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顯示具有 故宮博物館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故宮博物館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5月17日

中國最重要的建築 - 故宮博物館(建築佈局篇)


上回提及紫禁城是有中軸線的設計, 但奇怪的是這中軸線不是完全對正南北軸線, 根據我收集回來的資料, 紫禁城的中軸線是對正子午線. 不過, 子午線不是與經線一樣南北垂直嗎?大家知不知道答案?
當你一走進天安門之內,便會看到端門, 端門之後是午門, 午門之後便是紫禁城的核心部份,東是鑾儀衛所、地和庫房、國史館等地方, 西是內務府的設施如慎刑司、會計司、廣儲司等地方. 大家常聽到”拉出午門斬首, 但我在新浪網找到的資料,午門只明代"廷杖"(即重打屁股)之地, 當然有大臣被當場打死, 所以才有此誤解. 斬首從沒有在在午門發生, 避免冤魂聚集.
為何要在午門作廷杖用刑之地? 我沒有找到真正的答案, 相信主要是不希望在禁宮內用,而且U形廣場方便示眾, 午門亦鄰近刑部.
午門的正中口, 只有皇上才可用, 皇后在大婚時可經過這門一次, 而殿試頭三名 狀元、榜眼、探花亦可經過這門一次.
在中軸線上最重要的建築物便是三大殿,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太和殿是進行典禮的地方, 例如登基、大婚、命將出征、元旦、冬至、萬歲(大壽) 等重要日子, 全朝文武百官朝賀的地方. 中和殿是皇上大朝前休息的地方. 保和殿是殿試進行的地方. 所以在太和殿旁是御膳總房和南三房用作準備宴會之用.
前三宮之後是後三宮, 乾清宮在雍正前是皇上的寢宮, 皇后在坤寧宮, 乾代表天、坤代表地.這代表皇上希望天清、地寧的意願. 乾清宮與坤寧宮之間是文泰殿是用來存放玉璽的地方.在後三宮中軸線兩則, 便是東六宮和西六宮, 這都是皇上妃妾的居所. 東六宮和西六宮的佈局都是平衡子午線兩旁的空間.
從雍正開始皇上的寢宮才改為養心殿即遷離了中軸線, 所以皇后都要在東六宮和西六宮之間居住, 慈禧在咸豐年間便住在西六宮的儲秀宮. 而乾清宮便成為皇上會見大巨, 聽政、批閱奏章的地方, 亦用作停放皇上靈柩的地方.
養心殿在中軸線的西則東則是毓慶宮即皇上十歲前的居所. 養心殿旁是慈寧宮, 這是太后的地方, 而整個紫禁城的東北處是寧壽宮是乾隆當太上皇時所見的宮殿.
其實清朝的皇帝是十分用功讀書, 連溥儀在清末時還請來自蘇格蘭Reginald Fleming Johnston教育溥儀英文、數學、世界歷史、地理等知識, 但為何清朝會由乾隆時的世界第一強國, 變成被列強瓜分的弱國? 明天分解.

中國最重要的建築 - 故宮博物館(建城篇)


