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會,有些網友問及為何沙田的衛星城市模式尚算成功,但天水圍、屯門等城市則不能夠發展成一個獨立的衛星市區呢?
第一個原因就當然是時代的問題,因為在沙田發展初期,香港的輕工業仍然是經濟支柱之一,當然沙田一帶的土地開始發展,部份工廠亦陸續北移至新界的北部如火炭、上水、大埔,因此在規劃上亦陸續出現了如大埔工業村和火炭工業區等。
這樣便為一個市區提供一定程度的就業機會,令市民可以不用離開該區工作。
第二個重點,就是鐵路。香港可以說是一個鐵路城市,香港的鐵路是打開該區發展的關鍵,無論九龍塘、九龍灣、九龍站、奧運站、荃灣的地鐵上蓋物業都是該區的核心,可謂集商業、娛樂、交通於一身,而四周的物業發展亦因應鐵路發展而改變,更可以說是沒有鐵路便沒有該區的商業活動,試問如果九龍站沒有鐵路的話,就根本不能夠支持如此龐大的商業發展。
奇怪的是,香港的地鐵上蓋物業是比其他同級的物業為貴,主要原因是交通方便之故。不過,這樣的模式在其他國家的城市是比較少見(新加坡除外),就算在日本地鐵上蓋的物業多數都是百貨公司或商廈,很少會出現住宅和車站合一的發展模式。
在英國,火車站就更代表是噪音、骯髒和罪案的高危之地,因此一般住宅都盡量避免在車站附近,比較昂貴的住宅就多數發展在離車站10分鐘路程以外之處,因為這離開高罪案的地方一段距離,但同時又在步行範圍之內。
至於屯門,在發展初期就可謂算是災難性的開始,由於屯門公路還未通車,鐵路就更加未發展,所以交通擠塞的問題就相當嚴重,每當發生交通意外或如1996年的墮大石事件的話,屯門至市區的交通可謂完全停止。
講至這裡大家都可能奇怪地說,一個衛星城市成功的命脈是在乎鐵路網絡的規劃嗎? 但是一個衛星城市的原意是希望可以讓居民可以在一個小區之內提供足夠工作和住屋的需求,為何必須要有鐵路的配套呢?
無錯,如果一個小區有足夠的工作機會的話,居民真的可以完全在區內生活,但是商業活動則不可能只在區內發展,除非是小型的服務業如餐廳、理髮店、美容店才可以完全依靠區內的商業活動,否則就必定有一定程度的跨區活動。而香港亦不會有像大陸數千人以上規模的工廠,所以香港根本不可能出現獨立的商業小區。
因此,鐵路網絡的成功往往決定了該區的商業命脈,所以屯門和天水圍就一直很難發展成具多元化的商業活動區,只能成為以住宅為主的區域。至於東涌都有類同的發展,只是由於類近機場,所以總算能提供一定程度的就業機會,在某程度來說都算是一個獨立衛星城市。
如果簡單來說,一衛星城市的建立在乎鐵路網絡的配套,好讓商業活動可以在此生存,因而為該區提供足夠的工作機會,再加上房屋、教育、醫療等設施便慢慢地讓衛星城市建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