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顯示具有 清代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清代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5月17日

中國最重要的建築 - 故宮博物館(清代篇)


當我為故宮作資料搜集時, 發現一些頗有趣的東西, 請大家觀看.
當我們讀中史時, 朝代的覆亡多數是皇上沈迷享樂, 疏於政事. 但我認為清代的覆亡是有別於此, 清代每一個皇上都很用功讀書, 勤於朝政. 連慈禧太后都參不多每天上朝 ,為何清代會如此不濟?
有人說是鴉片的問題, 相信是部份原因, 英國由19世紀初期便開始經東印度公司向中國輸入鴉片, 導致中國人體質虛弱, 大量白銀流出中國. 不過, 清代每一個皇上嘗試禁煙, 在道光年間, 道光帝更付予林則除大權燒鴉片, 所以才引發改變香港命運的鴉片戰爭,才導致禁煙效果不理想
有人說是貪官的禍害, 單是乾隆年間和坤的家產, 便是清朝十年的收入的總和, 貪污的情況是如此的恐怖.和坤雖然曾是中國歷史以來最有錢的人, 不過下場一樣被人抄家, 錢都回歸國有.
其中一個原因, 相信和皇上的壽命有關, 請看下表:
努尔哈赤在位10年,登基57歲,駕67歲
皇太極在位16年,登基35歲,駕51
顺治帝在位17,登基6歲,駕23歲
康熙在位61年,登基8歲,駕69歲
雍正帝在位12年,登基時45歲,駕57歲
乾隆帝在位64年,登基24歲,駕崩時88歲
嘉慶在位25,登基30歲,駕崩時55
道光在位30,登基38歲,駕崩時68
咸豐在位11,登基19歲,駕崩時30
同治帝在位13,登基6歲,駕崩時19歲
光緒帝在位34,登基3歲,駕崩時37歲
宣統在位3,登基2歲,駕崩時61歲
從上表可見, 從道光帝之後, 皇上都很早駕崩, 幼子登位; 所以清朝的權力都在慈禧太后的身上, 雖然慈禧精於權術, 但始終注重她本身的個人威望多於國家的需要,所以她可用北洋水師的軍費來作頤和園的修葺費. 而國家的管治都依賴一個沒有接受過太多教育的人身上, 所以國力大不如前.
康熙、顺治都是年登位, 不過國家的權力都分在數位顧命大臣身上, 所以國家的管治都是由熟識國家的人來運作. 再加上康熙天資過人, 二十多歲便平定三蕃, 之後解決水利的問題,所以康熙年間是中國歷史以來的強勢之一.
不過, 慈禧的參與的時代都只是清末的事, 為何清朝在乾隆末年便開始積弱? 是否與乾隆三次下江南有關? 相信不是完全沒有關系, 不過相信不是主因.
清朝積弱主因相信是在於科舉, 如大家有看我第一篇介紹故宮的blog時, 我曾提及科舉是清朝能成功統治中國的原因, 但為何亦是覆亡的原因?
我認為覆亡原因是八股文的出現, 明清時期科舉考試在鄉試及會試皆以四書的內容命題,要求考生以古人的語氣闡述經義,「代聖人立言」,只能用八股文作答,而八股文有很多格式上的要求,極為講究形式.明清時期科舉亦只要求因循前人的思想,以華麗詞藻作出合乎格式的漂亮文章,近乎文字遊戲. 所以, 讀書人只識四書五經,其他以外的知識,統統都成了「雜學」.
經典的例子是梁啟超, 他十二歲便入學成為秀才,十七歲中舉人,簡直是神童. 但梁啟超遇見康有為才發現原來自己一竅不通, 中舉後自認「帖括之外不知有所謂經史也」,反而要拜老秀才康有為為師。
相反,康有為雖出身書香世家,家中有萬卷書樓,年少已熟讀經史子集古今典籍, 到十六歲成為秀才, 但要到三十六歲才成為舉人, 然後近四十多歲才中會元, 到四十多歲才高中進士.
