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顯示具有 紫禁城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紫禁城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5月17日

中國最重要的建築 - 故宮博物館(科舉篇)


午門
保和殿

京奧在即, 肯定會有大量港人到北京觀看奧運, 所以我希望寫多一點北京的建築, 要講北京的建築一定要講紫禁城/故宮博物館. 如果要講紫禁城真是很難講, 難度亦很高,因為可以講都是非常多從很多個角度來講, 因為可以從歷史、珍品、風水、建築、規劃、保育等角度向大家介紹,所以我決定每個話題都講.
不過以我反叛的性格, 我一定不會如此就凡, 所以先從科舉制度講起. 大家可能會奇怪科舉與故宮有什麼關系? 關系就大.
眾所周知, 科舉制度是古時中國用來挑選人材的方法亦是中國的一大發明, 現代社會挑選公務員都是從這方法演變出來. 科舉制度始於隨代605年至清代完結, 科舉雖在元代短暫停止,但1300多年以來都是中國人材選拔最有效的方法.
明清兩代的科舉制度由宋元兩代演進出來, 亦變得相當成熟, 科舉制度分鄉試、會試、殿試三個級別。但要進鄉試就先要童試,亦稱童子試, 童試亦分為縣試、府試及院試三個階段。如果童試合格便成為生員, 俗稱”秀才”. 成為秀才後便算是有功名, 亦成為士大夫階級. 成為士大夫後, 便可以見官不用下跪, 官亦不能隨意用刑.
如果不經童試,亦可成為監生參加科舉, 監生分三種: “恩監”即皇上特別恩準的考生、”蔭監”即祖先得到皇上特別恩賜, 後人可免童試, 最後一種就是最直接的一種 ”捐監” 即付錢買的一種, 所以監生出身的官員都大不能受人專重.
成為秀才後便可參加科舉第一級的考試-鄉試,                              鄉試合格後便成為”舉人”, 鄉試第一名便稱”解元”. 再進一級便是會試    會試合格後便成為”貢士”, 會試第一名便稱”會元”, 最後一級便是殿試,   殿試合格後便成為”進士”, 殿試第一名便稱”狀元”.
因殿試合格後亦就不再能參加科舉, 進士便成為他們終極的功名. 所以能中狀元的人是萬中無一的奇材. 進士及第的人都會殿外的榜上提名, 而殿試頭三名 狀元、榜眼、探花是會另外用金漆把及第人的名字寫在一甲榜上, 身份地位自然是超然, “金榜提名” 就是這意思.
讀書人最高的成就,就是” 連中三元”,先中”解元”, 再中”會元”, 最後中” 狀元”,又稱”三元及第”.根據資料,中國1300年以內都只是得13人是連中三元, 明清兩代數百年內只有4人,連中三元的武狀元應只得3人.
由於最後一級的殿試是在紫禁城的三大殿的保和殿內進考, 而殿試的題目由皇上親自出題和挑選頭十名的進士, 所以進士都稱為”天子門生”
要進保和殿便必須經過午門通過午門亦即是通過紫禁城內最後一道城牆, 亦即到達皇上生活的核心地帶. 所以讀書人的一句話: 一登龍門,身價十倍因為一進入殿試便多數由貢士進身為進士, 身價自然十倍上升.
不過亦有另一個說法, 一個古代傳說的說法: 古人發現金色鯉魚經常逆水上朔,在龍門瀑布形成跳躍的群體但在瀑布以上,由於水流湍急,沒有任何魚類可以生存。所以古代人想象這些金色的鯉魚跳過龍門以後可能都成龍升天了一登龍門,身價十倍便是這樣出來的.雖的說法是對就不得而知.
由於, 會試在京城貢院內舉行, 而殿試更在保和殿內進行, 對讀書人來說紫禁城就是他們的一生夢魅求的地方.

