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了接近一個月的活化建築, 終於來到最後一篇, 相信亦是最容易寫的一篇, 因為大家應該很熟悉今次介紹的地方 - 高山和五箇山.
五箇山是位于富山縣南礪市, 這種日本小屋稱為合掌造(合掌造り), 另外在岐阜縣大野郡白川村 (飛驒地區白川鄉)都可以找到這種建築. 合掌造是13世紀初平氏家族在源平合戰戰敗後遁入深山,為了禦寒並躲避追兵而建造的,目前保存下來的建築物大約是在江戶時代中後期興建的。
這一帶的合掌村原本被規劃為水霸地帶, 但隨著不斷的抗爭這些建築在1995年被列入為世界文化遺產,現在便是日本中部的熱門旅遊地方.
因為冬天的景色就像在童話故事中情境一般,被喻為「冬日的童話村」。近來因取材自白川鄉的動畫《暮蟬悲鳴時》播出大受好評後,逐漸廣為人知。
合掌造的特色是以茅草覆蓋的屋頂,呈人字型的屋頂如同雙手合十一般,於是就被稱為「合掌」。合掌造為木造建築物,在興建的過程中完全不用釘子,但仍然十分牢固。合掌造的屋頂十分陡峭,這是使積雪容易滑落不會堆積,以避免冬季的大雪將屋頂壓垮(類似歐洲的建築)。合掌造每隔三、四十年就必須更換老朽的屋頂茅草。更換茅草需要大量人力,故每次有哪一家人的屋頂需要翻修,全村的人就會同心協力一起完成,這種合作方式稱為「結」(ゆい)。
記起我3年前參觀五箇山時, 我是從太太的外家由親戚開車送我們到這裡, 因為我太太就是土生土長的富山人. 到我太太這一代就已經很少人下田幹活, 但我外父雖然不是農民但退休後間中都會下田, 所以這一帶的居民對氣候的變化都比城市人敏感. 因此,當我太太的親戚一到五箇山便馬上擔心下一年的收盛, 因為五箇山在一般情況會下2米雪而當年只有300mm,對於世代務農的富山人來說就是一個很嚴重的警告, 對一個來自香港的人來說已是泠入骨的地帶.
富山縣有種東西是特別有名, 第一是魚生因為近海, 所以特別新鮮. 第二是白米因為四周都有米田, 而且是全日本產量最高的縣市. 第三, 便是清酒因為白米特別高質素, 而且用雪山的雪水來釀酒, 所以特別有名. 絕無值得一試, 因為三種東西在香港是買不到的.
至於日本岐阜縣北部的高山市,就是有名的「飛驒的小京都」, 因為這裡完全保留了江戶時代建的町家, 這裡一帶的三町古街商店都是兩旁全是兩層高的木平房。在這古街中來往你會不難發現有人力車經過而且是穿著古時的服裝。每間古代的商店各有特色,這裡有名的手信就是高山名物さるぼぼ(Sarubobo) 和飛驒牛肉.
講回建築活化, 這一個例子又代表什麼呢? 這裡一帶的政府和居民共同保留了他們的生活和文化, 除了硬件 -建築物之外, 連軟件 -人類的生活都得到保留. 現在的五箇山仍有農民在這裡耕作, 高山市的三町商業街自古時便是小商戶聚集的商業街. 這一種原汁原味的100%保育政策, 慢慢地變成吸引國內外遊客的熱點. 儘管時代不斷變遷, 這些區域雖然由簡樸的農村變成旅遊熱點但核心模式仍是不變, 所以這樣才吸引外地人遠渡而來參觀.
講起人力車, 香港以前都有人力車. 記起在舊天星碼頭一帶以往還有一些伯伯為旅客拉人力車, 但這樣的一些小情懷都在這個大都會中失去了.
現在的香港愈來愈由一個小漁村變成國際大都會, 但代價便是要失去原汁原味的香港情懷, 昔日香港中西夾雜的獨有文化, 傳統小商戶和大百貨公司並存的日子好像慢慢失去了, 大家是否由多元社會變成單一化社會呢? 其實大家是否願意失去了香港人的身份而變成地球人呢?