由於所有的讀書人都被迂腐的八股文所朿縳, 思想漸被狹隘的四書五經之中,無論是眼界、創造能力、獨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 各式技術方面有傑出成就的名家,卻多數都失意於科場,最後連文學創作也停滯不前. 這是有別於唐宋年間的科舉, 唐宋八大家都是進士出身, 民間各方面的傑出人物都能從科舉中提拔, 例如宋朝時的王安石, 本身出身科舉,當他王安石在任宰相時,目光之遠大簡直超越當時的年代, 他曾對科舉制度進行改革,把帖經、墨義和詩賦等考試都取消了,改為以經義(解釋經書)、論(對時局的評論)和策(提出解決時弊的辦法)作為考試內容,為求提高考生的處事和分析能力. 不過.蘇軾、歐陽修等人對該項改革提出了強烈的抗議。朱熹更罵王安石為「敗國殄民」、「學術不正」.
從此可見, 科舉考試內容的朿縳令明清的中國社會變得因循自封、人材的奴化. 曾經有人將「八股文」與「鴉片」、「纏足」並列為荼毒中國人的三大害。中國的國力怎可以不變弱.
當我收集科舉時發現一個相信很多人都誤會的事情明代的唐伯虎的確是才子, 簡直是天才,他十六歲中秀才,十九歲中解元, 二十一歲參加會試; 當年的考試其中一份卷由程敏政出卷的當年只有唐伯虎和徐經兩人答對而程敏政一早已知道唐伯虎的名字, 相信今年的會元非唐伯虎莫屬, 而唐伯虎極可能中狀元, 因為只要擊敗徐經他便可以在二十四歲成為最年輕連中三元的狀元. 但唐伯虎在會試後, 口出狂言, 說他一定中會元, 所以當時的考官查卷,發現只有兩人答對, 便把程敏政、唐伯虎和徐經三人拿下, 最後徐經受不下迫供, 便承認向程敏政行賄, 因此唐伯虎不得再參加考試. 而唐伯虎之後回江南生活, 但他沒有9個太太, 只有3個. 當中不包括秋香,秋香亦不是華府的僕人, 而是當時的明妓. 唐伯虎被稱為風流才子是因為作品描寫古今仕女生活和歷史故事而得來的. 唐伯虎點秋香只是故事而已.

中國最重要的建築 - 故宮博物館(建城篇)


眾所周知, 京城是始於元代開始建城, 為何蒙古人要選北京作為首都, 而明清兩代亦會以此處作為國都, 而不用古時的長安(即現今的西安) 和洛陽. 另一點更奇怪是為何清代的皇室會以明代的宮殿作為自己的宮殿? 貪大吉利是?
北京原稱為薊城,在戰國的時代,燕國成立並定都稱為薊城, 所以北京亦稱為燕都或燕京. 到了宋朝, 遼把燕京定為四大都之一, 之後金擊敗遼定都燕京, 是為金中都.100百年後, 蒙古人一統中國, 決定延續金、遼過百年的傳統, 續以北京為政治中心, 改名為元大都並開始建立北京城.
到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最初定都南京,是因為這是他龍興之地。後來因為南京北低南高,他認為風水不佳,曾考慮遷都長安與洛陽。可是二定已殘破,再者漕運不便,更因為沙漠化關係可闢之地已大為減少,所以遲遲未有遷都之舉。
當徐達攻入元大都後, 把元大都改名為北平. 明初時, 明軍一方面為求防範逃到蒙古草原的元順帝的反攻, 同時亦貪圖元大都的基礎設施, 所以決定仍以北平為首都. 因為北平在元朝時進行了大規模的水利工程, 蒙古人在元大都加設漕運系統和金水河, 漕運系統解決了元大都與南方之間的運輸, 而金水河改善了宮殿內的用水系統. 在短時間內, 明軍難以選擇另一個比北平更合適的地方作為首都.
