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有blog友希望我講關於一些關於日照與建築的關系, 而我亦很久沒有講再生能源, 所以我便轉一轉話題講一講環保建築.
我相信大家都去過很多次超級市場, 外國的超級市場和香港超級市場有什麼不同?第一當然比香港大, 一般英國的超級市場比香港的超級廣場大50% - 100%.大不是什麼特別的事情, 不過今次介紹的超級市場可以說是世界上最高科技的超級市場,為何?
第一: 超級市場設有風力發電設備, 接近24小時發電.
第二: 屋頂設有太陽能發電板, 減少用電的需求.
第三: 就是大面積的綠化屋頂, 綠化屋頂除了增加光合作用的機會之外, 還增加大廈保溫的功能, 因為大廈的屋頂有最少300-500mm厚的泥土在冬天時可以阻隔熱力向外散發, 在夏天, 綠化屋頂上的草吸收了陽光的熱量, 減少大廈的受熱情度從而減少對泠氣的需求.
第四: 這亦是最重要的一點, 超級市場的天窗全部向北讓陽光不能直接射向室內,減少大廈的受熱程度, 而陽光可以從北方間接反射入室內幫助照明. 所以,這超級市場的照明系統比同面積的超級市場安裝少了接近60%-80%的電燈. 而室內的電燈的電力全部由太陽能和風力發電得來的, 所以這超級市場在燈光上是接近沒有用電的.
憑以上四點, 這超級市場比正常的大廈用少了接近50%的電力, 省下來的電費若複息計算, 很襟計.
大家可能會想這大廈的建造費肯定很貴, 你說呢?
超級市場的老闆的錢是一分一毫賺回來的, 正如超人哥說: 我們的超級市場很微利. 英國超級市場的老闆又會不會發了瘋地讓建築師揮金如土般用錢? 答案肯定不會.
雖然額外設立太陽能和風力發電設備會增加了成本, 不過綠化屋頂減少了隔熱棉的人工和成本, 而草其實可以用雜草也一樣沒有問題, 它們是自然會從風而來的不用買的, 不過這超級市場的草是特別買回來的, 因為希望比較整潔.
另外, 屋頂天窗可以減少電燈的總數, 自然亦會減少了購買電燈的開支和安裝成本.
最重的是, 由於大廈減少對空調的需求, 所以空調系統上的開支自然可以減少.因為現在建築的天花中80-90%空間是用作泠氣風喉, 如果減少這部份的開支除減少建築成本外, 還可以減少施工日數, 以這項目為例我相信最少減少了3-5個月的施工日數. 這樣超級市場便可提早營業3-5個月, 一來一回都是一條很襟計的一條數.
環保建築是要用錢, 但不等如要用很多的錢, 分分鐘可以減少成本, 錢是可以很有另一個方法地用.
不過,香港如要建造這類型的建築的最大的問題, 我相信是防水問題,香港建屋的速度是非常驚人, 但防水始終是弱項, 連機場般昂貴的建築物一樣可以漏水漏至反肚,如果在香港要使用綠化屋頂的話便一定要很少心防水的問題,否則是造出來出醜.
90多年的歷史的老日本平房
床の間(Tokonoma)
和室
襖(Fusuma)
今日花了一段時間找回一些關於太太家中的照片, 以上的圖片全是太太家中現在的情況. 各部份都有超過了90多年的歷史, 木屋本身是兩層, 上層是睡房, 下層是和室、客廳、飯廳. 屋中有自己的小花園, 飯廳、客廳和客房設在小花園的四周,在小花園旁有一間儲物屋而不是儲物室. 因為他們家鄉是務農為主, 需要儲物屋儲存農作物. 到現在還有很多人以務農為生, 我外父、外母雖不是農民但由於是原居民所以分得一些農地, 現在都是租田給別人種米. 我外父退休後都間中到田裡幹活, 所以家中的疏菜都是由自己的農田種出來的, 吃的絕對是有機食物,任何東西都是無污染下種出來的, 每次我到太太外家都是由早吃到晚, 而沒有任何一件食物是難食因為全部都很新鮮.
