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顯示具有 南京條約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南京條約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9月11日

三不管的地方—九龍城寨



今日這一篇文章是為答謝第600名訂閱者—GIANNA而寫的,她希望我寫的是「香港懷舊建築」,因此我便為她帶來一座破盡全港紀錄的建築物—九龍城寨。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九龍城寨現在已經清拆了,只留下局部的古建築,其餘都改為城寨公園,不過這地方確實曾是破盡了很多的香港的紀錄:
1)      全香港最高密度的住宅區
2)      全香港最多樓宇的住宅
3)      全香港最多無牌醫生、牙醫的地方
4)      全香港最多無牌食食肆和工廠的地方
5)      全香港最大型的黃、賭、毒的地方
6)      全香港最大型的清拆工程
九龍城寨有如此特別的地位,完全是因一場戰爭所至,這就是改變了香港命運的戰爭—鴉片戰爭。當滿清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戰敗之後,簽下了歷史有名的《南京條約》,香港島和九龍半島便以界限街以南為界,割讓給英國。到第二鴉片戰爭之後,英國想加強在中國的利益,便租借新界和離島99年,到期為1997年。
但當英國租用新界時,九龍城寨的管治權仍為滿清所有,而且是滿清官員的辦公的地方,地位有如現今的領使館一樣。但在1899 ,英人接管新界之際,遭鄉民反抗,
英國便派皇家威爾士火槍隊員和100 名香港義勇軍在九龍城碼頭登陸,開進九龍寨城。兩廣總督逐派遣六百人入寨城。英人為認為此舉乃煽動新界居民抵抗英國管治,於是強行驅逐寨城內的中國官員和駐軍,因此九龍城寨曾一度荒廢。
直至日治時,由於要擴建啟德明渠和機場的關係,而拆卸了所有的城牆。當日本戰敗之後,九龍城寨成了露宿者的聚居地。在1948年,香港警察曾嘗試入城整頓,但未能成功,此事更引起廣州市民發起反英示威,焚毀英國在沙面的駐廣州總領事館,時任廣東省政府主席的宋子文與英交涉,拒絕英人在寨城的權利,而廣東省寶安縣長王啟俊更親臨城寨巡視,宣示主
由於在1948年發生國共內戰的關系,再加上山高皇帝遠,九龍城寨自然成了一個「三不管」的地方(即中國政府不能管,英國政府不能管,香港政府不能)。
由於香港警方沒有管治權,九龍城寨頓時成為黃、賭、毒的集中地,無論色情場所、賭檔、鴉片煙館、海洛英館、狗肉食堂等四處林立另外,擁有中國或台灣執照的醫生、牙醫、中醫亦紛紛在這裡聚集起來,成為香港的另一個特殊「自治區」。
1973-74,香港警察派出過3,000人強進城寨,剷除城寨內的黑幫勢力,城寨內的非法活動雖然減少,但仍然以不同的形式來進行
另外,由於城寨內的建築完全未經都市計畫,城寨環境衞生惡劣,居民用水來自8條公家的水管或水井,而且非法擴建、僭建嚴重,街道狹窄如走廊。因此,香港政府最後在1994決定把九龍城寨清拆並改建成公園,當時這工程是全世界最大型的清拆工程 (現在最大的清拆工程應該是長江三峽兩岸的工程)
現在公園內兩塊城寨南門原為城寨的正門,它們分別刻有「南門」及「九龍寨城」字樣。其他的遺跡還包括城寨城牆殘存的牆基、東南兩門的牆基、一條沿城寨內牆建築的排水溝及旁邊的石板街。其餘的文物就有三座炮、石樑、對聯及柱礎等亦被一一保留下
九龍城寨在拆毀之前有50,000多名居民,以城寨面積0.026平方公里推算,城寨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923,077人,是全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因此吸引了世界各地不少學者來這處參觀和作研究,英國有兩名攝影師/作者曾在拆卸前訪問了訪處的居民,並寫成《City of darkness, Kowloon walled city》,日本亦有考察團到這處作測量,成龍的電影《重案組》和小池一夫/池上遼的《淚眼煞星》亦曾以此為一個場景
在外人眼中,九龍城寨是人間地獄,不見天日的地方,但其實是各有各天地。很多人因為九龍城寨如此特殊的背景而得以生存下來,當清拆後無數的無牌醫生因而失業,無數的小型工廠亦因此而關閉。最可憐的一個例子,一名妓女自6歲時被賣入九龍城寨當娼妓,到60歲時仍留在九龍城寨以此行業為生,一生在城寨生活。當城寨要清拆時,她唯有選擇自殺的方式來結束自己的生命,因為她根本不能夠在城寨以外的地方幹活。
都市是會在改變,改變是會帶來幸運或不幸。
題外話香港跑馬地的St. Paul’s secondary school都有類似的故事,在學校的教堂內原是有一名神經失常的外籍婦人居住,她一直以來都是得到教堂的神父照顧因而在學校生活了數十年,但當該名神父離開學校以後,這名女仕同樣被要求離開學校,而她最後的結局都是自殺。
 (大家還有沒有這故事的其他資料。)
另外,根據網友—Lau tung chai 提供的資料:
大約70年代中開始有人在城內興建樓宇出售,買賣手續不是在律師樓內而是在城內福利會內,每次手續費600元,樓契是一張用毛筆書寫的沙皮紙,在80年代初一個約200呎一房一廰單位約售72000元。單位內水、電及電話線路齊,徐水是建築公司起樓時非法接駁外,電及電話線路均合法。

