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5月17日

七七盧溝橋事件(4)-亞州的形成


其實今天原本想轉一轉話題, 但由於有老友希望我多一點解釋國民黨如何敗走台灣, 我當然樂意為大家效勞. 所以,今天我便多加一點介紹, 希望各位老友都喜歡因為今次相信比上一篇更為精彩.
如果要講台灣的形成不如講亞州的形成, 如其說七七盧溝橋事件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命運, 其實直接或間接改變了所有亞州人的命運.      
由第二次國共內戰講起, 自二次大戰後, 國民黨的軍力分為四個主要防線,
第一防線長江以南: 南京、上海, 南京是當時中華民國的首都, 亦是國民黨的根據地, 上海是金融中心.
第二防線長江以北: 徐州、淮海一帶, 徐州是長江以北的最後防線, 因為一渡江便是南京和上海.
第三防線: 北京(南京政府時稱為北平)和天津, 北京是明清時的政治中心, 有象徵意義, 天津是北京的港口, 如要攻打北京最方便是從水路由天津直上, 因北京和天津就只有2-3小時的車程, 亦沒有天然屏障; 所以,八國聯軍打北京都由天津打起.
第四防線東北三省: 由於歷史以來都是容易被外族入侵的地方, 再者蘇聯紅軍曾在這處入侵滿州國, 而國共亦因這土地起紛爭, 所以,國民黨都駐以重兵, 亦令國民黨敗兵的主因, 因為防線太長而分薄了兵力.
國共內戰有五個重要的戰役,其中有三大戰役分別是:
遼沈戰役:
當時國民黨在東北三省駐軍55萬, 分別在沈陽、長春和錦州但三路軍師互不相連. 而共產黨派出由林彪領導的解放軍先取北寧鐵路, 終斷山海關以北的陸路運輸,補給只能由空路運送.但始終效率不高, 國民黨軍隊如同被孤立.因此,林彪領導70萬解放軍只用52天便全面攻破東北三省, 破了國民黨的第四防線,國民黨死傷47.2萬, 共產黨只是6.9萬人.
平津戰役:
自遼沈戰役勝利後, 林彪便在同月下打河北省與蒙古交通要塞-張家口, 其實只是虛攻, 目的是誘使國民黨從天津派出精銳機動部隊35軍團到張家口支援. 但解放軍兵分兩路, 一路留守張家口,一路特襲密雲, 威脅北京, 國民黨急忙從天津加派3個軍團並調回先前派往張家口的35軍團回到北京加強防護. 就在此時, 解放軍派兩路兵團圍攻正趕往北京的35軍團, 35軍團儘管是出身黃埔軍校的精銳部隊亦難逃大敗. 與此同時, 解放軍向張家口發動總攻擊, 只用兩天便攻破張家口. 因此, 國民黨在北京與天津之間互補的連系便中斷了, 林彪重整解放軍圍攻天津, 由於國民黨的4枝精銳部隊都離開天津, 根本不能抵禦林彪的圍攻, 只用29小時林彪輕取天津. 天津一失守, 北京危在旦夕, 因為水路的補給亦相告中斷. 國民黨在苦戰中和林彪達成和平協議, 撤出北京. 但國民黨在平津的50萬精銳部隊, 差不多全軍覆沒. 相反,解放軍的100萬雄師只死傷3.9萬.
淮海戰役:
當鄧小平帶領的解放軍攻破山東後,國民黨見共產黨氣勢如洪, 決定把李彌、黄百韬和李延年的三師部隊都退守徐州準備與解放軍再決高下. 但李彌為求自保先行起程徐州, 但退路被解放軍得知, 在過大運河時被攻破.
由於國民黨退守, 解放軍輕取通往徐州重鎮-宿县, 所以蔣介石命令黄百韬和李延年聯同在徐州的邱清泉合力奪回宿县. 但黄百韬和邱清泉一直有心病, 而邱清泉亦怕被圍攻,所以沒有出全力協助黄百韬, 結果黄百韬戰敗. 因此, 司令部下令邱清泉和李延年放棄徐州從西南方向撤兵, 但途中蔣介石特然命令邱清泉和李延年向東南方向進發解救黃維兵團.
其實, 鄧小平一早看穿蔣介石必會營救黃維, 所以途中特襲邱清泉和李延年兩師兵團, 一舜間邱清泉和李延年戰敗, 黃維被生俘. 蔣介石的92萬兵團便在55天內被鄧小平的62兵攻破,國民黨在淮海戰役捐失52, 解放軍只是13.4萬. 從淮海戰役中看到, 鄧小平的成功在於他間諜網和補給上的成功, 能在敵未動前, 他先動, 輕易攻破長江以北所有防線,而他可以在沒有鐵路補給的情況下,動用過萬人用人力車將補給物資送上前線所以,淮海戰役的勝利是用木頭車推出來的.
渡江戰役
經過三大戰役後, 國民黨兵敗如山倒,嘗試議和, 以長江為界, 雙方停戰; 毛澤東怎可能同意楚河漢界的建議, 況且國民黨根本沒有議價的能力. 毛澤東決定進行”渡江戰役 直攻南京,蔣介石為求翻身更使用禁用的毒氣炸彈, 國民黨根本沒有抵禦的能力, 蔣介石敗走廣州, 經福建到台灣. 毛澤東在北京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 在這短短200多日的三大戰役中,已造成160萬軍人傷亡, 平民未計.
金門戰役
國民黨在南京戰敗後, 福建重整軍力, 但在解放軍的追迫下, 逃至台灣. 解放軍在金門戰役中嘗試和國民黨打水戰但三天內全軍覆沒. 解放軍必須重整海軍才可攻台.
但就在此時,1950年韓戰發生, 美國為希望利用台灣作為補給中轉站, 在台灣派駐第七艦隊,解放軍不能攻打台灣, 因為解放軍沒有合規格的海軍, 而國民黨亦不能反攻大陸.與此同時, 毛澤東同意聯同蘇聯一同協助北韓對抗南韓和以美國為首由17個國家組成的聯合軍, 結果, 聯合軍傷亡47萬、解放軍傷亡88萬, 雙方以38線為界.
其後在1961年的越戰, 毛澤東亦同意聯同蘇聯一同協助北越對抗對抗南韓和以美國為首組成的聯合軍, 結果美國退兵, 北越一統越南. 因此,美國為何要在南韓和沖繩, 目的是可以在短時間內從南韓直攻大連和天津, 從沖繩直攻上海, 亦可以從台灣直攻福建. 所以,現在台灣、南韓、日本同樣成為美國制衡中國的一個技量.
所以, 如其說七七盧溝橋事件, 產黨有反身的機會, 不如說是毛澤東出頭的機會, 沒有毛澤東、沒有南北韓、 亦沒有現今的越南, 更沒有現今的台海對持的關系.
所以, 我認為七七盧溝橋事件直接或間接改變了所有亞州人的命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