講到最後一篇關於日本平房, 我便需要學習日本平房中的襖(Fusuma),Fusuma即間格門. 在前一篇介紹日本(間) 的空間定義時曾提及過Fusuma, Fusuma其實是從中國的屏風而演變出來的, 功能當然是把空間分格開來的, 但其實是把室內空間組合而整理.
例如在我太太的外家中的和室其實是與客廳、客房連接. 在一般情況下, 便用Fusuma把一整個大大的空間分格開來, 但有大量賓客到訪便把Fusuma打開令所有室內空間連接起來, 靈活度十分大的. 另外, 當冬天時便關上所有Fusuma以作保溫, 夏天便打開所有Fusuma讓空氣自然對流,
![](http://f20.yahoofs.com/hkblog/GVMIniyBHh_H4f9qllLWL54-_3/blog/ap_20081008054307585.jpg.jpg?ib_____DGCIy3Hph)
![](http://f20.yahoofs.com/hkblog/GVMIniyBHh_H4f9qllLWL54-_3/blog/ap_20081008054257583.jpg.jpg?ib_____DOVQgE6d5)
到現在的日本平房已改用了混凝土來建造, 便根本不用考慮材料質素參差和材料資源缺乏的問題, 但現在仍使用這種Fusuma的方式來分格空間.
例如我太太弟弟的房子是在大板市, 他的家中其實可以說是沒有房間, 只有一廁所和一個大廳. 晚上睡覺時便把其中一道Fusuma關上, 這便形成睡房. 如果有客人到此處借宿一宵的話, 便關上另一道Fusuma, 這便把客房從飯廳中分割出來的.
到白天便把開所有的Fusuma, 大家都共同使用一個大大的客廳. 這一種的日本民居, 室內的空間擁有非常大的靈活性, 客廳可以變睡房, 兩房可以變一房, 但睡房又何以變回飯廳.
上一個系列我介紹了香港住宅的設計過程, 今次我介紹了日本民居, 相比之下大家有何感受呢? 以人為本是什麼意思呢?
後記, 昨天講了床の間(Tokonoma),香港到底有沒有呢? 答案是有的, 有中環LANDMARK. 日本建築師JUN AOKI利用了Tokonoma的設計理念設計LV的旗艦店,現在LANDMARK外牆有很大篇玻璃, 中間的一部份是櫥窗便是Tokonoma, 這表示LV的手袋如神像般珍貴.
明天講超級的超級市場
![](http://f20.yahoofs.com/hkblog/GVMIniyBHh_H4f9qllLWL54-_3/blog/ap_20081007084057369.jpg.jpg?ib_____DjGSDf6Sk)
看來大家都對日本平房挺有興趣, 我便加長一點篇幅.
為了要承接第一篇關於和室的內部設計, 便一定要講和室中最重要的部份-床の間(Tokonoma). 從上圖看, 床の間(Tokonoma) 便是左邊設有掛畫的空間.
Tokonoma是大約在宋朝從中國傳入, 該處離地數寸, 深半尺左右,主要是用作掛畫之用(日文:掛け物(Kakemono), 畫像很多時都是日本古代的武士或將軍, 作為敬重之意. 日本平房很多時都在Tokonoma旁安放了佛像, 日本的佛像不像中國的佛像, 一般在日本民居安放的佛像是金色的,而且只是平面的畫像不是立體的. 在舊日本民居中除佛像外,通常還會有神道教的小神舍在家中, 而這個小神舍內裡是供奉神道教的神, 這個小神舍通常是在門框以上高過人頭, 以作專敬.
Tokonoma在日本民居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根據我太太說當她年少時曾經踏上Tokonoma, 便被我外母重責因為這是一個受專敬和節日時安放神像的地方. 日本人除新年外還會慶祝很多不同的節日.
例如:
![](http://f20.yahoofs.com/hkblog/GVMIniyBHh_H4f9qllLWL54-_3/blog/ap_20081007084643301.jpg.jpg?ib_____DTal94dNH)
3月3日的雛祭り- 女子祭, 上圖便是我太太年小的雛祭り情況. 家人為祝願小女孩能健康成長, 便會在Tokonoma上放一些日本舊式的人像以作慶祝, 這些人像多數將來會成為女孩子的嫁妝, 但我太太在結婚時沒有帶到香港.