2013年5月17日

充滿遺撼的建築 - 圓明園(第一次鴉片戰爭篇)



今日開始講鴉片戰爭這是一場改變了香港的命運的戰爭外還正式代表滿清皇朝被烈強瓜分的開始.
大家都知道鴉片戰爭總共有兩次第一次在道光年間第二次在咸豐年間,但在講戰爭之前,必須了解其背景.
在康熙年間的滿清可以說是世界上國力最強的國家雖然科技未必及得上歐洲但歐洲的工業革命還未成氣候,所以中國還是富甲一方再加上康熙平定了三與俄國達成邊界的條約並從台灣趕走荷蘭人正式把台灣重新納入中國板圖所以論兵力康熙年間的滿清還是世界的一強.
因此康熙一直以來都收緊歐洲人東來中國的發展貿易,僅允准番商許在廣東收泊並進行交易,對出入口的貨物都採取保守的閉關鎖國政策, 稅率方面,中國對英國的入口貨需要抽百分之二十的高稅率,使英國大為不滿.
當英國完成工業革命後,英國希望中國成為英國貨的出口地但到乾隆年間外商仍是只可在廣州經商英國人的如意算盤一點也打不響相反,中國出產的茶葉、絲綢等奢侈品在歐洲市場十分受歡迎,但英國出口的羊毛、呢絨等工業製品在中國卻不受青睞,這便為英國帶來龐大的貿易逆差(入超).
最嚴重的是英國是實行金本位貨幣政策而滿清是實行銀本位幣制所以英國需要從歐洲大陸購入白銀作貿易用途,金銀一買一賣,令英國人利潤受損。
為了擺脫逆差英國曾多次希望增加經商口岸和減少關稅但可惜英國在外交上嚴重失敗,首先英國外使-喬治·馬戛爾尼來華但他堅持不肯在乾隆面前行三跪九叩之禮行英式的一膝一跪之禮,使乾隆極為不滿,而使團在覲見皇帝後被勒令離去. 之後另一名外相 - 阿美士德再度來華但同樣因為不願行三跪九叩之禮驅逐出宮.
之後英國人發現了一樣令他們富足三代的恩物 鴉片鴉片是麻醉性鎮痛藥,罌粟花的汁液提練出來的原意是希望除嗎啡之外, 提練出更有效的麻醉藥鴉片吸食後會使人興奮但會上癮初期吸毒者每天吸食10~20次,之後便可以每天吸食百餘次.
現代常見的白粉(海洛因鴉片同樣是嗎啡類的毒品具有鎮痛之用但強度是鴉片的200多倍鴉片和海洛因都是英國人發明的.
英國人為了改善與中國的貿易逆差明知鴉片有毒都經東印度公司向中國輸出鴉片因為若中國人吸食鴉片後便會上癮財源自然滾滾來清廷一早知道鴉片是有毒之後便在雍正年間已明令禁煙但鴉片販子不顧禁令,賄賂清廷官吏繼續大幅銷售鴉片.
在廣州毒販利用特製快艇進行直接從珠江武裝走私鴉片當中最出名的好像是十三。由於利潤甚豐,鴉片走私來華日益嚴重,由道光元年的四千餘箱開始到到道光十八年間已猛增到四萬零二百箱鴉片大量輸入,使中國每年白銀外流達六百萬兩令中國國內發生嚴重銀荒,造成銀貴錢賤,出現通貨膨脹,令清廷財政枯竭,國庫空虛。
最嚴重的是鴉片流毒甚廣,從王公大臣到平民百姓都樂於此道,為害中國國人身心健康,連軍隊也吸食鴉片,身體變得虛弱,失去作戰能力而一般的市民亦失去了正常的工作能力,造成東南沿海地區的工商業蕭條和衰落.
林則徐
眼見滿清日走下坡一名滿清的忠臣 - 湖廣總督林則徐上書道光帝要求道光帝頒布禁煙令,之後林則徐親下廣州執行銷煙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虎門銷煙。
林則徐對英國人採取鐵腕政策勒令外國煙販交出所有鴉片,並承諾不要再販賣並將英國人的鴉片庫存全部銷毀。但英國人把中國人的禁煙行動看成侵犯私人財產,促成戰爭的爆發。
1839年7月,九龍尖沙咀村發生林維喜案。英國水兵在村內醉酒鬧事,打死村民林維喜,林則徐要求英國商務總監義律交出兇手,義律卻自己輕判了事。此事因而成為鴉片戰爭的導火線。
10月1日英國內閣以商務受阻及大英子民生命受到威脅為理由決定對中國動兵從印度派出英國艦船40餘艘及士兵4000人的機動艦隊到中國海面,第一次鴉片戰爭正式開始.當時中國名義上有22萬八旗以及66萬綠營軍隊,然而這些軍隊因大部份都吸食鴉片所以已經幾乎喪失戰鬥力。