到明成祖時, 為了有效抵抗蒙古人的來犯, 以首都控北方是防止蒙古人南侵最大效之方法之一, 並決定繼續用北平作為首都, 並把北平改為北京.
明成祖雖然把整個元朝的宮殿拆卸, 但明皇城仍是保留元朝的中軸線設計,但整個北京皇城向南移1公里, 正因為此, 所以特意加設南海以平衡皇城的南移, 所以南海其實是人工湖, 這樣便形成今日的京城.
京城的范圍,南是承天門, 現稱天安門,即長安街, 北是地安門即地安大街, 東是東安門即東黃城根街, 西是西安門即黃城根街或南海一帶.
到了清代, 滿人都願意以北京為首都, 其實北京原為金中都, 所以對他們以然, 只是用回祖先的首都. 而當時的明宮基本上是被李自成全部焚毀, 只有武英殿、建極殿、英華殿、南薰殿、四周角樓和皇極門未焚, 所以他們要完全重建紫禁城, 因此皇太極不介意使用紫禁城為他的宮殿. 現在的紫禁城主要是康熙至乾隆年間所建.
滿人完全吸收了蒙古人失敗的教訓, 如外族統治漢族的話, 首先, 減低漢人對滿人的仇恨,所以自皇太極開始用滿族人自居, 放棄了女真族的名字, 國號由金改為清. 為求淡化宋代時侵華金人的色彩. 第二, 在政制上重用漢人並專重漢人的歷史和文化, 所以你可看到現在的故宮中有滿文和漢文的門牌. 清代所有皇帝都學漢字, 因此有康熙大辭典的出現.
在紫禁城的建設完全保留了明宮的基本佈局, 保留了中軸線的設計, 地安門-> 景山-> 神武門-> 乾清宮->三大殿-> 午門-> 端門->天安門, 重建的建築都只是改了名稱沒有改變的位置, 例如承天門改名為天安門, 萬歲山改名為景山, 太液池改名為北、中、南海等.
特別是紫禁城沒有改名, 紫禁城又名「紫金城」或「宮城」,它的名字來自「紫微星」,紫微星屬土,在五方屬中,古人相信紫微星位於蒼穹的中心。紫禁城位於北京的中心,同時又是國家權力的中心,因而得名.
清代皇帝其中一樣的德政就是宗教自由, 滿人信奉薩滿教, 所以御城河東建了薩滿教堂子,但蒙古人信奉喇嘛教, 所以在雨花閣安放喇嘛佛堂菩薩佛像數尊. 而乾隆皇帝是篤信藏傳佛教, 所以重華宮有乾隆信仰佛堂. 另外, 亦為來自新疆維吾爾族的香妃建寶月樓作回教寺,到後來天主教的傳入, 在蚕池口建了天主教堂. 正所謂民之所好, 好之; 民之所惡, 惡之.
滿代能成為統治中國最長時間的外族, 最重要的原因是完全接受了明代的科舉制度, 第一科舉給予所有人一個公平的機會, 令所有漢人都有出頭的機會. 而科舉的考試內容都是來自儒家學說的四書五經等書籍, 儘管是武科舉都要學習儒家思想,這樣忠君為國的思想都牢牢地記在全中國最聰明和最好打的人心中, 令清朝的政權能安定下來. 如大家有看上篇blog都知道科舉成功非用上一生的努力不可試問一個考科舉的年青人怎會不發奇想地提出做反?
有部份資料關於天安門和滿族的前身我在介紹天安門廣場和七七盧溝橋時已提及過, 所以在此不再重複, 如第一次看我的blog朋友煩請翻看之前北京系列的blog.
明天將是故宮的建築佈局和故宮的博物的由來.
另外, 多謝Manfung兄提供額外資料令此文內容更為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