5月5日的端午の節句- 男子祭, 雖然漢字與端午節相似但與屈原無關, 家人為祝願小男孩能健康成長, 出人頭地便會在Tokonoma放上掌管智慧的神- 菅原道真以作慶祝之用.
二十歳 (Hatachi) - 成人禮, 當日本人是二十歳會穿上和服到神社參拜, 亦會在家中會父母和長輩拍照留念, 拍照的地點是在Tokonoma之前.
![](http://f20.yahoofs.com/hkblog/GVMIniyBHh_H4f9qllLWL54-_3/blog/ap_20081007084111393.jpg.jpg?ib_____DomOtrKjD)
![](http://f20.yahoofs.com/hkblog/GVMIniyBHh_H4f9qllLWL54-_3/blog/ap_20081007083631790.jpg.jpg?ib_____Dq690cL5j)
至於茶道, 客人通常是坐在Tokonoma之旁, 而主人是面對客人; 但據我所知, 有部份的禮儀方式, 客人是背對Tokonoma, 而主人是面對Tokonoma, 這表示客人更加被專重.
所以如果大家有幸到訪日本平房, 千千萬萬不要觸碰任何Tokonoma之上東西, 或把任何東西在Tokonoma之內, 情況便有如觸碰中國人神位上的神主牌一樣嚴重.
順帶一提, 日本的和服(Kimono) 上的圖案部份是有考慮女性坐在Tatami時的狀況而設計, 其中一個的設計重點是令女性坐下時還很漂亮, 而和服在現今的日本社會仍是最正統的女性衣裳, 例如: 新年、婚宴、相體、成人禮等, 很大部份女性都會選擇和服作為Formal dressing. 我太太出嫁時, 她都有穿上和服, 但不是正統的新娘和服, 因為正統的新娘和服太過昂貴, 大約要14-15萬港元一套, 儘管只是租都非常貴.
另外, 正統的賓客穿的婚宴和服是全黑色的, 但是穿全黑色的和服出席在香港的婚禮好像不大適合,所以我們便建議外母和她的親戚穿普通的和服出席, 太太亦只穿比較隆重的和服出嫁. 雖然只是普通的和服, 但5套和服的總值比我當晚的酒席還要貴很多, 因為她們和服上的花紋是由一塊原整的布織上去的, 幸好是問親戚借回來的, 否則我都不知如何找數.
![](http://f20.yahoofs.com/hkblog/GVMIniyBHh_H4f9qllLWL54-_3/blog/ap_20081007084208450.jpg.jpg?ib_____Dv.LlOfY3)
我太太的外家是位于日本西部的細小村落離開城市化的地區大約20分鐘車程, 整條村都保留了日本舊有的生活模型, 整條村都沒有門鎖, 鄰居是會除意開門進入別人家中, 因為大家都和對方做了過百年的街坊街里, 外國人應該只有我一個.整條村的建築都保留了舊有的建築特色和面貌, 當我第一次到訪太太的外家時,他們整個家庭都不和如何反應, 因為他們是第一次見到中國人(或者是第一次見到非日本人). 而她們到香港參加婚宴時亦非常驚訝, 一個城市可以發展至這種程度.
從我太太的照片中, 可以看到她的家是非常舊, 因為這房子已超過了90多年的歷史, 快100年了但結構非常安全, 這種近100年歷史的房子在該區是非常普遍, 你便可以想象當時的木匠是如何厲害, 隨手便做了一個房子抵擋無數次地震. 而當地的平房很多都是如我太太外家般, 有的是新與舊的融合, 前半部份是原有風格但後半部份配合了現代化的設備. 當我太太外家曾作一次重大的翻新時, 維修時,當地的一位歷史教授幫助我外父把其中部份牆上裝飾拆下來, 然後我外父把這裝飾捐給博物館作展覽之用, 你便可以想象該區是怎樣的活生生的歷史文化區.
明天講新一代的日本平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