1840年6月,英軍到達廣州海面,封鎖珠江口之後,北上進攻浙江,但被林則徐擊退轉攻廈門亦被鄧廷楨擊退之後才轉攻定海。
8月,英艦抵達天津大沽口外,本來主張戰爭的道光帝,眼見英艦迫近,開始動搖。這使道光帝免去了林則徐和鄧廷楨的職務,派琦善南下廣州談判,英艦撤至廣州。中英簽訂《穿鼻草約》,而林則徐被發配新疆.
由於英國提出的條件過於苛刻以及琦善擅自簽訂,使道光帝大為不滿,道光帝便把琦善抄家革職,穿鼻草約由始至終並未經中國皇帝批准,而琦善也沒有蓋用關防印,因此該條約不具法律效.
之後道光帝派奕山和楊芳赴廣東重新與英軍作戰,但英軍先下手為強,於2月23日攻破虎門砲台,清軍兵力較英軍多二十倍,可是軍隊是撤入城內,以致英軍登陸,攻下廣州城北郊的砲台,向城內俯射,摧殘兩個火藥庫,英軍隨即進攻廣州,奕山掛白旗向英軍投降,簽訂《廣州和約》,不但率部撤離了廣州還向英軍支付了600萬銀元的贖城費而奕山為了不被皇帝懲罰,便虛報戰功,甚至將該戰役的慘敗說成大勝.
廣州這一役中方軍隊有近8萬人而英軍只有4000戰後中方死傷近2萬人, 而英方9人英方以4000人戰勝8萬人的清兵簡直不可思異.
英國政府認為穿鼻草約所獲權益太少,1841年8月27日,英軍再次大舉侵略,在沒有林則徐和鄧廷楨的領軍下英軍輕破廈門、定海、鎮海、乍浦及寧波。之後攻打長江的吳淞,英軍迫近南京,清軍節節敗退,道光帝派耆英和伊裡布為欽差大臣,與英軍交涉。1842年8月4日,英國軍艦駛抵南京,中方在沒有抵抗的能力下全面接受英方提出的提款。1842年8月29日,中英雙方簽訂歷史有名的《南京條約》,戰爭結束.
1842年香港島被割讓給英國,上海、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五大口岸被迫開放給英國人貿易和居住英國的進口貨只抽百分之五的低稅率列強不欲英國坐大,紛紛與中國簽訂更多不平等條約並開展多個口岸,英美法三國相繼沿黃浦江設立租界,形成上海公共租界和上海法租界。現今上海的南京路便即是當年的上海公共租界的道路,  為紀念《南京條約》而命名而香港有維多利亞港和維多利亞公園就是為了紀念當年支持出兵的維多利亞女皇,香港島其實不只曾屬於英國99年這麼少而是155.
講了2500多字大家有沒有發現整場第一次鴉片戰爭都是由4000多人的英軍作戰中國當時80多萬的軍隊接近4億的人口竟然不敵4000人的軍隊簡直荒天下之大謬!
因為89年六四事件的關系香港爆發移民潮現在很多blog友相信都是當年的移民或他們的下一代我記起有一天梅老師上課時他很氣憤地說 昨天電視上一名女士說覺得英國人管理香港成績不錯不希望回歸祖國.”
他氣憤地說: “英國人的確為香港建立了司法制度、公共房屋政策、廉政公署、9年免費教育等德政但我們不可以歌頌英國人的偉大因為他們是為了錢而販毒,並殺了很多中國人電視中的女士簡直完全沒有讀歷史什至可以說沒有基本常識你們一眾同學移民與否不重要,做中國人與否都不重要最重要知道中國的失敗是敗在中國人不是敗於外國人.”
多年後的今天重讀這段歷史才深深明白梅老師的教導.
如果沒有中國的毒販英國人的鴉片不可能在中國廣泛流傳.
如果中國的軍隊沒有吸食鴉片不可能如此不堪一擊.
如果道光帝沒有動搖林則徐和鄧廷楨沒有被停職的話中國未必輸鴉片戰爭.
如果奕山沒有虛報戰功的話中國可能可以作好一點準備中國亦未必輸鴉片戰爭.
不過歷史是沒有如果明天講更荒謬的第二次鴉片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