風水與建築—故宮篇



今日終於有時間理行我對狄兄的承諾,因為他是我第550名的訂閱者,而答應過他寫一些關於風水與建築的文章,但無奈自己對風水的認識不足,再加上由年初至今每天都在打大仗,所以延至今天才有空寫這篇文章。
廣東人有一句俗語,「風水佬騙你十年八年,我就不會騙你…..」,難道風水只是一門騙人的技倆嗎?
其實這種的想法與東西方的邏輯推理有關,西方的科學講求驗證,利用實驗、數據來研究出一套理論/方程式,從而再推論其他邏輯。科學家會先作出一個假設,並通過驗證和反證,來確實這假設的真確性,邏輯上都是 因為………所以………
例如:光在科學上可以被定義為「波(wave)」,亦可以定義為「粒子(particles)」,因為光同時擁有兩種的特性,這就是因為他們用驗證的方式上的不同,而作出了不同的定義,不過在大自然界中,光就是光,沒有需要什麼定定義。
但是中國人則比較只在乎結果,從過往的經驗中得出了結論,從而推展出一套邏輯/理論,但這個過程中則沒有進行仔細的驗證,例如: 如果房間面對三尖八角的東西則很不吉利,但這理論是沒有通過實驗證明,並且找出相關的數據來證實。
如果是西方的學者則會在多個房間處做實驗,並研究不同情況下三尖八角的東西對人的影響,如果是一件三尖八角的東西會如何呢?兩件三尖八角的東西又會如何呢? 如果這物件離開你的家1m會如何呢?,還是離開10m會如何呢? 原理又是何在?
因此,這就是邏輯推論上的不同,所以風水學則欠缺了一個完善的論證/理論系統,因此風水始終還未能成為正統的學科,而現實地學習風水/算命的人很多,但研究風水/算命的人則少之有少,有系統地記錄各風水陣/風水擺設的人則更加可以說是萬中無一。
儘管如此,風水學雖然還未是一套正統的學科,但其理論不是無中生有,如果引用現代的科學來說,我個人而言風水學形同環境學加心理學,風水學最其本的理論是「人和合一」,簡單來說就是人類與環境/自然界的關系。
坐北向南是很多時風水學上所講求的格局,但原理何在呢? 我查了一段時間都未知道,但最清楚的例子就是紫禁城,整個紫禁城是以坐北向南中軸線的格局,原本的設計可以說是左右對稱,而皇帝的住所原是在中軸線上的乾清,皇后都是在中軸線上的坤寧。但是故宮的中軸線不是對正南北的緯線上,原因就是擔心皇帝的命格不夠強的話,就不能駕禦到正南正北的格局,所以故宮的子午線是向東方偏移了一點。
雖然子午線對人體的影響有多大則不得而知,但從故宮這格局來看,便明顯地看出皇帝和皇后在地位上的不同。因為在整個故宮內只有皇帝和皇后是生活在子午線之上,其他的妃嬪都是在東六宮、西六宮之內,明顯地突出了皇后與其他妃嬪在地位上的分別。另外,午門中央的拱門通常亦只有是皇上才可以使用,除非是皇后大婚時才可以通過這門一次,又或者是當年的狀元、榜眼和探花才可以通過此門一次。如果一生人只有一次機會通過這道門的話,能通過的人在心理上的等級已與其他人有明顯的不同。
雍正以後,皇帝的寢室則改在養心殿並遷離了子午線,這到底代表了什麼呢是否代表皇上的地位已不同呢在風水上是否已有差別呢這就不得而知,但事實看來滿清自乾隆中期已後,國力已急轉直下,而乾隆就應該是滿清12個皇帝中唯一個「死無全屍」的皇帝,因為在文革時他的棺木被炸開,他的遺體是被人炸至四分五裂,到底有多少和風水有關則不得而知。
至於滿清另一個重要人物—慈禧,她的寢室是在慈寧宮,慈寧宮是在養心殿旁邊,地位其實形同皇帝一樣,而事實上在同治、光緒、宣統三朝內,實際的權力都是在慈禧手上。雖然我們不能假設如果光緒帝在親政時重新遷回乾清後,他能否可以獨當一面,獨攬大權呢這就當然是一個很大的假設,但相信如果光緒帝有此一舉的話,就肯定是對慈禧的一個很大動作。
雖然不知道子午線上的佈局對皇帝的運數有多大的影響,但是就的確影響了各人在心理上的地位,如果在心理上有了差別,行事上就自然有所不同,這或許可以說是風水對人類影響的一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