能安心地靜下來讀書、看書、寫稿的機會確實不多,因此出文的密度確實比英國時慢了一點,希望大家體諒。
今日原想寫關於香港西九的規劃方案,但是在開筆前先想介紹一下Rem Koolhas 的早期設計,Rem Koolhas Zaha Hadid的老師,他和Zaha hadid 一向都致力推行解構主意,近年比較有名的建築便是北京的CCTV新大樓,同樣是貫切了東歪西倒的建築風格。
今次我為大家帶來的是他早年在荷蘭的作品,這亦可以說是Rem Koolhas 在荷蘭的成名作 University of Utrecht 中的演講廳。他的設計理念很簡單,就是把上下兩層的空間用一個斜坡來連接,這樣便把上層的空間與地下一層的空間連結成同一個平面。用另一個方式來解說,因為演講廳的室內高度是前高、後低的,目的是讓高層的學生可以看到講者的解說。因此,Rem Koolhas便利用了這個高度上的特性來制造出一個斜面的空間,讓學生可以直接地從地面走至演講廳的高層,從而從高點進入演講廳,而演講廳之下的高樓底空間便是飯堂,低樓底的空間便是單車(自行車的停車場。
當學生進入此大廈的一刻便可看到左、右兩邊各一條的斜坡,讓學生選擇進入演講廳,還是進入飯堂。在演講廳附近的空間便是不同的課室和連接其他大樓的通道,表面上看來這樣的概念是沒有問題,但是當你親身參觀過之後,便會覺得這是一座極有問題的建築。
首先,連接主入口和演講廳入口的斜坡太斜,不單輪椅不能安全地進入高層,而且斜坡異常光滑,平常人都需要萬分小心來步行,穿高根鞋的女仕更是高危。而且在演講廳的主入口旁的部份外牆是突然地彎了起來,雖然這部份成為不少建築雜志的封面,但是這確實又是無中生有的設計的一部份。另外,由於飯堂的高度不平衡,所以燈光設計和效果確實有一點不理想,而且陽光不足。
至於建築細部亦是令人失望,很多牆和柱都沒有塗上油漆或任何裝飾,但亦不是像日本安藤忠雄般有系統地使用清水混凝土,所以感覺就好像一座未完成的大廈。這亦是當地大學教授的評語,荷蘭的建築好像只是80%完成,細部設計和處理都未盡完善,所以設計都永遠帶著遺憾。
不過,這還未是最大的問題,在連Utrecht不遠的另一座美術館,同樣是Rem Koolhas設計,同樣亦是使用這個上下合一的概念,但是規劃就嚴重失敗。8年前,我花了30分鐘都不能找到入口的位置,連當地的學生都不清楚,直至我看到有人離開才找到入口,總之是超級混亂,不過這亦是Rem Koolhas早期作品的特色。
Rem Koolhas雖然未如他學生Zaha Hadid 一樣,只是一名紙上建築師,但是他的設計在理論和概念層面上是可行的,但到實際執行的話,就往往敗在細節中。

2013年5月18日

被人違忘了的美術館—Tate gallery, St. Ives





今日在家中書架翻查資料時,無意中發現10多年前自己買了的一本介紹Tate gallery, St. Ives的書,這本書是我第一本在英國買的書,記起當年大學一年級與同學一同參觀Tate Modern 時,無意中在當處的書店看到這本書。這本書雖然很薄、只有50頁,但售價是達至8.95英磅。對當時的一個的窮學生來說,8.95英磅已經是我2-3天的飯錢。經過一輪思想鬥爭之後,終於肉痛地買了下來。現在回想當年的自己,確實有一點瘋狂,因為全身連戶口都只有200英磅,但我竟然可以用20份之一的錢來買一本並不必要的參考書。事隔多年後,自己重看這本書,不單回想起當年自己的傻事,但是亦慶幸自己做了這一件事,因為我可能會和大家一樣違忘了這樣的建築。
講起Tate 名下的美術館,大家都會立即記起倫敦市中心的Tate Modern 又或者是歷史悠 久的同樣在倫敦市內的Tate Britain,部份人更可能會記起利物浦的Tate Liverpool,但是相信世間上記起Tate St. Ives的人確實是少之有少。  
首先,St. Ives是在那裡呢? 它是在大約在威爾斯的最南部,可以算是英國最西南面的一個城市。由於此處是位于英國的邊緣,所以面向的是Celtic sea (即是英格蘭與愛爾蘭之間的海洋) 。單是介紹地點已花了一番唇舌,相信大家和我一樣都未曾到過這地方,其實連很多土生土長的英國人都未曾聽聞這個地方。既然如此,為何享負盛名的Tate 集團會在這個「不無之地」建立一座美術館呢?
事緣是在1951年當地的畫家和藝術家曾經對當時的英國建築和藝術界做了一些衝擊,而當時的畫家作品都被收藏在Tate Britain 之內,不過由於主要的空間都用作Henry Moore和William Turner的展品,所以大部份的展品都只能收藏在地庫之中,所以便建議把這些歸還給St. Ives 並在當地建立一座小型的美術館。
由於這美術館明顯地不是一個亮點工程,所以美術館的所在地並不特別觸目,而且是在一群的舊民居之間的一塊舊工業用地,更什的是此塊地只有一小部份是接觸到街道的,其餘的部份都被四周的民居所阻隔。
建築師Evans and Shalev 經過設計比賽贏得這個項目後,他們首要的是研究如何在一條樸素的材落之中建立一座特出但又不會嚴重地破壞整體氣氛的建築。由於美術館的體量比四周建築物為大,要特出並不困難,但是工地的大部份正面被前端建築物阻隔了。因此他們的概念是把主入口設在唯一接觸到街道的位置,而且把主入口的體量設計成圓形,使其入口可以在眾多的四四方方的住宅群之中能鶴立雞群,其餘部份則設計成長方形,務求盡用整塊土地。
當進入主入口後,便進入一個雙層高的中庭,然後經過走廊便進入商店和主入口,經過樓梯便進入上層的展覽空間,整個設計最大的重點其實是主入口的圓形空間。在圓形空間這處,如果你向內望便是不同層數的展品,但如果你向外望便是Celtic sea 的醉人景色,這樣的空間在頂層的餐廳和平台花園都會出現。這亦是建築師設計精要所在,務求把藝術品能通過建築空間與四周的環境融在一起。
為了進一步配合四周的環境,建築師刻意在外牆使用了全白色和低反光度的玻璃,唯一依靠其圓形的入口來與四周環境作出區別,簡單而且直接。
記得有很多人說過,如果你要推銷一個設計時,你不可能只有一個selling point,但是如果用得合適的話,有時一個selling point 便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