眾所周知, 京城是始於元代開始建城, 為何蒙古人要選北京作為首都, 而明清兩代亦會以此處作為國都, 而不用古時的長安(即現今的西安) 和洛陽. 另一點更奇怪是為何清代的皇室會以明代的宮殿作為自己的宮殿? 貪大吉利是?
北京原稱為薊城,在戰國的時代,燕國成立並定都稱為薊城, 所以北京亦稱為燕都或燕京. 到了宋朝, 遼把燕京定為四大都之一, 之後金擊敗遼定都燕京, 是為金中都.100百年後, 蒙古人一統中國, 決定延續金、遼過百年的傳統, 續以北京為政治中心, 改名為元大都並開始建立北京城.
到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最初定都南京,是因為這是他龍興之地。後來因為南京北低南高,他認為風水不佳,曾考慮遷都長安與洛陽。可是二定已殘破,再者漕運不便,更因為沙漠化關係可闢之地已大為減少,所以遲遲未有遷都之舉。
當徐達攻入元大都後, 把元大都改名為北平. 明初時, 明軍一方面為求防範逃到蒙古草原的元順帝的反攻, 同時亦貪圖元大都的基礎設施, 所以決定仍以北平為首都. 因為北平在元朝時進行了大規模的水利工程, 蒙古人在元大都加設漕運系統和金水河, 漕運系統解決了元大都與南方之間的運輸, 而金水河改善了宮殿內的用水系統. 在短時間內, 明軍難以選擇另一個比北平更合適的地方作為首都.
到明成祖時, 為了有效抵抗蒙古人的來犯, 以首都控北方是防止蒙古人南侵最大效之方法之一, 並決定繼續用北平作為首都, 並把北平改為北京.
明成祖雖然把整個元朝的宮殿拆卸, 但明皇城仍是保留元朝的中軸線設計,但整個北京皇城向南移1公里, 正因為此, 所以特意加設南海以平衡皇城的南移, 所以南海其實是人工湖, 這樣便形成今日的京城.
京城的范圍,南是承天門, 現稱天安門,即長安街, 北是地安門即地安大街, 東是東安門即東黃城根街, 西是西安門即黃城根街或南海一帶.
到了清代, 滿人都願意以北京為首都, 其實北京原為金中都, 所以對他們以然, 只是用回祖先的首都. 而當時的明宮基本上是被李自成全部焚毀, 只有武英殿、建極殿、英華殿、南薰殿、四周角樓和皇極門未焚, 所以他們要完全重建紫禁城, 因此皇太極不介意使用紫禁城為他的宮殿. 現在的紫禁城主要是康熙至乾隆年間所建.
滿人完全吸收了蒙古人失敗的教訓, 如外族統治漢族的話, 首先, 減低漢人對滿人的仇恨,所以自皇太極開始用滿族人自居, 放棄了女真族的名字, 國號由金改為清. 為求淡化宋代時侵華金人的色彩. 第二, 在政制上重用漢人並專重漢人的歷史和文化, 所以你可看到現在的故宮中有滿文和漢文的門牌. 清代所有皇帝都學漢字, 因此有康熙大辭典的出現.
在紫禁城的建設完全保留了明宮的基本佈局, 保留了中軸線的設計, 地安門-> 景山-> 神武門-> 乾清宮->三大殿-> 午門-> 端門->天安門, 重建的建築都只是改了名稱沒有改變的位置, 例如承天門改名為天安門, 萬歲山改名為景山, 太液池改名為北、中、南海等.
特別是紫禁城沒有改名, 紫禁城又名「紫金城」或「宮城」,它的名字來自「紫微星」,紫微星屬土,在五方屬中,古人相信紫微星位於蒼穹的中心。紫禁城位於北京的中心,同時又是國家權力的中心,因而得名.
清代皇帝其中一樣的德政就是宗教自由, 滿人信奉薩滿教, 所以御城河東建了薩滿教堂子,但蒙古人信奉喇嘛教, 所以在雨花閣安放喇嘛佛堂菩薩佛像數尊. 而乾隆皇帝是篤信藏傳佛教, 所以重華宮有乾隆信仰佛堂. 另外, 亦為來自新疆維吾爾族的香妃建寶月樓作回教寺,到後來天主教的傳入, 在蚕池口建了天主教堂. 正所謂民之所好, 好之; 民之所惡, 惡之.
滿代能成為統治中國最長時間的外族, 最重要的原因是完全接受了明代的科舉制度, 第一科舉給予所有人一個公平的機會, 令所有漢人都有出頭的機會. 而科舉的考試內容都是來自儒家學說的四書五經等書籍, 儘管是武科舉都要學習儒家思想,這樣忠君為國的思想都牢牢地記在全中國最聰明和最好打的人心中, 令清朝的政權能安定下來. 如大家有看上篇blog都知道科舉成功非用上一生的努力不可試問一個考科舉的年青人怎會不發奇想地提出做反?
有部份資料關於天安門和滿族的前身我在介紹天安門廣場和七七盧溝橋時已提及過, 所以在此不再重複, 如第一次看我的blog朋友煩請翻看之前北京系列的blog.
明天將是故宮的建築佈局和故宮的博物的由來.
另外, 多謝Manfung兄提供額外資料令此文內容更為豐富.

中國最重要的建築 - 故宮博物館(科舉篇)


午門
保和殿

京奧在即, 肯定會有大量港人到北京觀看奧運, 所以我希望寫多一點北京的建築, 要講北京的建築一定要講紫禁城/故宮博物館. 如果要講紫禁城真是很難講, 難度亦很高,因為可以講都是非常多從很多個角度來講, 因為可以從歷史、珍品、風水、建築、規劃、保育等角度向大家介紹,所以我決定每個話題都講.
不過以我反叛的性格, 我一定不會如此就凡, 所以先從科舉制度講起. 大家可能會奇怪科舉與故宮有什麼關系? 關系就大.
眾所周知, 科舉制度是古時中國用來挑選人材的方法亦是中國的一大發明, 現代社會挑選公務員都是從這方法演變出來. 科舉制度始於隨代605年至清代完結, 科舉雖在元代短暫停止,但1300多年以來都是中國人材選拔最有效的方法.
明清兩代的科舉制度由宋元兩代演進出來, 亦變得相當成熟, 科舉制度分鄉試、會試、殿試三個級別。但要進鄉試就先要童試,亦稱童子試, 童試亦分為縣試、府試及院試三個階段。如果童試合格便成為生員, 俗稱”秀才”. 成為秀才後便算是有功名, 亦成為士大夫階級. 成為士大夫後, 便可以見官不用下跪, 官亦不能隨意用刑.
如果不經童試,亦可成為監生參加科舉, 監生分三種: “恩監”即皇上特別恩準的考生、”蔭監”即祖先得到皇上特別恩賜, 後人可免童試, 最後一種就是最直接的一種 ”捐監” 即付錢買的一種, 所以監生出身的官員都大不能受人專重.
成為秀才後便可參加科舉第一級的考試-鄉試,                              鄉試合格後便成為”舉人”, 鄉試第一名便稱”解元”. 再進一級便是會試    會試合格後便成為”貢士”, 會試第一名便稱”會元”, 最後一級便是殿試,   殿試合格後便成為”進士”, 殿試第一名便稱”狀元”.
因殿試合格後亦就不再能參加科舉, 進士便成為他們終極的功名. 所以能中狀元的人是萬中無一的奇材. 進士及第的人都會殿外的榜上提名, 而殿試頭三名 狀元、榜眼、探花是會另外用金漆把及第人的名字寫在一甲榜上, 身份地位自然是超然, “金榜提名” 就是這意思.
讀書人最高的成就,就是” 連中三元”,先中”解元”, 再中”會元”, 最後中” 狀元”,又稱”三元及第”.根據資料,中國1300年以內都只是得13人是連中三元, 明清兩代數百年內只有4人,連中三元的武狀元應只得3人.
由於最後一級的殿試是在紫禁城的三大殿的保和殿內進考, 而殿試的題目由皇上親自出題和挑選頭十名的進士, 所以進士都稱為”天子門生”
要進保和殿便必須經過午門通過午門亦即是通過紫禁城內最後一道城牆, 亦即到達皇上生活的核心地帶. 所以讀書人的一句話: 一登龍門,身價十倍因為一進入殿試便多數由貢士進身為進士, 身價自然十倍上升.
不過亦有另一個說法, 一個古代傳說的說法: 古人發現金色鯉魚經常逆水上朔,在龍門瀑布形成跳躍的群體但在瀑布以上,由於水流湍急,沒有任何魚類可以生存。所以古代人想象這些金色的鯉魚跳過龍門以後可能都成龍升天了一登龍門,身價十倍便是這樣出來的.雖的說法是對就不得而知.
由於, 會試在京城貢院內舉行, 而殿試更在保和殿內進行, 對讀書人來說紫禁城就是他們的一生夢魅求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